索引號: | 014207264/2025-02373 | 分類: | 商貿、海關、旅游\其他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號: | 通政辦發〔2025〕8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2-25 | 發布日期: | 2025-02-27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稱: |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質效提升實施意見的通知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關于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質效提升實施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2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質效提升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開展“招商引資質效提升年”活動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統籌力度,創新招商方式,加快構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招商體系,推動招商引資工作質效提升,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優化招商體系,構建靈活高效的招商體制機制
(一)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架構。全市構建招商引資工作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抓總,發改、科技、工信、財政、農業農村、商務、文廣旅、國資、海洋發展等9個行業主管部門協同,10個縣(市、區)、市直屬園區主戰的“1910”招商格局。強化協調機制的招商策劃、統籌協調、投資推廣、項目引進、考核激勵等職責,為重大項目招引提供全鏈條服務。〔責任單位: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以下工作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單獨列出〕
(二)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各地發揮招商主陣地作用,立足本區域產業規劃和產業特色開展招商,“一把手”當好“一號招商員”,帶頭謀劃、洽談、服務重大項目,做到頂格推進、協調和督辦。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做好重大項目綜合測算、盡職調查,強化合規管理。建立綜合效益評價機制,定期開展重大項目落地時限、投資強度、產出貢獻、技術領先、環境友好、創造就業等評價及企業履約評價。市商務局承擔協調機制辦公室職責,統籌推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9個行業主管部門聚焦負責領域內政策研究、活動組織、協同聯動、項目服務等,與各地合力推動招商項目高效落地。市各要素保障部門統籌保障用地、用能、用水、用工、金融、環保、安全、醫療教育等要素資源,確保項目引進全流程暢順運轉。市屬相關國企圍繞全市產業發展定位,主動參與重大項目招商,促進政府招商所需與國企投資所能充分融合,形成招投聯動的合作矩陣。〔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委金融辦、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資規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海洋發展局(籌)〕
(三)構建全球招商服務網絡。依托重點央企、知名投資機構和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國內外商協會、外方投資機構和辦事機構、主流媒體海外機構等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推動建立覆蓋重點國家和地區、城市的境內外招商網絡體系。鼓勵和支持各地通過組織選派或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在重點國別布局境外駐點招商力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四)建立重特大項目聯合招商推進機制。建立內資超20億元、外資超2億美元重大項目信息首報、調度推進、專班服務等工作推進機制。動態組建“協調機制辦公室+行業主管部門+要素保障部門+地區+市屬國企”工作專班,定制個性化招商方案,提高重大項目招商成功率。〔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等有關部門〕
二、創新招商方式,提升優質產業項目招引成效
(五)深化重點產業鏈招商。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616”現代產業體系,聯合鏈主企業繪制招商圖譜,開展精準招商,瞄準龍頭型旗艦型項目、上下游項目、科研院所和功能性平臺,以關鍵環節突破帶動產業能級提升。統籌推進“322X”涉海產業招商,搶抓海洋裝備、先進材料、新型能源三大地標性產業,航運物流、海洋信息與技術服務兩大支撐性產業,海洋漁業、海洋文旅兩大提升型產業及低空經濟、深遠海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與海洋深度關聯的牽引性、高成長性產業項目落地。深入實施“攜手央企再出發”戰略伙伴計劃,瞄準央企產業煥新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積極招引央企項目。加大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服務、物流配送等重點領域招引力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強養老、家政、體育、康養等生活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招商引資,優化高品質生活服務新供給。大力招引數字文化、數字文博以及研學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文旅項目。聚焦重點涉農領域,招引現代設施農業、智慧數字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優質農業項目。〔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海洋發展局(籌)〕
(六)加強科技招商。建立健全科技招商工作機制,聚力招引“有高科技含量、有高層次人才、有高成長潛力、有社會資本關注”的“四有型”科創項目。更高頻次走訪在滬部屬高校、中國科學院研究所,開展滬通協同招商“月月有、家家到”活動,高水平舉辦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季活動,充分鏈接市外科創資源。用好高中教育資源,辦好“通才回通”系列活動。聚焦特定產業、專門賽道舉辦“小而精、專而特”招商活動,搭建科創資源合作交流平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七)強化資本招商。樹立投行思維,統籌用好政府投資基金、國企出資基金,形成資本招商合力。鼓勵市縣兩級共同設立或共同參股基金,積極爭取國家級、省級基金支持,放大對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產業資本的撬動作用。積極探索與保險資金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參與募集多元化基金,探索并購招商、引入險資加盟,持續擴容、優化基金矩陣。提升紫瑯湖、寶月湖基金集聚區以及南通金融小鎮建設發展水平,用好南通投資大會等平臺資源,加快招引各類主流持牌金融機構、PE/VC機構、QFLP基金等落地。推行“一園區一產業一基金”發展模式,強化“招投聯動”“投孵聯動”機制,助推各類重點招商項目落地。〔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委金融辦、市科技局、市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南通市分行〕
(八)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實體化運作南通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聚焦德語區、北歐、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圍繞生物醫藥、船舶海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進博會等主題,辦好“投資南通?共創未來”海外行和“投資南通?跨國公司總部對話”系列活動。推動跨國企業在通設立地區總部或功能性機構。拓展引資渠道,用好利潤再投、QFLP、反向投資、并購等方式,圍繞現有龍頭企業海外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對接活動。嚴格兌現向外商投資者依法依規作出的政策承諾,暢通與外商企業溝通交流渠道,及時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委編辦、市委金融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外辦〕
(九)開拓應用場景招商。圍繞企業生產、城市管理、社會民生等領域,定期征集生產制造、服務消費、市政交通、醫療健康等應用場景清單,建立常態化發布機制。探索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與南通特色化場景有效對接,以“市場+資源+應用場景”新模式推動項目產業化落地。探索搭建場景應用宣介平臺,幫助企業精準對接,全方位優化場景生態。〔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國資委、市數據局等有關部門〕
(十)深入開展以商引商。對已落地企業加強全生命周期服務,強化對企業運營情況分析和投資發展引導,鼓勵支持企業增資擴產。深入挖掘存量企業上下游產業資源,做到“服務好一個,引進來一批”。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將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高附加值業務留在本地。〔責任單位:市各行業主管部門〕
三、發揮招商優勢,打造品牌化招商引資平臺
(十一)增強特色園區招商優勢。聚焦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推動特色園區建設,建設一批專業化工業綜合體、專用型廠房,全面提升招商、產業與空間載體資源適配有效性。加快特色園區工業用地出讓,鼓勵快批快建,引進即籌建、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進一步提升開發園區外向度,加快中奧、中意、中瑞國際合作區建設,提升標志性外資項目集聚度,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開展國際合作園區建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資規局、市數據局等有關部門〕
(十二)提升“投資南通”品牌影響力。統籌辦好全市重點投資促進活動,依托進博會、投洽會、服貿會等重大展會,提升“投資南通”品牌影響力。借助權威媒體影響力,多語言、多國家、多渠道推廣“投資南通”實踐案例,創新開展城市形象營銷。〔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商務局〕
(十三)提升“萬事好通”營商環境。升級南通“萬事好通”4.0版營商環境提優舉措。提高惠企政策的精準度和知曉度,強化政策兌現,增強企業獲得感。加強重大項目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骨干服務保障,在落戶、住房、子女入學、醫療等方面按規定予以支持。〔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有關部門〕
四、強化招商保障,推動重大項目招引有序開展
(十四)加強招商項目調度推進。深入實施“周匯總、月分析、季點評”,每周匯總盤點項目信息,每月督促調度項目進展,每季度分析點評項目成果。定期對重大項目進行質量評估,推動項目質量提檔升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等有關部門〕
(十五)統籌政策體系和工作協同。統籌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外資外貿、設備更新、人才培養等扶持政策,形成科學合規的全市政策體系。指導各地圍繞重點產業,發揮比較優勢開展項目招引,原則上市級統籌的項目信息向主導產業、資源稟賦、落地條件等匹配性強的區域傾斜。實施招商項目“首談制”,嚴禁通過“政策比價”相互爭搶招商項目。不得違規實施財政和稅費優惠、用地優惠,不得突破資源環境制度和政策規定,不得違規舉債招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等有關部門〕
(十六)提高招商工作數字化水平。優化市級重大項目數字化管理平臺功能,全面掌握重大項目儲備、在談、簽約、開工、投產等各階段情況。加大產業、項目、要素等信息匯集共享。對已有重點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行精準畫像,預判產業投資趨勢,精準研判產業招商目標企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數據局〕
(十七)加強招商工作保障。進一步優化出國(境)招商團組管理,支持以小分隊方式出國境開展經貿招商活動。完善招商引資商務接待管理辦法,對長期駐外招商人員,探索更加靈活的派駐管理措施和經費保障機制,按規定優先保障招商研究策劃、委托招商、投資推廣活動、國外駐點招商等工作經費。〔責任單位:市外辦、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十八)打造專業化高素質招商隊伍。加大優秀招商人才引進力度,通過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調劑等方式,加強招商人員配備,國家級園區專職招商人員原則上不能少于60人,省級園區不能少于40人。開展專業化、實戰式、互動式、比拼式招商培訓,定期組織招商干部赴市外先進地區考察交流,加快培養既懂產業又熟政策更善招商的專業隊伍。對招商引資實績明顯的招商人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優評先、提拔使用或晉升職級。支持探索對招商隊伍中非公務員、非事業編制崗位實行更加有效靈活的用人機制、薪酬制度和激勵辦法。優化完善容錯(免責)機制,對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工作失誤或過失的團隊和個人,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