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6年南通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方案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8-26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6〕65號  2016年6月13日

        各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2016年南通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16年南通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方案

          2016年是 “十三五”開局之年和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攻堅之年,為認真落實《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政辦發〔2013〕108號)要求,加快推進我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促進城市生態環境、人居質量全面提升,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全面推進生態園林建設,構建城里城外、城鄉一體的“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新格局,引領城市由“功能型”向“生態型”轉型升級,促進城市生態、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協調發展,把南通建成國內一流的生態型、園林式宜居城市。

          二、總體目標

          到2016年底,創成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具備中國人居環境獎申報條件,基本達到城市園林綠化評價Ⅰ級標準。系統推進城市綠地規劃建設,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實施率達65%以上。加強城市生態空間管控,深入開展城市生態控制線研究及藍線、綠線劃定工作。加大推進各城區公園綠地建設力度,基本實現城市公園綠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要求。全面開展道路林蔭化改造工程,實現70%以上城市道路達到林蔭路建設標準。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生態建設,全年至少啟動1~2個城市生態修復試點項目,建成2~3個立體綠化示范項目。落實節約型園林建設理念,適地推廣園林綠化節水技術和再生水利用。城市生態顯著提升,大氣污染、區域噪聲、黑臭水體得到有效治理,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有效利用,城市熱島有效緩解,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資源保護、自然生態保護機制到位、措施到位。城市市政設施功能齊全,污水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斷提高,城市道路應修盡修、完好無損。城市整潔有序,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重點任務

          對照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標準,截至2015年底,尚有27項重要指標未達標,具體任務如下:

          四、實施內容

          為實現目標任務,2016年重點從六個方面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

         ?。ㄒ唬┐罅ν七M園林綠化建設,進一步豐富城市綠色空間結構

          1.公園綠地建設工程。結合老舊小區、城中村和棚戶區等舊城改造及新區建設,繼續加大城市公園規劃建綠力度,增強城市綠地服務功能。以打造南通“第二生態圈”為契機,提升濠河景區沿岸及通呂、海港引河“兩河兩岸”公園群功能,豐富市民戶外健身、休閑空間。加快推進城山公園、南川河公園、太平公園、白龍湖公園等綜合公園,以及軍山植物園建設,豐富城市公園體系。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批小游園,原則上將建成區內10畝以下的地塊直接收儲建綠,全面滿足公園綠地10分鐘便民服務要求。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城建集團

          2.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優化綠地布局,依托自然水體岸線、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鐵路等城鄉交通線路,構建城鄉綠道網絡,加強城市生態防護林及綠廊綠道建設,重點打造“兩沿”綠色廊道精品。推動通呂運河市區段全線綠廊貫通,啟動通啟運河、通揚運河、九圩港河、以及長江水岸綠道規劃,建設5條寬度不小于100米、總長度100公里以上的城鄉濱河綠道。進一步優化“503020”綠道功能,完善綠道配套設施,形成“一路一景”、季相分明的特色道路景觀廊道,拓展城市居民健身、休閑、郊游等活動空間。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市規劃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城建集團

          3.社會綠化工程。嚴格落實“綠色圖章管理”制度,重點抓好社會單位及小區綠化規劃設計方案的審查和竣工驗收,保證綠化指標和建設效果。加強老舊小區綠化更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制訂2002年前老舊小區綠化改造計劃,逐年分批實施到位。加強綠地保護,恢復非法侵占綠地,完善居住區綠地的生態效益和服務功能,確保2016年底市區2002年以后新建或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達到95%,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達到90%以上。把單位、居住區綠化養護管理納入城市長效管理范疇,落實市政府對各區綠化管理考核,有效保護城市綠化成果。

          牽頭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協同單位:市房管局、市建設(園林)局、市規劃局 、市城管局

          4.立體綠化工程。大力推廣立體綠化,研究制定城市立體綠化推廣相關激勵機制和配套政策,重點加強屋頂綠化建設推廣力度,原則要求新建公共建筑50%的屋面應當用于屋頂綠化。對既有公共建筑立體綠化改造,重點對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開展立體綠化研究,率先開展行政中心、政務中心、圖書館大樓等公共建筑屋頂綠化及立面垂直綠化改造試點。各區(管委會)每年至少完成5000平方米房屋建筑立體綠化建設任務。加強市政設施立體綠化,對城市立體跨線橋、高架橋實施垂直綠化建設。結合景觀環境整治要求,以市區主要道路為重點實施破墻透綠或垂直綠化,提升城市豎向景觀效果。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代建中心、城建集團

         ?。ǘ┲嫿ǔ鞘猩鷳B系統,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地生態功能

          1.城市生態管控工程。按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深入推進城市綠線的劃定工作,至2016年底,完成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公園綠地、防護綠地等城市綠地的綠線劃定任務。

          牽頭單位:市規劃局,市建設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

          2.城市生態修復工程。加快城市生態修復步伐,系統開展城市生態空間受損情況調查,逐步清退侵占、破壞自然生態空間范圍內的各類建設設施,并采取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使其恢復原有自然風貌。加大狼山景區資源整合力度,將狼山景區周邊沿江風景資源一并納入景區范圍,完成景區資源調查,并率先啟動海港河至褲子港河長江段生態修復工程,全面關停遷出范圍內各類碼頭、倉儲、貨運等企業及其它配套設施。結合“兩河兩岸”第二生態圈建設,有序推進通呂運河市區段河道岸線生態改造和全線綠廊綠道規劃建設研究工作。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規劃局、城建集團

          3.城市林蔭系統工程。大力推進城市道路林蔭化改造,淘汰病弱、低矮行道樹,優先選用冠大蔭濃、適應性強、形態優美的速生樹種,力爭到2016年底,70%以上城市道路完成林蔭路改造任務。全面推進林蔭停車場建設與改造,從規劃源頭把關,明確新建的服務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園綠地的停車場和其他社會停車場綠化遮蔭面積達到停車場面積的30%以上;對已有的公共停車場,要分區、分批落實林蔭化改造,確保2016年底林蔭停車場推廣率達到55%以上。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公安局、市規劃局、城建集團

          4.生態節約型綠地建設工程。積極發揮城市綠地海綿體功能,推廣集雨型綠地建設,增加下凹式綠地、植草溝,減少硬質鋪裝比例,新建公園綠地透水鋪裝率達50%以上。啟動城市綠化再生水管網及網點規劃建設,加大城市綠地再生水利用比重。適地推廣節水技術,開展城市高架橋及道路附屬綠地微噴、滴灌等技術應用試點。加強市管公園、廣場綠地、道路綠地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生物防治推廣率達到45%以上。規劃建設專類植物廢棄物處理站(場),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再利用,讓綠化廢棄物 “變廢為寶”。落實生態綠化方式,優先本地適生樹種,讓喬、灌、花、草自然生長。

          牽頭單位:市建設(園林)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城建集團

         ?。ㄈ┲ν七M生態環境整治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人居條件

          1.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加強陸海生態環境統一管理,啟動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實施藍天行動,全面開展揚塵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等工作。推廣新能源汽車,按期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車車輛。全面推行建設工程“綠色施工”,確保市區范圍內80%以上的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達標控制。全面禁止秸桿露天焚燒,強化重點時段督察巡查,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城市大氣PM2.5平均濃度監測體系建設,建成智慧環保應用系統,落實信息發布機制,為公眾提供空氣質量指數查詢、環境污染投訴舉報等服務。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氣象局

          2.水環境整治工程。實施清水行動,開展新一輪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重點流域上下游協同治理,深入開展城市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制定實施《南通市水污染防治方案》,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完善飲用水水源的水質監測體系,建立水源地水質季報制度。深化企業工業廢水整治,完成50個清潔化改造項目。全面推行工業集聚區企業廢水、水污染物納管總量雙控制度,重點行業企業工業廢水實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一企一管”。大力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行動,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對市區16條段河道進行截污整治,將建成區內黑臭水體占比控制在10%以內。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

          3.城市生態保護工程。結合水環境整治,綜合運用調水引流、濱河綠化、疏浚拓浚等生態治理措施,恢復河道自然生態面貌。編制河道藍線規劃,新開挖河道綠化普及率100%。恢復城市自然河岸,加大河道硬質駁岸生態化改造力度,實現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河道綠化普及率和自然岸線化率均達到80%以上。完成市區規劃范圍內的濕地資源普查,研究編制《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規劃》,規劃建設老洪港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開展市域范圍的生物物種資源普查,完成城市綜合物種指數統計,加快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農委

         ?。ㄋ模└猛七M市政設施建設行動,進一步優化城市運營體系

          1.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強化宣化引導,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工作,有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提高市民認知度、參與度。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專項規劃》,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完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推進城區范圍內至少一個街道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以上。適度降低生活垃圾處理增量,控制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1.0千克/天以內。促進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焚燒廠提標改造和擴容升級,啟動南通市垃圾處理中心垃圾填埋場7號池項目建設,實現各焚燒廠全部達到A級標準,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房管局、市商務局、城建集團

          2.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加強城市污水處置能力,規范設施運營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污水處理運行監管水平。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規模和工藝水平,啟動污水處理中心10萬噸/日深度處理設備工程,確保城市污水處理率在90%以上。實現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100%無害化處理,將污水處理廠污泥用于建材制造、協同焚燒、植樹造林、鹽堿地改造等,提高污泥資源化利用率,確保污泥消納率達到18%以上。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協同單位:開發區管委會;通州區政府

          3.綠色交通工程。完善市區公共交通網絡和為市民綠色出行創造便利條件,啟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前期工作,促進城市市政道路非機動車及人行道提檔升級,使城市公共交通和步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分別達到30%和35%以上。完善公交線路網絡,合理調整公交站點設置和布局,減少公交盲區,市區新建2個公交換乘中心、3個首末站。市區新增100輛新能源公交車,新辟6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8條公交線路。優化城市公共自行車網點分布,加強日常管理,提高使用率,2016年公共自行車系統新增站點20個,投放公共自行車300輛。結合城區林蔭路建設,同步實施市區慢行系統,加強市政道路中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改造,提高城市居民步行和自行車出行舒適度。完成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分擔率統計工作。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城建集團

          4.城市排水工程。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開展海綿城市項目試點工作,統籌發揮自然生態功能和人工干預功能,實施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實現城市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切實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和防災減災能力。加大城市市政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區的雨污分流、雨水收集、排放系統初步設計審查力度,大力實施截污改造和雨污分流工程,統籌市、區級雨水收集、排放系統建設和管理,制定雨水收集實施計劃并落實到位。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各區政府(管委會);協同單位:市水利局、市規劃局

         ?。ㄎ澹┤嫱七M宜居建設行動,進一步提升市民生活質量

          1.城市安居工程。結合新一輪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要求,制定棚戶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城中村、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改善居民居住和生活條件。市區完成5個、新啟動8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完成14個老舊小區整治(6個老小區完成全面整治、8個老小區完成單項整治),3個老小區實施道路交通優化工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實現市區動遷異地安置“先建后征”。推進以多元安置為載體的貨幣化安置模式,合理安排安置房建設,市區竣工動遷安置房面積478萬平方米,新安置動遷戶2.2萬戶,基本實現動遷異地安置“先建后征”。

          牽頭單位:市房管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

          2.社區配套設施工程。進一步健全完善社區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便民服務、環衛、綠地等各類配套設施,打造良好社區生活環境。加強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全市新增標準化建設圖書館分館20個、文化館分館20個,新建韜奮書屋(吧)20個,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120個。大力推進社區教育服務,創建15個省級標準化社區教育中心、90個省標準化居民學校、6個市級社區教育中心。提升基層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市區完成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改造,啟動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工程;建成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30家,建成心理健康咨詢站6家。保障社區健身設施安全,更新室外健身器材60套。

          牽頭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協同單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文廣新局、市衛生計生委、市體育局

          3.社會保障體系工程。全面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健全完善社保信息數據庫,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率,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率率97%以上。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提升大病統籌水平,深化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和城鄉統籌,健全可持續的籌資機制、報銷比例調整機制。繼續實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程,最低生活保障線高于本省(自治區)同類城市平均水平,實現應保盡保,正常發放。按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牽頭單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物價局

          4.市容環境提升工程。加強市區省級城市管理示范路和示范社區管理水平的鞏固和提升,繼續強化市容環衛責任區和戶外廣告日常管理。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持續加大流動攤點、出店經營、違法戶外廣告的整治。推進主次干道、背街后巷、新村小區的市容提檔改造。編制《市區景觀照明專項規劃》、《濠河景區亮化提升規劃方案》,指導市區景觀照明建設、改造。開展市區拆遷地塊積存建筑垃圾專項整治,制定《南通市建筑裝潢垃圾管理辦法》,確保2016年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60%以上。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各區政府(管委會);協同單位:市建設局

         ?。┥钊胪七M綠色發展行動,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效益

          1.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工程。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進一步健全再生水使用激勵機制,與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強合作,提高再生水利用規模和數量。同時,加大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網建設,完善再生水利用的硬件條件,提高非常規水資源利用效率。嚴格控制供水管網漏損率。確保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率達到20%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城管局

          2.可再生能源應用工程。嚴控能源消費總量,推進能源結構優化,加快新能源發展,積極推進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開發利用,提高綠色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2016年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5萬千瓦。編制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劃》。促進太陽能光熱光電和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嚴把節能技術、材料和產品的登記關,不斷增強能效測評和綠色建筑申報標識的意識,全面推動綠色建筑暨建筑節能工作邁上新的臺階,確保各項指標的完成。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協同單位:市經信委,市建設局

          3.城市景觀照明工程。充分挖掘城市照明節能潛力,倡導綠色、環保、節能亮化,不斷提高道路照明的科技含量,使用最有效的照明裝置,優化照明控制,最終達到按需照明。嚴格控制被照對象照度、亮度、照明均勻度、照明功率密度(LPD)及限制光污染指標等均達到規范要求。逐步淘汰功率大、能耗高的亮化燈具,加大LED等新型節能光源推廣力度。

          牽頭單位:市城管局;協同單位:各區政府(管委會)、市建設局、市代建中心、國投公司、置業集團、城建集團

          4.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工程。按照《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的要求,繼續嚴格落實各項建筑節能標準規范,要求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設計方案和施工圖專項審查,加強施工全過程管理,加強節能專項驗收和竣工驗收總把關,杜絕不合格節能工程交付使用。繼續加強新建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及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建設,在土地出讓、規劃設計、開工許可等各環節嚴格落實相關政策要求,確保新建政府主導投資建筑和房地產開發項目100%符合綠色建筑標準。對不滿足節能建筑的既有公共建筑要制訂節能改造計劃,分批分期實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積極引導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各區政府(管委會);協同單位: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房管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代建中心、行政審批局

          五、保障措施

         ?。ㄒ唬┙M織保障。健全市、區兩級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領導機構,建立創建聯席會議制度,系統研究確定年度建設目標,組織、協調創建工作中的重點問題。

          (二)協同推進。切實加強創建指標分類落實、動態跟蹤、總體推進工作。各牽頭單位要肩負起具體實施中的主要責任,嚴格對照工作方案,主動協調,保障落實,各協同單位要各司其職,積極配合,務求實效。

         ?。ㄈ┛冃Э己?。建立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績效考核機制,完善責任清單,并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將目標完成情況與責任部門年終測評與責任人考核評優掛鉤,對創建工作成績突出的區政府(管委會)、部門及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ㄋ模┍O督指導。完善并落實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監督機制,加強創建監督指導,定期組織對各區政府(管委會)和市各責任部門創建工作進行跟蹤督查和情況通報。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日本道中文高清|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中文字幕一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日本中文字幕网站|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一页|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日产无码1区2区在线观看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在线天堂中文在线资源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