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衛生局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2011-10-28 累計次數:620 字體:[ ]

        通政辦發〔2011〕14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衛生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物價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非公立醫療機構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積極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有利于增加醫療衛生資源,擴大服務供給;有利于建立競爭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重要意義,把這項工作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落實措施,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文件,消除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障礙。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執業,并維護其合法權益。要大力宣傳鼓勵、支持、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方針政策,宣傳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非公立醫療機構先進典型,形成有利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

        市衛生局  市發展改革委  市財政局  市商務局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市物價局

          為促進我市非公立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1〕47號)精神,結合我市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實際,現就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拓寬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行業的空間

          (一)制定和調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規劃優先考慮社會資本。各縣(市)、區要將非公立醫療機構設置統一納入本地區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制定和調整本地區區域衛生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其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規劃時,要給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留有足夠空間。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在城市新區、郊區、衛星城區等醫療資源配置相對薄弱區域舉辦醫療機構。

          (二)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各類醫療機構。社會資本可自主申辦營利性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執行相應的財務、稅收等政策。需要新增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應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鼓勵大型企業、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基金會等各類社會資本舉辦具有慈善性質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扣除辦醫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必需費用后,出資人可從辦醫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支持社會資本舉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提供整形美容、健康體檢、療養康復等特需醫療服務。在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城鄉區域,鼓勵有資質人員開辦個體診所。

          (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合理確定公立醫院改制范圍。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公立醫院改制,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非公立醫療機構,適度降低公立醫院的比重,促進公立醫院合理布局,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優先選擇具有辦醫經驗、社會信譽好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在改制過程中,要按照嚴格透明的程序和估價標準對公立醫院資產進行評估,加強國有資產處置收益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制定改制單位職工安置辦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四)進一步擴大醫療行業對境外資本開放。境外資本在我市舉辦醫療機構為允許類外商投資項目。經省、市衛生、商務部門批準,境外資本可在我市以合資或合作形式舉辦醫療機構,逐步取消境外資本在我市舉辦醫療機構的股權比例限制。鼓勵境外資本在我市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和領域舉辦醫療機構。境外資本獨資、合資、合作舉辦的醫療機構,可申辦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也可申辦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根據國家規定,簡化并規范境外資本辦醫的審批程序。

          二、積極為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

          (五)在醫療服務要素準入上一視同仁。各縣(市)、區衛生局要根據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依法依規合理審核確定其機構類別、診療科目、床位等執業范圍。對符合申辦條件、具備相應資質的,應予批準執業許可,不得無故限制其執業范圍。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醫療技術準入、醫師準入、護士準入等方面,嚴格依法依規辦理,不得設置法律、規范以外的限制條件。非公立醫療機構配備大型醫用設備,由相應衛生部門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非公立醫療機構申報配備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按照規定審批程序,在同等條件下及時逐級上報衛生廳審批;對符合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要求的,及時逐級上報衛生部審批。社會資本舉辦的、以提供特需醫療為主的營利性醫療機構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可不受醫用設備設置規劃的限制。

          (六)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價格、稅收和醫保定點政策。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營利性醫療機構按國家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自主定價,免征營業稅;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衛生條件的,自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對其自產自用的制劑免征增值稅,對自用的房產和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執行政府規定的醫療服務和藥品相關價格政策,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等公用支出標準與公立醫療機構同價。非公立醫療機構凡執行政府規定的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政策,符合醫保定點相關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和民政等部門應按程序將其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的定點服務范圍,簽訂服務協議,并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報銷政策,不得將投資主體性質作為醫療機構申請成為醫保定點機構的審核條件。

          (七)優化非公立醫療機構用人環境。鼓勵醫務人員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合理流動。原公立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應聘到非公立醫療機構工作的,應按政策規定辦理養老等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與應聘醫務人員通過協商的方式,多渠道保障應聘醫務人員退休待遇不降低。開展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鼓勵公立醫院離退休醫務人員在不改變與原單位關系的情況下,到非公立醫療機構執業,衛生部門依法辦理執業變更手續。支持公立醫療機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經協商并簽訂合作協議后,以派駐專業團隊或技術骨干的形式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強專科建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考試、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受工作單位變化的影響。

          (八)改善非公立醫療機構外部學術環境。非公立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科研課題招標及成果鑒定驗收、臨床重點專科和學科建設、醫學新技術引進、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如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實習醫院)、住院醫師和護士等規范化培訓基地、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省、市級臨床醫師進修基地資格認定等方面享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各醫學類行業協會、學術組織和醫療機構評審委員會要平等吸納非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凡在外省、市專業學會、協會等社會團體及其分支機構擔任領導職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應聘到我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工作的,可經我市同類社會團體推薦增補擔任相應的領導職務,該社會團體換屆時再按規定參加選舉。

          (九)完善非公立醫療機構土地政策。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要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合理安排用地。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享受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對社會資本舉辦群眾服務需求較大、營利能力較弱、承擔社會醫療保障功能的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專業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或在醫療衛生資源相對短缺區域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可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轉讓土地使用權、改變土地用途或單位改制的,應依法辦理有關用地手續。

          (十)完善非公立醫療機構經營性質變更和退出相關政策。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確需變更機構類別的,凡符合變更條件,原審批部門要按規定予以變更。經營性質變更后,按規定分別執行國家有關財務、價格和稅收政策。非公立醫療機構如發生產權變更,可按有關規定處置相關投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如發生產權變更,允許投資者收回投資。如投資者退出,資產要優先用于職工安置。

          (十一)暢通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信息獲取渠道。保障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政策知情和信息、數據等公共資源共享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權益。需要醫療機構參加的部門、行業協會及學術團體舉辦的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對非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對待。

          (十二)推動各地扶持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鼓勵政府購買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采取招標采購等辦法,選擇符合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以及政府下達的醫療衛生支農、支邊、對口支援等任務。支持社會資本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個體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鼓勵各地在房屋建設、設備購置及人員培養等方面,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給予積極支持。

          三、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十三)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執業、守法經營。非公立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護士條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執行醫療服務許可和醫療服務要素準入制度。嚴禁非公立醫療機構超范圍服務,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活動和醫療欺詐行為。規范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廣告發布行為,嚴禁發布虛假、違法醫療廣告。健全行業監管和社會監督機制,加強經常性引導和管理。認真落實醫療機構不良行為記分制度,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出院病人滿意度調查、醫療核心制度檢查、醫療服務明查暗訪、社會行風評議等各類醫療行風評議、醫療服務質量評價制度范圍。發揮醫療保險對醫保定點機構的激勵約束作用,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非公立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登記的經營性質開展經營活動,使用稅務部門監制的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票據,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十四)提升非公立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強臨床科研和人才隊伍建設。各地開展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技能人才職業技能培訓、全科醫生培養培訓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專業人員教育培訓,要考慮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人才需求,進行統籌安排。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間開展科研合作攻關和建立高端人才交流共享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做強做大。

          (十五)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管理水平。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推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聘用職業院長管理醫院。把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各級醫院管理人員培訓項目范圍。指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建設發展規劃、等級醫院創建、改善醫療服務、保證醫療質量安全、控制醫療成本等方面執行國家、省、市相關規范、標準。指導非公立醫療機構依法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

          (十六)培育和增強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社會責任感。非公立醫療機構要秉承醫療行業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和醫務人員人文精神教育,做到誠信執業。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遇有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引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并按規定獲得政府補償。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采取按規定設立救助基金、開展義診等多種方式回報社會。積極宣傳非公立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參與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主動回饋社會等方面的典型事跡,形成有利于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十七)切實維護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和醫療秩序。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亂攤派、亂檢查、亂罰款,變相增加其額外負擔。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非公立醫療機構可以采取行政訴訟及行政復議等形式,維護自身在準入、執業、監管等方面的權益。在發生重大醫患糾紛時,當地政府及公安、衛生等部門要積極指導和支持其依法依規處置,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診療秩序。

          各縣(市)、區要根據本意見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此前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日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一本之道高清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