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司法局的關心指導下,南通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主線,堅持依法決策,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續推動住房公積金制度擴容惠及更廣大群眾,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以法治思維助推全市住房公積金各項工作爭先創優。現將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依法高效履職,業績再創新高
歸集方面,中心領導帶隊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大走訪”活動主動服務、現場破題,運用“多證合一”等信息化方式摸清企業底數,量化目標任務發揮考核導向作用,針對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推出參加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并舉持續擴大公積金覆蓋面。資金使用方面,貫徹落實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租購并舉會議精神,出臺《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相關政策的通知》全覆蓋公積金新政,加大對新市民、青年人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提高租房提取額度、簡化手續,上浮多子女家庭租房提取額度,增長幅度位居全國前列;提高貸款額度、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向人才和多子女家庭傾斜等方式,支持職工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出“帶押過戶”存量房交易公積金貸款新模式,降低存量房交易成本;推出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商業+公積金”組合性個人住房貸款,減輕還款壓力,釋放消費潛力,因城施策促進宜居保障。政務服務方面,大力推進“智慧公積金”建設,開發共享數據留痕、網廳智能識別、電子合同簽署應用、行政執法應用等系統,推動業務“無紙化”“電子化”服務再上新臺階;購房提取、退休提取等8項業務實現跨省通辦、長三角一網通辦;開發了江蘇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應用,暢通評價渠道;還商貸提取、租房提取、封存滿半年提取等高頻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自助辦”;蘇服碼“電子證照”全面應用于公積金提取業務實現數據共享,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繳存職工和企業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2023年度,全市住房公積金實現歸集額230.60億元,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172.04億元,為22648戶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11.04億元,各項指標再創新高。公積金、社保、醫保等領域CA數字證書“一證通行”入選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典型經驗案例”,江蘇唯一。
(二)加強制度建設,促進規范執法
一是清理了規范性文件。開展了2009年以來規范性、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廢止9份,在政務信息公開欄目統一公示、上報省備案。編印中心2017年以來的典型復議訴訟案例,方便執法人員查閱,以案釋法。制定中心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堅持法治引領,優化營商環境。二是完善執法流程。制定統一的執法案件編號,一個部門一個號碼段,方便統計、提高效率。取消責令繳存的聽證環節,按年度區分追繳案件中的公積金補繳比例,明確責繳事先告知書的適用情形,明確送達材料,確保各部門執法有據、標準一致。三是研究論證執法規范。圍繞行政執法案件受理標準、補繳期限及繳存基數等八個焦點問題,多次召開行政執法領導小組研究論證;去市司法局溝通匯報,與崇川法院調研聯動,爭取市政府、崇川區法院檢察院的支持和指導,增強執法司法合力。
(三)加強執法監督,防范化解風險
一是嚴格管理,各執法部門每月初上報執法臺賬,對進入責繳流程的案件重點跟蹤。嚴格把控行政執法案件的受理、調查、立案、責繳、催告等,嚴格把控文字表述、金額計算、履職時效、救濟渠道,確保每一個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二是加強指導,多次組織關于補繳期限及基數認定方面的專題研討會,對各部門執法遇到的難題及時組織論證、研究對策,對執法中出現的案件編號、程序出錯、文字錯誤等問題,不區分大小,及時指出、糾錯。三是提高要求,將行政執法納入中心歸集勞動競賽考核,把“超時、計算有誤、程序出錯”作為扣分點,有一例扣5分,如因此造成敗訴或被判定違法的,歸集勞動競賽一票否決,督促各部門依法行政、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執法效能
嚴把執法人員資格準入關,嚴格執行亮證執法,嚴禁非在職在編、非行政執法崗位人員從事行政執法工作。按照要求完成中心64名執法人員線上考試,完成7名工作人員執法證新增申領。多次組織法治培訓,4月,組織召開以“勞動關系、補繳期限及繳存基數的認定”為主題的實務專項培訓;6月,組織召開以“規范行政執法,推進依法行政”為主題的業務培訓;8月,組織中心64名行政執法人員參加“法治教育網”線上培訓;9月,組織中心全體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行政執法培訓;10月,組織開展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集體學習活動,各部門30余名行政執法人員參加了學習;12月,參加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行政執法培訓,提高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水平。
(五)加大普法力度,擴大公積金知曉度。
在六縣一市開展2023年“法治宣傳月”活動,組織開展學習宣傳民法典專題活動,觀看《民法典進行時》專題片,舉辦民法典知識專題考試。5月,組織到人才集團開展法治宣傳授課活動。撰寫中心民法典宣傳月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報市法宣辦。6月,組織開展中心行政執法專題培訓活動,中心分管領導專程授課。開展崇法報宣傳,與法宣辦、郵政公司溝通,修改完成崇法報住房公積金政策宣傳專版協議及郵政業務合同有關條款,崇法報分發各部門宣傳。協調官網增設“法治園地”欄,及時更新發布最新行政法律法規,營造學法用法氛圍。
(六)積極復議應訴,化解矛盾糾紛
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出庭率達100%。完成3起依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未引發訴訟、復議敗訴。完成中心政府信息公開2023年度年報。完成5起行政復議答復工作。完成5起行政訴訟的一審、二審應訴答辯工作,均得到法院支持。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抓住關鍵少數,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尊法。
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厲行法治,抓好推進中心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將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推進法制建設職責情況作為年終述職重要內容。認真落實上級部門關于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有關工作要求,督促領導干部、一線行政執法人員、一般工作人員根據自身崗位特點,圍繞政治理論學習、法治思維教育、宗旨理念教育、法律專業知識學習、執法實務操作等,認真開展自學,提升自身法律素養。
(二)黨建引領,鍛造敢為善為“新作風”。
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先后與南通人才集團、中航航空高科技、南通農行等單位開展黨建共建,主動為企業職工提供個性化上門服務,架起“政銀企”合作橋梁;在全系統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開展了“踐行‘四敢’精神 爭當領跑先鋒”學習活動,涵養“四敢”濃郁氛圍,以“周報制”形式持續收集群眾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推動解決問題70余條,錘煉“實干擔當”的“四敢”品質。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1.法治政府建設方面,部分工作人員對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維方式和工作能力還有待提高。
2.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還有待提升,專業性有待提高,專業人員缺乏。
四、下一年度主要安排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扎實推進中心依法行政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完善執法程序,積極運用法律手段解決住房公積金領域的糾紛,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全面推進中心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助推“平安公積金”建設。
一是加強涉企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推行柔性執法,制定涉企合規清單,指導企業按照規定的繳存基數、繳存比例建制住房公積金,指導企業全面掌握公積金繳存及使用方面的行政法律及政策,提高執法的“溫度”。
二是加強行政執法制度建設。修訂全市《住房公積金行政執法規范》,明確行政執法案件受理、調查取證、責令繳存等重要節點的具體操作規范和流程,體現執法的“剛性”。
三是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完成公積金行政執法軟件平臺建設,完善系統功能,實現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加強對執法人員平臺應用的培訓和管理,提升執法的“數字化”水平。
四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全程參與各部門行政執法案件監督工作,強化辦理的每一個案件審核把關和監督管理,協助各部門發出責繳事先告知書、責繳決定書、催告書,組織行政執法案件中聽證程序。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對基層行政執法的服務和指導,確保中心行政執法合理、合規、合法。積極應對中心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信息公開,做好答復應辯,維護中心的合法權益,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制度。強化與崇川檢察院公積金非訴案件執行機制、防范虛假騙提套取工作機制。
五是開展普法和培訓。落實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將法治學習列為中心理論學習組重點內容。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定期開展法治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特別是執法人員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開展公積金法治宣傳月,大力宣傳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