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南通市區公共實訓基地管理辦法(暫行)》的政策解讀
1.市區公共實訓基地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答:公共實訓基地主要承擔政府重點產業集群、優勢產業鏈和傳統行業技能人才以及未來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公共培訓服務;提供高水平的技能評價服務;重點開展單個學校和企業無法承擔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培養區域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的技能人才。
2.什么單位可以成為公共實訓基地?
答:各類企業、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向市人社部門提交申請后,經過對公益性、工作機制、產業導向、設施設備、師資結構、培訓業績、創新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審,得分不低于80分的可認定為公共實訓基地。
3.公共實訓基地享受公共實訓補貼的條件是什么?
答:市財政部門對免費組織市區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前兩年的在校學生進行實訓的公共實訓基地予以補貼(公共實訓基地類別為學校的,須組織本校以外學生參加實訓方可享受補貼)。
4.公共實訓補貼的標準是多少?
答:公共實訓補貼根據不同的實訓項目按20-70元/人﹒課時的標準進行發放,補貼的實訓時間一般為1-2周(40-80個課時)。參訓學生實訓項目完成后,先按補貼標準的50%進行發放;畢業一年內在市區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按就業人數再發放補貼標準的50%,補貼應在參訓學生畢業一年內申報。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每人每年只能參加一次免費公共實訓,同一實訓項目不可重復享受補貼。
5.如何保障公共實訓質量?
答:公共實訓基地應建立實訓質量評價制度,加強實訓過程管理,嚴格按實訓計劃、實訓課時組織實訓,確保實訓質量。公共實訓基地還應做好學員考勤、視頻拍攝,整個實訓過程納入市區職業技能培訓過程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