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優(yōu)化市行政中心北側公交停車場布局的提案收悉,經會同市機關事務局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大力踐行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公交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公共交通線網布局不斷完善,運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行政中心北門附近,在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設置行政中心公交場站,為周邊公交線路合理布局提供了必要前提條件,提高了公交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此外,為便于臨時辦事人員停車便利,工作日期間,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兩個進出口安排專人對車輛進行合理引流,在集中辦公區(qū)周邊道路增設臨時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提升了道路通行環(huán)境。
為緩解江岳路道路交通擁堵、維護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我們已落實了以下三項工作舉措。一是加強駕駛員教育管理,不得在行政中心北門前調頭,影響道路交通通行秩序;二是加強車輛調度管理,626路、C1路公交車臨近發(fā)班時間后,方可從附近停車點運行至行政中心北門發(fā)班,盡最大可能減少公交車輛路邊停靠時間;三是加強公交停車場管理,不得將私家車停靠在公交停車場,充分保障公交車輛停車需求。
對于您提出的“新建府東路公交停車場”、“整合周邊公交停車場資源”等建議,因用地規(guī)劃、場站資源等客觀因素所限,暫不具備相應的實施條件。一是現有用地規(guī)劃暫不支持新建公交停車場。經向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了解,目前府東路綠地用地性質為辦公用地,暫不具備調整為公交停車場用地的可能性。二是當前形勢下新建場公交場站難度較大。新建公交場地不僅需要具有相應的規(guī)劃用地,還需要一定規(guī)模的建設資金。鑒于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主城區(qū)已暫不開展公交場站新建項目。三是行政中心周邊公交場站資源可利用性相對不足。如附近2公里的“南通大學北軌交公交接駁站”容量較小,僅可供3臺車入駐;附近3公里的“狼山集散中心”場站原供6條線路增至9條線路運營,呈現飽和狀態(tài)。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推進落實相關工作,進一步緩解市行政中心北門附近交通壓力,盡最大努力服務好辦事群眾交通出行。一是提升公交運營服務水平。編制南通市公交線網優(yōu)化規(guī)劃,運用手機信令數據等技術手段分析居民出行需求特征,規(guī)劃符合南通實際的公交線網布局方案,重點研究包括行政中心北在內的重點客流集散地公交線網規(guī)劃方案,著力更好地服務于群眾公交出行需求。二是推進公交車輛中、小型化。今年公交車輛采購中,小型車輛比例達25%、中型車輛比例達62%,車輛采購到位后將結合公交線網規(guī)劃、公交客流、道路交通等情況,優(yōu)先考慮投放在相關公交線路運營。三是優(yōu)化公交站點設置。擬結合最新一輪公交站臺建設規(guī)劃,對“市行政中心”一組站點進行優(yōu)化調整,滿足安全停靠、便捷通行、方便乘車等主要功能。四是調整公交運營線路。鑒于95路目前客流量情況,擬履行相關程序后停止運營,將79路運營模式調整為通勤線路。同時安排128路進入行政中心北公交停車場,不再占用路邊停車資源,減少對路邊交通的影響。五是加強停車服務引導。在上下班期間,將安排專員對群眾來訪辦事車輛停放進行“一對一”服務引導,在重大會議或活動期間及時增加路面疏導人員,保障行車通暢。六是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理念。聯(lián)合相關部門開展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宣傳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政策、綠色低碳出行理念,呼吁前往行政中心辦事的群眾更多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多措并舉緩解辦事群眾停車難問題。
南通市交通運輸局
202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