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解讀回應 > 新聞發布會
        南通市生態環境局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來源:南通市生態環境局 發布時間:2024-07-29 字體:[ ]

        時間:2024年7月25日

        地點:南通環境教育館

        發布人:

        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 周浩

        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 楊斌

        市生態環境局科技與監測處負責人 保春燕

        主持人: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 萬華

        全文實錄:

        1_proc.jpg

        2_proc.jpg

        萬華:

        各位新聞界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南通市生態環境局2024年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將圍繞以下幾個議題展開。

        為嚴厲打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檢測機構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營造健康有序的環境評價和監測市場,我局常態化對第三方環評機構和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監管工作,強化第三方服務機構在日常管理中的技術支撐作用,為南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今天將介紹第三方環評機構監管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工作的相關情況。

        此外,為有效加強海洋垃圾清理,加快推進“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建設,市生態環境局會同發改委、城管局、農業農村局制定了《南通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實施方案》,今天將向大家進行解讀。

        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同事,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周浩、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生態環境處處長楊斌、市生態環境局科技與監測處負責人保春燕。他們將向大家介紹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我是市生態環境局萬華,今天的發布會由我主持。

        首先,請周浩處長介紹第三方環評機構監管工作情況。

        3_proc.jpg

        周浩:

        環評作為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制度,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項目環評報告是建設單位在開展項目建設、運行和日常環境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書和執行依據之一,第三方環評機構、評估機構、評審專家的專業性和公正性對于確保環評結果的準確可靠至關重要,也極大關系著企業的投資、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我局高度重視環評第三方監管工作,常態化對在通環評單位辦公場所開展現場突擊檢查,重點打擊空殼公司、環評工程師掛靠行為。對檢查發現的環評質控管理不到位、審核機制不健全、基礎資料收集與檔案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督導環評單位閉環整改。每季度對各縣(市、區)行政審批部門審批的環評報告開展編制質量抽查復核。2020年以來,已對環評質量存在較大問題的15家環評單位、17名注冊環評工程師予以失信扣分和通報,部分機構因累計扣分超限被納入“限期整改名單”或“黑名單”,在全國范圍內不予受理該單位環評文件。其中,較為典型的是我們通過現場走訪核查發現,王某某等6名外地注冊環評工程師在我市6家環評單位涉嫌“掛證取酬”問題。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對6名工程師6家環評單位分別予以失信記分,并敦促6家環評單位清退涉嫌“掛證”人員。這一典型案例,對全市環評單位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為了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提升工作,從去年開始,我們對全市環評第三方服務領域進行深入調研,發現部分第三方環評機構、評估機構及評審專家在執業過程中仍存在編制質量不高、評審過程不規范等現象,損害了環評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影響了環評服務質效。為進一步提升我市環評服務質效,全鏈加強第三方管理,我局研究制定《關于提升全市環評服務質效的行動方案》,作為今年進一步優化環評管理工作的行動綱領,配套印發了《南通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質量評分辦法(試行)》《南通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抽查復核管理規定(試行)》《南通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規定(試行)》《南通市環境影響評價審查專家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

        (一)全程監管,提高編制質量

        送審階段:由評審專家與技術評估機構依據質量考核評分標準,對環評文件編制質量進行評分,市生態環境局每半年對全市環評文件編制質量評分結果、各環評編制單位平均得分和滾動排名情況進行公布。審批后:生態環境部門每季度對環評審批部門審批后的環評文件編制質量進行抽查復核,對抽查復核發現并確認存在問題的環評文件,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失信行為記分辦法》(試行)實施信用扣分;按照“誰審批 誰督促”“誰報審 誰整改”的原則,對抽查復核發現存在問題列入失信扣分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實行閉環整改。

        (二)規范流程,提高評估效能

        《南通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工作規定(試行)》明確規定了評估機構能力建設、工作流程、懲戒機制等。能力建設:具備固定辦公場所、必要辦公條件、檔案設施及場所;非環評單位;具有相關專業高級及以上職稱或具備環境影響評價從業經驗的專職評估人員,原則上應配備取得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人員至少一名,具有獨立開展技術評估的經驗和能力,上述人員需全程參與項目評估流程;具備規范的工作流程、質控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評估流程:文件進一步規范項目初審、現場踏勘、組織專家評審、環評文件修改、出具評估意見、資料存檔等技術評估工作流程和時限要求。懲戒機制:評估機構出現能力建設不足,存在惡性競爭、迎合性評估行為,違反應遵守的規定,評估的環評文件出現一般質量問題,進行約談;評估機構出現《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五個不批、嚴重質量問題,進行責任追究;視情況進行違約處理。

        (三)建庫立檔,提高評審能力

        依托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專家庫系統”建立南通市環評技術評審專家庫,明確專家入庫條件及使用、管理要求。嚴格專家入庫、出庫管理,為入庫專家建立檔案,實施動態管理。明確了入庫專家存在包括評審的環評文件出現質量問題,不按時反饋專家意見、專家意見空話或套話一年出現三次以上,一年無正當理由不參會累計三次及以上,不主動回避等,由市生態環境局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在庫資格,并予以公告。對取消入選專家庫資格的技術評審專家,五年內不予受理入庫申請。以此,不斷提升專家庫內專家質量。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深化環評第三方監管工作,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和方法,提高監管效能,以更加嚴謹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環評行業健康發展。

        萬華:

        下面請保春燕處長介紹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工作情況。

        4_proc.jpg

        保春燕:

        各位媒體朋友:

        近年來,第三方環保產業發展迅速,服務范圍涉及環境影響評價、治污設施運行維護、環境監測與污染檢測、技術咨詢等多個領域,對于提升環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視的是,部分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盲目壓價競爭,個別機構甚至弄虛作假,串通排污企業蒙混“過關”,嚴重擾亂環保服務市場秩序。目前,在生態環境監測市場領域,服務質量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社會化環境檢測機構質量控制管理不完善、標準規范執行不到位、數據結果不準確、全過程溯源不完整、監測報告弄虛作假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去年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部署重點工作任務時就提出,要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作假問題。今年3月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的“部長通道”上,黃潤秋部長又列舉了一系列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對監測數據造假行為,并表示對造假行為不能容忍,堅決打擊,要鏟除其滋生土壤。近年來,南通市生態環境局不斷加大社會化環境檢測機構監管力度,從規范管理、專項檢查、嚴懲違法等方面入手,督促第三方檢測機構規范化管理,嚴查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營造健康有序的環境監測市場。

        一、強化制度規范,推動機構管理水平提升。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定期召開全市環境檢測服務機構工作會議,開展監測業務工作交流座談和能力培訓,及時宣貫《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等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不斷提高企業守法意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從嚴規范監管。印發《南通市生態環境監測弄虛作假行為調查處理指導意見》(試行),對20種行為作為涉嫌弄虛作假線索開展現場監督檢查,并形成相關結論。制定全市統一的《現場采樣儀器設備出入庫登記表》,對采樣儀器設備出入庫的名稱、時間、領用人、任務單號等10項進行統一規范登記,對采樣設備進出統一管理。三是提升質量控制。每年對全市社會化監測(檢測)機構發放質控樣和能力考核,考核結果公開通報,對考核不合格人員及其機構予以懲戒,提高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業務能力水平。三是建立信用評價機制。根據《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社會服務機構環保信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對社會化服務機構信用和從業人員實施動態評價,將評價結果定期向社會公布,引導市場擇優逐劣。

        二、加強日常監管,督促機構存在問題整改。利用“雙隨機、一公開”、專項檢查等形式每年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監督管理檢查,對出現投訴舉報、有不良記錄、低價中標、數據異常以及隱瞞基本信息的環境監測服務機構納入重點檢查范圍,檢查結果進行公開通報。2023年,共檢查8輪23家機構,抽查檢測報告100余份,發現問題106個,涉及14家檢測機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原始記錄信息缺失、漏檢少檢監測項目、采樣監測記錄有涂改、設備管理和監測不規范等方面。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市生態環境局限期要求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所有問題百分百整改到位,有力提升第三方檢測機構整體質量。

        三、強化部門聯動,嚴懲數據造假行為。加強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等部門聯動,常態化開展數據打假行動,全面遏制監測服務機構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及時將典型案例公開公布,起到震懾警醒作用。2023年以來,我市共查處8起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其中2起涉嫌刑事犯罪。今年7月至9月,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場監管局開展為期3個月的全市生態環境類檢驗檢測機構專項監督檢查,重點檢查8類不規范出具監測數據行為。為廣泛收集監測數據問題案件線索,我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有獎舉報信息,在此,也希望媒體朋友加大宣傳,鼓勵群眾提供“監測數據問題有關線索”,對提供真實、有價值線索的舉報人給予一定獎勵。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結果運用,進一步提升全市第三方環保檢測機構服務規范化水平,嚴厲打擊數據造假違法行為,加大違法行為的曝光懲戒力度,形成懲治監測數據弄虛造假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營造健康有序的生態環境監測服務市場環境,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為美麗南通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下面,我通報2起南通市監測報告弄虛造假典型案例。

        案例一:涉嫌偽造印章制作虛假監測報告案

        【案情簡介】

        2024年5月,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在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核查企業自行監測報告時發現,南通某精密壓鑄公司上傳的2023年11月和2024年3月兩份廢氣自行監測報告中,打磨拋丸排口有組織廢氣的當日采樣時間和廢氣排放速率完全一致,數據雷同疑似報告造假。后經深入調查發現,該公司通過南通博環企業服務公司委托南京某檢測機構進行自行監測。2024年3月,某精密壓鑄公司計劃開展環境監測,遂與南通博環企業服務公司負責人周某聯系,周某卻以第三方監測單位沒有時間為由,在未如實告知該公司的前提下,帶領無關人員進入公司開展所謂的“自行監測”。其后周某復制2023年11月第三方監測單位出具的監測報告內有關數據,并通過電腦圖像合成技術偽造第三方監測單位公章,編造出2024年3月的監測報告提供給該公司。

        【查處情況】

        周某通過電腦圖像合成技術偽造第三方監測單位公章,編造監測報告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之規定,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將該案件線索函送公安機關。2024年5月31日,公安機關對周某涉嫌偽造印章罪予以立案受理。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案例二:南通歐薩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虛假監測報告案

        【案情簡介】

        2023年6月份,南通市如東生態環境局對上級交辦問題核查期間發現,南通歐薩環境檢測技術有限公司2022年12月份在給江蘇威名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監測時,出具的監測報告存在較多問題。通過市縣兩級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發現,發現該檢測機構監測車輛2022年12月7日12時17分進入被委托企業所在的化工園區,15時50分離開園區。而根據該檢測公司噪聲監測原始記錄單,2022年12月7日上午8時57分,該檢測公司已在被委托企業開展白天噪聲監測,當天夜間22時01分仍在業主公司進行夜間噪聲監測,與車輛進出園區信息不相符。同時通過詢問原始記錄單上記錄的夜間噪聲采樣人員,均表示并未開展過夜間噪聲監測。通過調查,該檢測公司偽造監測時間出具虛假監測報告。

        【查處情況】

        該檢測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依據《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責令該檢測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拾萬元整,對直接責任人鄒某予以警告,處罰款人民幣壹萬元整。

        萬華:

        下面請楊斌處長解讀《南通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實施方案》。

        5_proc.jpg

        楊斌:

        各位記者,大家好!6月26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發改委、市城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南通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今天向大家簡要介紹下我市海洋垃圾清理相關工作情況及接下來的重點任務安排。

        我市嚴格遵循屬地管理原則,常態化開展海洋垃圾清理工作。一是分級落實海洋垃圾清理責任,強化常態化保潔。各級政府分級落實海洋垃圾清理責任,確保責任到人,沿海各縣(市、區)設立專項資金,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重點岸段進行常態化保潔,提高清理效率和質量。二是源頭管控與專項整治并重,確保海岸線清潔。依托“河長制”等機制,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巡護力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有效減少河面垃圾入海。海安等地以源頭管控為重點,嚴格控制陸源垃圾入海,減少海洋垃圾產生量。如東等地明確屬地政府監督責任,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交辦給相關單位,并督促其限期整改落實到位。三是創新機制,科技賦能海洋環保。依托環保志愿者協會等平臺,鼓勵志愿者隊伍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岸灘垃圾清理活動,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通州灣等地創新機制,委托服務外包單位對海堤路段進行常態化保潔,利用專業力量提升環境整潔度。啟東、海門等地借助科技手段,開展專人保潔及巡護工作,及時發現和掌握岸灘垃圾、海漂垃圾動態信息。

        本次印發的《實施方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職責分工,推動海洋垃圾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逐步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長效機制。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屬地管理、常態治理,從建體系、陸上截、海上治、及時清、規范處、常態管等6個方面明確了重點任務。

        一是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態化治理體系。通過委托運營、特許運營、購買服務等方式,建立海洋垃圾監測、攔截、收集、打撈、運輸體系并組織實施。借鑒“藍色循環”等創新模式,多元共治實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回收利用。

        二是嚴控陸源垃圾入海。沿海縣(市、區)依托城鄉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快建設完善海灣沿岸、河流兩岸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從源頭上減少陸源垃圾入河下海,加強陸海統籌治理。在符合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實際在入海河流、溝渠入海口、水閘處等設置垃圾攔截和收集設施。

        三是強化海上垃圾防治。推進泡沫浮球、閥架等養殖廢棄物集中收置和資源化利用,進一步規范廢舊漁網漁具回收處置和綜合利用,做好漁港環境清理整治和水域日常保潔。加強各類船舶垃圾分類處置,強化船舶垃圾接收、轉運、處置監管。

        四是及時清理岸灘和海漂垃圾。采取無人機巡查、水面打撈、岸邊清理等方式,及時開展岸灘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撈清理。及時重點清理臺風、天文大潮退后造成的岸灘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

        五是規范處置上岸垃圾。加強海洋垃圾上岸后的收集、暫存、運輸、處理的全過程監管,嚴格防范海洋垃圾二次入海。加強上岸垃圾的分類處置,規劃布局和選址建設一批陸域接收、轉運、處置海洋垃圾的設施。

        六是加強海洋垃圾調查與監管。加強海洋塑料垃圾調查摸底工作,積極運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手段,及時發現和掌握岸灘和海漂垃圾動態,指導科學部署環衛保潔力量。

        謝謝大家!

        萬華:

        下面,記者朋友們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記者朋友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謝謝!

        現代快報:

        請問保處,你剛才介紹江蘇省出臺《生態環境監測社會服務機構環保信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對社會化服務機構信用和從業人員實施動態評價,能具體介紹一下具體實施內容嗎?

        保春燕: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該辦法是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文,目前屬于試行階段,試行時間為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辦法中將監測服務機構環保信用等級分為五級,由優到劣依次為綠色、藍色、黃色、紅色、黑色標識。其中綠色等級為誠信,環保信用分值91-100分;藍色等級為一般守信,環保信用分值71分-90分;黃色等級為一般失信,環保信用分值51分-70分,紅色等級為較重失信,環保信用分值31分-50分,黑色等級為嚴重失信,環保信用分值小于或等于30分。監測服務機構環保信用實行動態評價,采用百分制評分,初始分值為80分。在機構存在通報問題、弄虛作假、被行政約談、罰款等問題后,有對應的記分標準,根據記分標準進行記分并設定有效期,超出有效期后不再記分,環保信用自動修復。生態環境部門按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將定期公布環保信用評價結果,對綠色等級的監測服務機構降低隨機抽查頻次,并在政府購買服務、生態環境科技項目申報、專項資金補助、評先評優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對紅色、黑色等級的監測服務機構將加大隨機抽查頻次,政府購買服務、生態環境科技項目申報、專項資金補助、評先評優等方面予以限制,對長期為黑色、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機構,將通報給信用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依法依規采取聯合懲戒措施。

        南通日報:

        請問周處,本次系列文件跟以往的監管相比,有何創新點?

        周浩: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一是統一工作規則。統一全市環評審批部門的環評報告評分標準,力求打分的公平。要求全市評審專家的抽取、管理和考核均依托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專家庫系統”開展。

        二是明確能力要求。技術評估機構應當是具備獨立開展技術評估業務的能力,具有相應場所、相關專業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具備規范的工作流程、質控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技術評審專家要熟悉生態環境保護有關要求及南通情況,具備相應評審能力。

        三是明確權利義務。技術評估機構須按評估程序及流程開展工作,履行對評估意見負責、廉政及意見“一次性”告知等義務。技術評審專家享有對環評材料及相關情況的知情權、獨立發表意見和獲取專家報酬的權利,履行會前預審并提交書面預審意見、對專家審查意見負責、廉政及意見“一次性”告知等義務。

        四是明確責任追究。根據技術評估機構評估的環評質量情況、能力建設情況及廉政情況,對評估機構進行管理,視情況進行違約處理、取消下一年度參與技術評估招投標的資格等。根據專家評審環評質量、廉潔紀律情況、義務履行情況等,對評審專家進行管理,視情況給予警告、出庫、通報至專家所在單位等。

        南通電臺:

        請問楊處,如何保障《實施方案》目標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楊斌: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實施方案》明確了落實屬地責任、加強監管執法、強化宣傳參與等3項保障措施。

        一是落實屬地責任。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籌推進本地區海洋垃圾治理工作,明確有關部門、鄉鎮、街道、企業事業單位等的海洋垃圾管控區域,包干開展管控區域的海洋垃圾清理工作。二是加強監管執法。沿海縣(市、區)加強對受委托環衛隊伍及沿海鎮村的考核監督,生態環境、海警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加強岸線巡查和日常執法監管,市生態環境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專項行動,加強對海洋垃圾清理行動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重點問題納入全市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強化考核和督查。三是強化宣傳參與。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宣傳和科普教育,公開舉報電話,鼓勵社會公眾反映海洋垃圾問題,鼓勵行業協會、公益組織開展凈灘凈海公益活動。

        萬華:

        由于時間關系,本次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結束。如果記者朋友對發布內容需要進行深度采訪報道,可以和南通市生態環境局宣教中心聯系,由宣教中心統一扎口協調安排。最后再次感謝大家的出席和參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中文字幕在线看日本大片|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