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14207264/2024-04692 分類: 勞動、人事、監察\社會保障    通知
        發布機構: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號: 通政辦發〔2024〕9號
        成文日期: 2024-04-10 發布日期: 2024-04-12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4-04-12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4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通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中辦發〔2022〕42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蘇辦發〔2022〕62號)要求,加快推進全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對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建成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更加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更加合理,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服務質量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二、重點工作

        (一)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1.實施基本養老服務目錄清單。制定發布南通市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明確基本養老服務的對象、項目、內容、標準及牽頭責任部門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力狀況等因素,對清單實行動態調整。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按要求制定并發布本地基本養老服務目錄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落實。以下各項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完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制度,評估結果全市范圍內互聯互通互認互享,各部門按需使用,作為老年人享受福利待遇、接受基本養老服務的重要依據。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結果共享機制,并作為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養老機構入院評估時的重要參考。推動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相銜接,與65周歲及以上老年居民和企業退休人員健康體檢項目結合開展評估服務。加強高齡老年人評估服務,到2025年,全市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實現全覆蓋。穩妥推進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的社會化評價,培育一批規范化老年人能力評估機構。(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深化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建立老年人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為優化基本養老服務政策提供依據。推進公安、民政、人社、衛健、醫保等部門數據共享,建立老年人基礎信息庫,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名錄信息、服務保障情況等統一歸集、互認和共享。建立尊老金主動發放制度,推進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尊老金“免申即享”、動態管理。健全養老服務顧問制度,為有需要的老年人及家庭提供養老服務政策咨詢、信息查詢、方案建議、資源鏈接等服務。(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統計局、市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重點人群服務保障

        4.加強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將符合條件的困難老年人相應納入特困人員供養、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圍,給予基本生活兜底保障。根據特困供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分檔確定照料護理標準。為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補貼、養老護理補貼,并適時調整補貼標準。研究制定低保、低保邊緣、支出型困難家庭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補貼制度。對80周歲及以上高齡、經濟困難家庭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空巢獨居老年人,強化關愛探訪服務。(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高質量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加快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提供長期照護、康復護理、陪診轉介等服務,到2025年,全市設置家庭養老照護床位不少于4500張。開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培訓,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深化醫養結合,重點發展護理型養老機構,到“十四五”末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75%。支持養老機構設立以收住認知障礙老年人為主的照護專區。開展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加強對認知障礙的早期預防和干預。完善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和經辦管理體系,提高老年人長期護理支付能力。(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加強殘疾老年人養老服務保障。持續開展困難殘疾老年人家庭走訪探視行動,做好康復器材和生活用品發放等工作,為重度行動不便的老年殘疾人上門評定殘疾等級。完善殘疾老年人社會福利制度和優先政策,對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殘疾老年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市民政局、市殘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基本養老服務設施

        7.強化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布局。嚴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合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修編市區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其他縣(市)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老年人口狀況和發展趨勢、環境條件等因素,2024年底前完成本地區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將專項規劃主要內容納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疊加到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切實保障基本養老服務用地需求。詳細規劃確定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土地用途。(市資規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重點推廣和優先建設(改造)功能復合集成的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暫不具備條件的采用“插花”式,分散建設功能相對單一的家門口服務站點。推進社區助餐點建設,2025年底前,城市社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率不低于80%,農村社區不低于50%。新建住宅區嚴格按每百戶不少于30平方米、單體面積不少于60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益性養老用房,并在土地出讓時納入建設項目規劃條件。已建住宅區按每百戶不少于20平方米的標準,采取政府回購、租賃等形式調劑解決,并確保用于基本養老服務的配套設施優質便捷安全。多個較小的住宅區可統籌設置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資規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推動老年友好環境建設。持續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優先推進住宅區、社區公共服務場所的坡道、樓梯扶手、電梯等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適老化改造。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實現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津貼補貼領取等老年人高頻服務事項便捷辦理。醫療、社保、民政、金融等生活服務保留線下辦理渠道。加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培訓,幫助老年人積極融入信息社會。加快推進“慈善之城”建設,強化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推動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在社區集成。(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政務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

        10.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基礎作用。推進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和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農村敬老院體制機制改革,支持縣級統一管理。完善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管理制度,明確老年人入住條件和排序規則。現役軍人家屬和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遺屬等重點優撫對象,符合規定條件申請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本養老服務。綜合運用規劃、土地、住房、財政、投資、融資、人才、稅費等優惠扶持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支持利用企業廠房、賓館酒店、醫院、療養院、辦公樓、社區配套用房等閑置資源和存量房產改造舉辦養老機構。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建立“一事一議”協調機制,定期集中處置存量房屋和設施改造中規劃、消防等手續問題。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設立慈善基金、參與志愿服務等方式,為基本養老服務提供支持。(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資規局、市住建局、市數據局、市慈善總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加大國有經濟對養老服務的支持。支持市級國有企業參與區域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揮標桿示范引領、公益床位儲備、風險應急處置等作用。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組建國有養老服務集團公司。充分發揮國有企業資源優勢,在康養、醫養等領域提供差異化供給。國有企業興辦養老機構,享受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支持政策。鼓勵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將具有教育培訓或療養休養功能的各類機構轉型為普惠型養老服務機構。(市國資委、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推動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深入推進“鏈式養老”服務模式,支持機構專業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提供機構、社區、家庭相銜接的一體化專業養老服務。到2025年,全市“鏈式養老”服務模式成熟完備,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以照護為主業、輻射社區周邊、兼顧上門服務的養老服務綜合機構,全市接受居家上門服務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不低于18%。(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壯大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推進養老護理專業高、中、初級職稱評定和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一至五級等級認定工作。分層分類開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強化醫養結合復合型人才培育。探索完善以職業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相互銜接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健全大專院校畢業生一次性入職獎勵、崗位補貼等人才激勵機制。(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加快養老服務數字化建設。推進“通城養老”綜合為老服務平臺建設,深化“區塊鏈+民政”國家創新應用試點,向社會公開養老服務政策、養老服務設施地圖等信息。支持智慧養老院建設,打造智慧養老示范企業。推廣運用智能床墊、智能手環、智能門磁、應急援助感應呼叫終端等設備,重點對空巢獨居、失能失智老年人加強智能監測,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化監管水平。(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市工信局、市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養老服務改革創新

        16.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創新。開展“物業+養老”“家政+養老”服務。探索新型互助養老模式,倡導居民互幫互助,支持親屬之間或社區鄰里開展“以老幫老”服務,鼓勵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制度。利用數字化平臺統籌社會資源,探索“時間儲蓄”“積分超市”等服務模式。(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南通監管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推進老年健康研究應用。以南通市老年醫學研究院為載體,充分發揮上海大學老年醫學研究和醫工交叉領域領先優勢,聚焦老年健康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老年醫學臨床研究水平,打造老年醫學研究高地。在崇川區試點探索老年常見疾病的全流程服務管理,推動科技深度賦能居家醫養結合服務。(市衛健委、市民政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培育發展銀發經濟。實施“養老服務+行業”,促進養老服務與文化、旅游、餐飲、體育、家政、教育、養生、健康、金融行業的融合發展。加大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管理服務、健康旅游與文化等項目招引力度。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養老產業信貸支持、保險保障力度,推動養老產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培育一批帶動力和競爭力強的銀發經濟龍頭企業。到2025年,全市培育2家以上“江蘇省養老服務示范發展基地”和5家以上“江蘇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企業”。(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委金融辦、市工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基本養老服務監管

        19.強化服務質量監管。深入實施養老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養老服務機構信用評價體系,根據信用評價結果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推進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承擔政府基本養老服務職能的民辦養老機構須達到二級以上養老機構標準。加強認證技術規范研制、規則研究和標準創新,推動養老服務質量認證。(市民政局、市發改委、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強化老年人權益保護。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圍繞戶籍遷移、公共交通、出入景區、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務需求,健全老年人優待政策體系。完善養老服務市場準入、備案管理、預付費監管、風險預警、社會監督等制度,建立健全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長效機制。(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委金融辦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確保目標明確到位、任務部署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要發揮各級養老服務聯席會議牽頭協調作用,推動解決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對重要改革事項要充分聽取意見,提前做好風險評估。(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資金支持。各地要建立穩定的基本養老服務財政經費保障機制。引導財政資金支持農村養老服務軟硬件發展,有條件的地區可上浮農村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組織運營補貼和農村養老護理員一次性入職獎勵標準。(市財政局、市民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督促指導。將基本養老服務相關內容列入市對縣(市、區)高質量考核監測指標,加強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加大對基本養老服務工作的督導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開展基本養老服務統計監測工作,建立統計調查制度,定期發布統計數據。(市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方案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4月30日。

        通政辦發〔2024〕9號.pdf


        圖解:點擊查看


        解讀:點擊查看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不卡中文字幕免费|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最新版天堂资源中文网|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