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現公布南通市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從2021年1月1日起到2021年12月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21年,南通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有效提高了人民群眾滿意度。
(一)強化辦事預期引導,打造透明政務環境。一是推動政務服務信息標準化公開。出臺《政務服務大廳窗口服務規范》,制定窗口服務 “六統一”標準,明確公開規范,實現市、縣、鎮、村四級政務服務機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編制發布居住證辦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臨時救助等24個“一件事”標準化清單,累計實現101個“一件事”全程線上辦理。二是實施政務服務平臺集成化管理。建立市縣一體化政務服務管理平臺,上線市縣鎮村四級共7.4萬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事項在線申報和審批信息實時推送。利用電子印章系統生成電子證照,實現市級25類證照1360個事項、縣區級32類證照3036個事項證照免提交。啟東市將各鎮、村121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一張網”運行,實現鎮級“一窗綜合受理”。三是加強高頻服務事項便捷化辦理。推動高頻事項跨省聯辦,與8個省28個地區實現人社、醫保、公積金等50余項高頻事項“跨省通辦”。通過對接江蘇省政務服務網用戶體系,實現跨網站、跨平臺用戶的“一號登錄”。“南通工信微報”同步內嵌“南通政企通”功能,實現涉企服務“一號辦理”。如東縣“桐鄉人在如東”主題服務專區,開發區“能達無憂辦”、崇川區“互聯網+” “鄰里+”養老服務工作鏈,促進了基層政務公開與服務社會群眾需求的融合。
(二)強化信息規范管理,提高信息公開質效。一是明確重要政策文件發布要求。開展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公開欄改版工作,統一頁面版式、統一正文格式,統一標注有效性,規范發布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完善市政府網站政府文件庫,2021年對259個市級政府文件、746個縣(市、區)級政府文件、630個市級政府部門文件進行歸集發布。二是規范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架構。統籌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試點先行、整體推進、以點帶面”,形成重點領域公開平臺推廣樣本,按照“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環節公開要求,縣(市、區)26個重點領域公開事項全部實現要素、流程、結果的標準化集約公開。三是突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實效。對照國辦、省辦工作要點,開設“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間專項規劃、國土空間及區域規劃、政府債務、市場規則標準等專欄,集中公開歷史性規劃、國土空間調整、政府新增債券、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等信息,滿足了公眾對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的需求。常態化公開疫情防控信息,重點圍繞散發疫情、疫苗接種、核酸檢測、冷鏈物流等方面及時發布,統一發聲,做到全平臺推送,全渠道覆蓋,為常態化落實落細防控措施、持續鞏固防控成果營造了良好環境。四是提升依申請公開辦理水平。進一步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要求,針對依申請辦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會商指導,提高辦理水平。2021 年,全市各級依法辦理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473件,同比上升6.47%,因依申請公開發生的行政訴訟糾錯率為6.45%、同比下降6.55%。
(三)強化公開平臺建設,提升網上“指尖”政務能力。一是不斷提升網站集約化建設水平。依托政務外網和電子政務云,對政府網站信箱系統、問卷調查系統、依申請公開管理系統、運維管理系統模塊進行升級優化。加強網站數據資源共通共享,全年發布共享數據資源5000余項,日均交換量達4億條,歸集信用信息2.9億條。202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政府信息20433條,辦理留言5342條,在全省測評中名列前三,并獲評2021年度中國優秀政務網站。二是嚴格規范政務新媒體管理。加強政務新媒體運行管理,嚴格政務新媒體的開設、備案、注銷要求,對部分維護力量薄弱、關注度低的政務新媒體進行優化整合。嚴格信息發布“三審三校”,全面實行政務新媒體內容發布擬稿人、審核人、審簽人實名標注制度。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靈活便捷的優勢,組織全市政務新媒體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辦事服務,形成了一批優質政務新媒體。三是拓展優化移動政務服務效能。“南通百通”客戶端正式開通縣市區版,上線在線政務辦事服務749項、公共服務事項318項,用戶數近230萬,獲評2021年城市APP創新服務獎和2021年度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典型案例(全國十佳)”。
(四)強化政民互動交流,暢通公眾訴求渠道。一是聚焦重要活動發布。圍繞重大活動開展、重大政策出臺、重點工作推進,通過主要負責人參加在線訪談、出席新聞發布會等形式進行發布和解讀,全市共舉辦相關市領導和部門及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出席的新聞發布會85場、在線訪談105次、政風行風熱線240場。二是聚焦重要政策解讀。全市各級各部門發布政策解讀537篇,圖文解讀156篇,市政府、市政府辦出臺重要政策文件解讀率達到100%。全面開通“一企來”企業服務熱線,市縣共建“一問一答”企業服務知識庫3000余條,全年企業訴求量達9926件,企業有效參評滿意率99.28%。三是聚焦群眾熱點訴求回應。以群眾滿意為導向,持續深化政務熱線整合,通過“整體并入、雙號并行、設分中心”等方式,對接優化36條既有熱線系統,實現公眾訴求在12345平臺“一口進、一口收,閉環流轉”。2021年,全市12345熱線受理企業群眾訴求386.5萬件,同比增長206%,群眾有效參評滿意率98.34%。
(五)強化政務品牌創新,助力治理能力現代化。圍繞信用南通、開放南通、數字南通,切實提升政務效能。一是推動執法監管透明規范。進一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運行,市縣兩級279個部門2586個事項納入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入庫各類信息數據59.85萬條,打造“8+N”跨部門聯合抽查機制,企業迎查頻率下降30%。市信用平臺歸集“雙公示”數據821787條,其中行政許可780950條,行政處罰40837條。二是開展“政府公眾開放月”活動。組織全市30多個重點部門和地區參與政府開放活動,打造“零距離、沉浸式”政民互動品牌。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廣旅局等部門邀請公眾代表共話優化營商環境、體驗生態環境變化、參觀重點產業項目,增強了公眾對政府部門工作的參與感和認同感。如皋市聚焦住房、交通、醫療、養老等群眾關心的民生領域,積極組織開展公眾開放活動,進一步拉近了政府與公眾的距離。三是推進市域數字化治理。圍繞“數據共享、預警預判、聯動指揮、行政問效”四大核心功能、“一個中心管全域、一個平臺管監管、一個號碼管受理、一個App管服務、一個網格管治理”五個一新模式,積極探索市域治理新發展。我市入圍2021世界智慧城市(中國區)治理大獎,“南通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獲評2021年度中國信息化數字政務創新獎。
(六)強化公開基層基礎,加強整體監督保障。全面貫徹落實國辦、省辦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全市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下發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序時推進落實,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動各縣(市、區)政務公開形成“1+X”統籌協調機制,通過季度通報、第三方評價、綜合績效考核等方式形成立體式考評體系。對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考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問題清單,督促限期整改,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進行約談。切實做好市本級政務公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季度檢查工作,并向社會公布檢查結果。我市連續四個季度在全省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抽查檢查中合格率達100%。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2 |
0 |
8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92 |
87 |
684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66270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1352298 |
||
行政強制 |
36418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25112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4234 |
178 |
4 |
15 |
17 |
28 |
4476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00 |
15 |
0 |
4 |
0 |
0 |
119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435 |
56 |
0 |
11 |
3 |
5 |
151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534 |
26 |
4 |
1 |
3 |
3 |
571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3 |
0 |
0 |
0 |
0 |
0 |
3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4 |
0 |
0 |
0 |
0 |
0 |
4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4 |
3 |
0 |
0 |
0 |
0 |
7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16 |
4 |
0 |
0 |
0 |
0 |
2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24 |
1 |
0 |
0 |
0 |
0 |
25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13 |
3 |
0 |
0 |
0 |
0 |
16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21 |
0 |
0 |
0 |
0 |
0 |
21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51 |
5 |
0 |
0 |
0 |
0 |
56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1720 |
63 |
0 |
3 |
6 |
14 |
1806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51 |
15 |
0 |
1 |
0 |
0 |
67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14 |
0 |
0 |
0 |
0 |
0 |
14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57 |
1 |
0 |
0 |
0 |
0 |
58 |
|
2.重復申請 |
75 |
4 |
0 |
0 |
3 |
0 |
82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3 |
0 |
0 |
0 |
0 |
0 |
3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17 |
0 |
0 |
0 |
0 |
0 |
17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6 |
0 |
0 |
0 |
0 |
0 |
16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38 |
2 |
0 |
0 |
1 |
1 |
42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123 |
8 |
0 |
2 |
1 |
1 |
135 |
||
(七)總計 |
4219 |
191 |
4 |
18 |
17 |
24 |
4473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15 |
2 |
0 |
1 |
0 |
4 |
12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101 |
29 |
24 |
22 |
176 |
175 |
19 |
21 |
41 |
256 |
41 |
1 |
6 |
6 |
54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存在問題
2021年,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政策信息管理仍需進一步加強,存在政策類信息解讀形式單一、管理不完全到位的問題;二是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交互融通不夠,存在平臺內容、應用共享不足的問題;三是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仍需進一步深化,存在公開內容不充分、標準化成果應用不多的問題。
(二)改進措施
一是推進重要政策公開全鏈條管理。進一步強化政策發布和解讀等工作,重視意見征集、規范解讀程序、豐富解讀形式,拓展發布平臺、加強政策后評估,常態化推進政策發布和解讀工作的有效落實,提高政策決策施策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二是推進政務公開平臺互融互通。積極探索“中央廚房”工作模式,以網站為基礎,加強政務信息梳理、分類、制作,推動政務信息“一次采集、多種生產、多元發布”。 以政府政務新媒體主賬號為龍頭,構建政務新媒體矩陣,實現重要政策發布協同聯動、集束發聲。以“南通百通”等移動客戶端為載體,創新政務服務應用開發,實現政務服務事項 “掌上好辦”。加強網站、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平臺的互融互通,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的智慧化、移動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按照國務院主管部門出臺的有關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督促重點公共企事業單位依法全面公開各類信息。圍繞基層政務公開平臺流程規范化、完善基層決策公眾參與等目標,指導督促縣(市、區)、鄉鎮街道加強政府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發布、健全公眾參與機制,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1年未收取因依申請公開辦理產生的信息處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