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松柏吐新翠,春風寄哀思。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弘揚孝道、追思親人、祭掃悼念的傳統節日。連日來,海安市烈士陵園、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等處迎來祭掃高峰,社會各界人士、學生紛紛祭掃英烈,在緬懷革命先輩中繼承遺志、銘記歷史。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我市烈士陵園,紀念碑前已悄然放滿花束。在紀念碑廣場前,青少年學生莊嚴宣誓,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烈士墓區,群眾自發敬獻鮮花、擦拭墓碑;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內,參觀者駐足凝視歷史照片,聆聽講解員動情講述……一幕幕肅穆場景,凝聚著對英烈的深切哀思與崇高敬意。
“隨著清明臨近,市烈士陵園迎來祭掃高峰,園區也開啟無休息連續接待模式,以此滿足市民群眾祭掃和瞻仰需求。”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副館長、海安市烈士陵園副主任蔣海洋介紹,自3月初以來,預約祭掃烈士陵園的單位團體已超過70個,累計人數超4萬人次,預約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緬懷的單位團體100余場,累計人數過萬人次。“根據目前已預約團體情況,4月1日至4月3日,烈士陵園日接待量均超5000人次,達到接待最高峰。除已預約的高校、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外,還有很多市民群眾自發前來祭掃,緬懷英雄烈士。”
3月31日上午,市長江路幼兒園教育集團50余名教師懷著哀思,來到了市烈士陵園,在陵園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進行了莊嚴的祭掃儀式,在革命烈士碑前默哀、鞠躬、獻花,寄托哀思。
“此次祭掃活動,不僅是一次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的莊重儀式,更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教師正確認識、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長江路幼兒園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園長董曉娟表示。
在市烈士陵園的革命紀念館里,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段段血與火的革命歷史,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讓前來參觀的人們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氣概和大無畏精神,激勵著廣大群眾、學校師生和黨員干部,要立足崗位,不斷進步,以實際行動告慰先烈。
“每年我都會帶著家人前來祭掃,我的父親是在黃橋戰役中犧牲的,他用青春和鮮血換來了祖國的安定繁榮,他的精神也永遠激勵著我們兒女奮勇前行。”帶著全家人從上海趕來祭掃的崔昌太烈士家屬陸憲財感慨道:“只要還走得動,每年我都會來。”
3月31日下午,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市實驗小學師生代表全體肅立,緬懷革命先烈,師生代表向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敬獻花籃。站在天下第一刺刀前,紀念館工作人員講述了蘇中戰役的光輝戰績,再現了統帥英明、戰士壯烈、人民奉獻的不朽場面。
進入陳列館,在各個展廳內,珍貴的歷史圖片、翔實的文字資料以及逼真的戰斗場景,生動地再現了蘇中七戰七捷的壯麗畫卷。少先隊員們認真參觀,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作為少先隊員,我們將繼承革命烈士的遺志,努力學習,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無愧于胸前的紅領巾。”市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劉歡溢說。
據悉,為充分做好清明節祭掃服務保障工作,市烈士陵園和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細化講解、接待服務等培訓,全面檢修調試音響照明等設施設備,對園內的整體環境、烈士紀念設施等進行清潔打掃和沖洗擦拭,確保園內環境整潔、莊嚴肅穆。同時,聯動市退役軍人紅色先鋒志愿服務支隊、市助老協會、紅領巾宣講員等團隊,合力做好秩序引導、紀念館展品維護等工作,多措并舉保障祭掃平安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