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由南通市統計局(以下簡稱市統計局)編制。
全文包括2019年市統計局落實《南通市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本部門組織機構、制度建設、渠道場所、教育培訓、存在的不足、改進措施、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行政復議以及提起行政訴訟等工作情況。
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市統計局官方網站 (網址: (http://tjj.nantong.gov.cn/)查閱。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南通市統計局辦公室;郵編:226018;聯系電話:85215771;電子郵箱:nttjjbgs@126. com)。
一、總體情況
(一) 嚴格落實《南通市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市統計局根據《南通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規則》和《南通市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具體要求,結合市統計局2019年重點工作,制發了《南通市統計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該通知進一步細化了市政府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中關于我局的公開分工,以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結果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為導向,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擴大公眾參與,增強公開時效,深化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創新公開理念,充分發揮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的作用。
(二) 組織機構、制度建設情況
1. 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
市統計局信息公開前依法依規嚴格審查,完善信息源頭管理機制。修訂《南通市統計局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制度》等政務公開制度,促進公開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2. 重視政務公開隊伍能力建設
主要領導多次聽取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在局黨組會和局長辦公會上,就南通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進展情況、做好普查宣傳月、南通統計開放日等工作進行討論研究,解決政務公開工作難點問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2019年,市統計局配備了2名專職信息公開員,5名兼職信息公開員。
(三) 渠道場所
市統計局以“服務為民”為工作原則,根據市政府統一要求,以官方網站、南通統計微訊公眾號為主要信息公開平臺,結合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年鑒等多種形式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四) 教育培訓情況
市統計局將加強業務培訓作為做好公開工作的重要抓手,組織開展對市局專兼職信息公開員和縣(市)區政務公開負責同志的業務培訓工作。為進一步提高統計系統政務公開工作水平,增強依法行政工作意識,2019年就政府信息公開整體形勢、公開工作常見問題和新《信息公開條例》解讀三個方面,進行了培訓。
(五)公開信息情況
市統計局依照統計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并參與的重要信息都進行了公開。包括法規文件、規劃計劃、行政職責及與專業工作相關的統計制度、調查項目、統計標準、統計數據等。
2019年,市統計局在官方網站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50條。其中數據類信息209條,數據分析71篇,工作動態207條。
(六)公開形式
1. 推進政府網站規范化建設。按照市統一部署,我局認真及時的進行網站建設和整改工作,包括每季度進行網站內容的核查,按照市網站集約化要求,科學設置欄目,明確各處室職責,加大數據公開力度,對數據南通等數據主要發布版塊進行進一步優化。
2.做好政策解讀工作。2019年,市統計局共召開新聞發布會5次,按季度,召開面向社會公眾的統計新聞發布會3期,2019年全年統計發布會1期,對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等相關問題進行說明和講解。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南通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召開新聞發布會1期。重點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70周年南通發展數據解讀。
3.“數據南通”宏觀數據平臺卓有成效。將國家、地區間的數據歸入平臺建設,更直觀地對比反映南通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將數據裝進口袋,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對統計數據的需求;
4.“南通統計微訊”微信公眾號持續發力。共刊登了53期微訊報道,內容廣泛,涉及統計數據解讀、統計工作動態、經濟普查等方面。
(七)咨詢情況
今年以來,在線咨詢、部門信箱、市長信箱共計辦結33件,依申請公開11件,均及時辦結。咨詢信息主要涉及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地區生產總值、歷年經濟運行數據等資料,咨詢主體主要是在校學生,目的是為了論文的數據支撐。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規章 |
0 |
0 |
0 |
|
規范性文件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0 |
0 |
0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27 |
0 |
0 |
|
行政強制 |
1 |
0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4 |
163.8603萬元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1 |
11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5 |
5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 |
1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 |
1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3 |
3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 |
1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
2.重復申請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
(六)其他處理 |
|||||||||
(七)總計 |
11 |
11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19年,市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豐富服務手段、注重服務時效等方面需要深入探索和實踐,不斷改進,通過與全國統計系統、市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交流溝通,加強調研分析,提高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水平。
1.由于對政府統計部門生成的信息范圍不了解,社會公眾咨詢不屬于本局所生成的統計信息較多。市統計局本著便民原則,依照《條例》的規定,做到凡是在《南通統計年鑒》中公開的其他部門的統計數據,均為咨詢者提供服務和解釋,或者指向相關部門。同時,加強統計宣傳,加強公眾對于統計工作的了解與認知。
2. 結合統計工作實際,深化公開內容,做到早策劃早準備,增強數據解讀的針對性,提高政策和數據解讀能力,使數據更好地服務社會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