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19年,南通市行政審批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重點圍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的主動性、規范性,為提升政務服務工作提供更好支撐。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落實。建立工作機構。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今年局領導班子調整情況,及時調整領導小組成員。明確了由黨組統一領導,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落實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強化制度建設。我局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開公示、審核、責任追究、工作考核、依申請公開等各項政務公開配套制度,保障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順利實施。配合市政府辦起草了《南通市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方案》《南通市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方案》等文件,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嚴格督促考核。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對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對各處室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完善責任追究和監督檢查具體辦法,對沒有實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流于形式以及應當公開的重點工作沒有按要求公開等行為追究處室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二)優化平臺建設,加強主動公開。一是認真做好權責清單動態調整。結合機構改革職責調整變化,及時在江蘇政務服務網上公布新調整權力清單,并對市級各相關部門在江蘇政務服務網重新維護權力清單及辦事指南進行了培訓部署,跟蹤督促公開實施進展。二是認真做好主動公開工作。以局門戶網站作為信息公開的主渠道,同時借助政務服務大廳的LED屏、立柱屏、智能查詢機、“不見面審批”自助服務專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等形式,主動公開各類政府信息9200余條,公布所有進駐部門、窗口審批事項辦理信息3161條,定期規范維護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及時更新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完善目錄分類設置,做好信息整合鏈接,方便社會公眾檢索查詢,2019年,我局門戶網站點擊量為90萬余次,局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118條,平臺關注數5310人。局直屬事業單位市12345在線平臺門戶網站發布信息671條、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1253條、微博發布信息397條,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共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60740條。三是不斷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起草出臺《加快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工作方案》,開展電子證照共享交換,推進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應用場景的推廣和使用,完成“南通百通”網上辦事大廳對接江蘇政務服務網移動APP,“辦事大廳”功能整體接入省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江蘇政務服務網APP南通站點1479項事項指南可查詢,900多項可辦理。
(三)全面落實重點領域公開。一是認真做好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全市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各縣(市、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不再單設公共資源交易網站,統一納入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網站,全市所有進場交易項目信息統一在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站發布,實現“一網公開、一網服務”,交易過程陽光透明。2019年,共在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共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60740條,其中: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信息15511條,政府采購信息17664條,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信息1136條,國有產權交易信息1546條,醫療設備醫用耗材采購信息185條,國有企業非生產經營貨物服務采購信息253條,排污權交易信息18條,海域使用權交易信息4條,其他交易信息23904條。同時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主體信息庫,目前有在庫投標人、供應商信息35700余條。二是主動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開的內容外,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過程中,均利用“江蘇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南通市行政審批局官網”等平臺公開重大項目批準結果信息,進一步提升項目批準、實施的效率和透明度,接受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的監督。在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重大項目進展情況欄目、南通市行政審批局官網信息公開欄目主動公開重大建設項目立項審批114件、建設項目用地預審18件、建設項目環保審批149件。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218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竣工備案122件、抗震設計審查行政許可85件,平均辦理時間2個工作日左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
規章 |
0 |
0 |
0 |
|
規范性文件 |
2 |
2 |
2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40 |
-1 |
15503 |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16 |
-6 |
864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0 |
0 |
0 |
|
行政強制 |
0 |
0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0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 |
||
政府集中采購 |
12 |
4737791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53 |
5 |
3 |
161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 |
2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35 |
1 |
2 |
38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4 |
1 |
15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9 |
1 |
1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82 |
2 |
84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2 |
2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
2.重復申請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3 |
3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1 |
|||||||
(六)其他處理 |
6撤 |
6 |
|||||||
(七)總計 |
151 |
5 |
3 |
159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2 |
2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1 |
1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公開意識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存在“不敢、不愿、不會”公開的保守思想。現階段政府信息公開的常態工作仍以信息發布為主,且內容多為結果性發布,推動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等領域的發布工作還有待深入。針對存在問題,我局將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著力保障公眾知情權,凡是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予以主動公開,并加強宣傳引導。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認真做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2019,南通市行政審批局共接辦“兩會”建議提案40件,其中主辦件10件(人大建議4件,政協提案6件),協辦件30件(人大建議15件、政協提案15件)。主要涉及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生態環境以及政府采購等方面工作,全部在規定時限內高質量辦結,相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我局2019年全市“兩會”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均表示滿意。
(二)加快推進政務驛站建設。為不斷豐富“不見面審批(服務)”辦理渠道,借鑒學習智能政務先進地區的做法和經驗,在市政務服務大廳一樓西側設立南通市政務服務自助大廳,一期共配備16臺自助設備,為辦事群眾全天候提供公積金查詢打印、增值稅普通發票代開、涉稅信息查詢、不動產登記查詢打印、社保查詢打印、港澳臺通行證自助簽注等自助服務。
(三)全力打造政務服務“總客服”。全面開通“一號答”專線,統一接收企業群眾投訴建議,暢通建言評價通道。2019年,市12345在線平臺總服務量594591件。其中:總受理量329015件(電話渠道300132件,微信、微博、網站等網絡渠道9947件,其他渠道6643件,承辦省12345平臺交辦件12293件);總派單量121828件;總回訪量143748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