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通市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20-03-10 累計次數: 字體:[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現公布南通市政府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從201911日起到20191231日止。

        一、總體情況

        2019年,南通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實施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現代政府建設,大力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取得了扎實成效?!督K南通“開放問政、閉環問效”不斷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相關做法被國務院辦公廳《政務公開交流》2020年第1期刊用。

        (一)聚焦放管服改革,營造公開透明政務環境。

        一是實施“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全流程監管。積極開展“互聯網+監管”試點,創新建立“8+N”跨部門聯合抽查機制,市縣251個部門雙隨機抽查實現全流程整合,2174項執法監管事項經法制審核后100%納入抽查事項清單,入庫各類信息數據20余萬條。落實監管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并與信用監管有效銜接。市信用平臺歸集“雙公示”數據282.3萬余條,其中行政許可222.8萬余條,行政處罰59.5萬余條。市公安局通過執法公示平臺公示各類執法信息34萬余件。結合機構改革和法律法規變更情況,梳理公布市級41個部門10大類6994個權力事項。

        二是推行辦事服務快遞式公開、場景式應用。聚焦覆蓋面廣、辦件量大的重點領域,打造了“不見面辦證”“不見面辦照”“不見面辦稅”“不見面交易”等20多個“不見面審批”應用場景。出臺“不見面審批(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編制形成政務服務5.0版標準1222項,實現事項、清單、指南全面標準化。如皋市打破信息壁壘,主動對接江蘇政務服務網、市政務公開平臺,實現審批進度信息實時查詢。

        三是開展“一網通辦”、“一域通辦”。梳理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通過優化流程、打通系統、部門聯辦等舉措,公布第一批“通城通辦”事項目錄,包括“全城通辦”事項46項,“全市通辦”事項30項,“異地可辦”事項25項,政務服務大廳窗口“一窗通辦”覆蓋率達到92%。在全省率先申請開通長三角“一網通辦”崇啟專窗,目前可辦理長三角三省一市涉企事項共30多項。設立“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區”和“證照聯辦”綜合窗口,開辦企業90%以上2個工作日內辦結,使用“全鏈通”平臺1個工作日內辦結。

        (二)聚焦公開平臺建設,打造“指尖上”網上政府。

        一是推動平臺向“集聚”發展,打造網上集約政府完善集約化網站群標準化資源目錄,打造“市縣一體、互聯互通”的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印發《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政務公開欄目維護責任分解表》,采取“5+1+1”(五公開+重點領域+制度機制建設)的模式,明確各欄目公開內容、更新時間,并落實維護責任。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項目入選2019年度智慧江蘇建設成果展,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在全省測評名列前三。著力推進政務新媒體集約共享、條塊聯通和業務協同。以“e政南通”為龍頭,構建整體協同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如皋市打造“如意云”平臺,在全省率先成立融媒體中心。

        二是推動數量向“質量”轉變,全面規范政務新媒體管理。明確將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納入市政府辦公室機構設置“三定”方案,統籌推進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在全省率先出臺《南通市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試行)》(被中國政府網轉載),對《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加強開設整合、內容保障、安全維護、監督管理等工作。加大政務新媒體清理整合力度,全市政府系統原有政務新媒體1230個,清理關停835個,清理率68%。在群眾關注的公安、教育、醫療、醫保、市場監管、金融等熱點領域打造了一批優質精品賬號。市工信局建立“南通政企通”公共服務平臺,開創“互聯網+政企服務”新模式。

        三是推動服務向“末端”延伸,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建成市級24小時政務驛站,為群眾提供自助政務公開查詢和服務。市縣兩級政府全面開設權威發聲的政務新媒體主帳號。“南通百通”網上辦事大廳整體接入省政務服務平臺。南通公安“微警務”上線12大類187項公共服務事項,平臺用戶關注數160多萬人,在全省率先實現微信公眾號處理違章。設立近70個網點下沉辦理社保業務,布放1680臺自助終端到鄉村社區,累計提供服務363萬人次。

        (三)聚焦政府創新治理,構建“開放問政閉環問效”機制。

        一是“面對面”開放問政。大力推動網絡問政、直播問政、現場問政。承辦省“政風熱線·市長上線”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南通專場,通過短片、電話、網絡等形式現場問政,市政府主要領導及相關地區和部門主要負責人當場回應群眾訴求,承諾整改時限,53萬網友收聽收看直播,并獲30多萬點贊,征集解決熱點民生問題92件。推動政府開放日常態化,涉及經濟社會民生熱點的部門,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政府開放日”活動。圍繞“六個高質量”,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和民生實事,市縣聯動集中開展“政府公眾開放周”活動,匯報工作,聽取意見,現場答疑,近千名公眾代表參與開放日活動。市醫保局把每月20定為“公眾開放日”,定期與民眾進行互動。開展“網上關切面對面”活動,針對垃圾分類、環境保護、市政園林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傾聽網民意見和建議,推動網上問題網下解決。

        二是“肩并肩”互動參政。公眾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務會議制度化。將重大行政決策納入全市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系統,加強各個環節網上流轉、質效監控、統計分析,實現“可回溯”管理。圍繞“開門”立法制規,召開各類座談會、調研會、聽證會、專家論證會32次,公開征求意見建議51次。全國首創食品安全“抽檢分離”,啟動“你點我抽他檢”模式,參與群眾達50.8萬人次。市、縣生態環境局建立“企業接待日”制度,采取請進來、走上門等辦法,為企業發展“精準把脈、辨證施治”。2019年接待企業69家,解決相關問題71個。

        三是“點對點”閉環治政。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鏈條式、閉環式處置流程,形成有呼必應、由點到面的解決機制。南通12345在線平臺開辟民情播報專欄,及時發布公眾訴求熱點、典型案例和通報部門單件辦理“效能指數”。2019年共受理各類訴求102萬件,在線服務滿意率99%,回訪滿意率95%。建立市級政府部門不作為投訴處置機制,明確“受理、復核、交辦、辦復、督辦、回訪、結果運用”七步處置流程,推動問題妥善解決。

        (四)聚焦政府權威發聲,積極釋放政策“正能量”

        一是重要活動權威發布。針對重大活動開展、重大政策出臺,通過主要負責人參加在線訪談、出席新聞發布會等形式進行發布和解讀,共舉辦相關市領導和部門及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出席的新聞發布會62場、在線訪談102次。圍繞舉辦2019中國森林旅游節、江海英才創業周、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發布,市主要領導接受媒體采訪、出席新聞發布會10余次。海安市開展“中央一號文件到田頭”活動,市長及鎮村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宣講政策,征集群眾服務需求,共組織宣講241場,受眾超過10萬人,征集群眾微心愿890件,圓夢850多件。

        二是民生政策簡明問答。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熱點,通過場景式問答和政務新媒體全渠道向社會發布。市政府、市政府辦出臺重要政策文件解讀率達到100%。各級各部門發布政策解讀1701篇,其中政策簡明問答203篇;市本級發布政策解讀282篇,其中政策簡明問答78篇。整合全市67家部門單位92條熱線,建立公共服務智能知識庫,開展24小時在線問答服務。啟東市實施原創發布獎勵機制,以群眾“聽得懂”“好明白”“能理解”為原則,形成政策解讀五步工作法。市財政局開展“財政服務企業百日行”活動,推動政策早落地、快見效。市金融辦積極開展“防非有獎答題”“防非政策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市稅務局牽頭創建“稅莫愁”辦稅欄目在線答疑解惑,推動稅務政策更好落地落實。

        三是政務輿情即時回應進一步完善政務輿情交辦督查制度,建立網絡輿情、網上民生熱點閉環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事項,規范工作流程,督促各縣(市)區、市各部門(單位)主動利用互聯網傾聽民情民意、接受群眾監督、紓解社會矛盾。每季度公開網上民生熱點問題的解決情況,并定期開展專項督查、新聞監督,市級層面交辦通報公眾關注熱點和網絡輿情1045件;專題交辦網上民生熱點問題101件,所有交辦事項都在限期內得到妥善處置,反饋率達100%。崇川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啄木鳥”民生服務互動平臺,市民可隨時通過手機上傳身邊發現的問題,搭建群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共接收有效表單508件,回復率100%

        (五)聚焦政務信息規范管理,厘清法定公開職責。

        一是制訂工作規則。圍繞貫徹中央、省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系列文件要求,立足于整體設計、突出重點、規范標準,在全省率先制訂出臺《南通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規則》,明確“五公開”環節重點政府信息,形成政務公開工作的操作指南。制訂重大建設項目、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3個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實施方案,梳理明確公開平臺和方式,確保重點領域信息在規范公開的基礎上,真正抵達受眾。完善發布《南通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須知》,同時進一步規范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程序。2019年全市各級依法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974件。

        二是突出公開重點。完善市政府網站政府文件庫,2019年對210個市級政府文件、520個縣(市)區級政府文件、465個市級政府部門文件進行歸集發布?!赌贤ㄊ腥嗣裾珗蟆吠怀鲋卮箜椖拷ㄔO、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三農”工作、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安全生產等方面政策文件公開,2019年共刊登地方法規及政策性規范性文件108篇。設置專欄集中發布機構改革后各級政府部門“三定”方案信息,各部門有對外服務職能的內設機構負責人、聯系電話統一進行公開。全面公開各級政府、部門財政預決算,統一發布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政府專項資金管理清單、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清單。針對征地拆遷領域依申請公開高發爭議,研究制訂《關于土地征收、房屋征收以及協議搬遷中相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

        三是修訂公開目錄。修訂《南通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南通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全面梳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優化調整主動公開目錄,對照新條例擴大的主動公開范圍予以充實。制定信息資源共享制度,規范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政務信息資源動態更新和使用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工作基本實現部門全覆蓋?!澳贤ü泊髷祿畔⑵脚_”獲評智慧城市優秀案例。制訂《南通市政務誠信信用信息歸集目錄(2019版)》,明確政府部門和公務員信息歸集內容。通州區制訂政務公開負面清單,梳理明確部門和鎮(街道)應公開事項117項,促進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增長16%。

        (六)聚焦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提升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質效。

        一是構建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公開“一張網”。開發建設市縣一體的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電子交易和電子監管三大平臺系統,實現“一網公開、一網服務”,全年發布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信息60740條。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主體信息庫,目前有在庫投標人、供應商信息3.5萬余條。研發上線國內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第一款掌上移動交易系統“掌易捷”,在國有企業非經營性貨物服務采購、勘察設計等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全面推行“全程留痕、可視化、可追溯”的電子化交易。海門市率先在南通建成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機制獲全國創新成果獎。

        二是全生命周期公開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升級改造全市重大項目“e路陽光”信息平臺系統,從項目審批、招標投標、建設管理,到資金撥付、項目審計,對政府投資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信息整合公開。充分利用“江蘇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南通市行政審批局網站”等平臺公開重大項目批準結果信息。出臺《市區違法建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實施辦法》,建立健全違法建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南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交易系統網上交易土地80宗,集體土地征地信息從征地告知、征地批準、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等實現全過程公開。規范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制定辦法規范市房地產開發企業信用管理,明確信用評級標準。

        三是不斷提升社會公益事業信息公開實效。在市政府網站,以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兩個維度,分別梳理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個人梳理“26+1”事項,企業梳理32類事項;建立老人、婦女、兒童等7類重點人群基本公共信息服務綠色通道;制訂發布《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任務清單》,及時發布調整全市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內容和保障水平,2018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群眾滿意度總指數列全省第一。主動曝光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環境違法失信行為公開和監管力度。繼續在《南通日報》開設“曝光臺”“回音壁”“致歉欄”等欄目,對環境污染突出問題予以曝光并回應整治情況。全市446所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并公開相關信息。實施國家級全民健康信息跨域互聯互通業務協同試點項目,滬通兩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現數據共享。完善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機制,市政府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1066件,答復結果公開率達99.5%。

        (七)聚焦政務公開基層基礎,強化整體監督保障。

        以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布施行為契機,著力夯實政務公開的基層基礎。

        一是組織宣傳貫徹。制訂《關于做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貫徹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10項工作安排,加快理解和運用。將新《條例》納入各級政府常務會議學習內容,全市各級舉辦各類集中培訓198次,受訓近6000人次。如東縣開展政務公開宣傳進社區活動,安排“如東名嘴”宣講新《條例》,提升公眾對政務公開的參與度、知曉度。

        二是完善工作架構。市政府辦公室將政務公開處、新聞協調處、電子政務處職能合署,全面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工作。8個縣(市)區政府辦公室設立政務公開內設機構,市各部門明確承擔政務公開工作的具體機構,并落實專職人員。市水利局系統建立信息公開“1+N”工作隊伍。

        三是聚力組織推進。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全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制定《南通市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提出推動政務公開向質量型轉變等4方面12項工作任務。圍繞減少基層負擔,對基層干部使用微信工作群、政務APP進行集中清理規范。

        四是強化督查考核。將政務公開重點工作納入市級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考核和縣(市)區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每季度對45家政府網站和400多家政務新媒體進行全覆蓋檢查,組織專項測評和社會評議,并及時通報反饋相關結果,下發季度通報4期,督促整改交辦單9份。對各地、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開展專項督查,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整體質量。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信息內容

        本年新
          制作數量

        本年新
          公開數量

        對外公開總數量

        規章

        1

        1

        6

        規范性文件

        134

        134

        1138

        第二十條第(五)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減

        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許可

        625

        -47

        1341272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1468

        -130

        3772711

        第二十條第(六)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減

        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處罰

        11298

        -476

        4055284

        行政強制

        573

        -22

        41248

        第二十條第(八)項

        信息內容

        上一年項目數量

        本年增/

        行政事業性收費

        179

        0

        第二十條第(九)項

        信息內容

        采購項目數量

        采購總金額

        政府集中采購

        5102

        950125.6165萬元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申請人情況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組織

        總計

        商業 企業

        科研 機構

        社會公益組織

        法律服務機構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4742

        161

         5

         41

         17

        4971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158

        4




         2

        164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一)予以公開

        2100

        38

         4

         11

         5

         7

        2165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301

        15


         3


         6

        325

        (三)不予公開

        1.屬于國家秘密

        3

        1





         4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14






         14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1






         1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46






        46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26






        26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32

        1





        33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21

        2





        23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96

        8





        104

        (四)無法提供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1722

        73


         12


         1

        1808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77


         12



         90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28

         2





        30 

        (五)不予處理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126

         2





        128

        2.重復申請

        44

         3





         47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3






         3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5






         5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9






         9

        (六)其他處理

        108

         3


         1


         1

        113

        (七)總計

        4762

        148

         5

         39

         5

        15

        4974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138

        17


         2


        4

        161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結果維持

        結果糾正

        其他結果

        尚未審結

        總計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復議后起訴

        結果維持

        結果糾正

        其他結果

        尚未審結

        總計

        結果維持

        結果糾正

        其他結果

        尚未審結

        總計

         131

        18

        70

        9

        228

        79

        21

        12

        3

        115

        66

        3

        13

        2

        84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19年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基層政務公開的實效和質量有待提高,制度規范和監管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二是政務信息資源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度需要提高。政務信息的范疇邊界還不夠明晰,部門間聯動共享機制還需進一步加強。三是全過程公開的機制需進一步落實,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四是政務新媒體的規范管理仍需加強,原創內容的發布比率不夠高,互動交流的常態化機制還需不斷完善。

        2020年,市政府將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全過程政務公開、全方位回應關切、全流程優化服務、全鏈條加強信息管理,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著力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和制度落實,不斷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和實效,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一)圍繞服務高質量發展,強化發布解讀回應。聚焦經濟發展高質量,強化財政金融等政策發布解讀,為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傳導政策預期。助力疫情防控大局,及時公開疫情信息,解讀相關政策。圍繞解決百姓“身邊事”,通過制度性安排開展場景化、問答式政策解讀。加大涉企政策解讀力度,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出臺的重要涉企政策全面深入解讀。構建企業群眾政策咨詢回應機制,從需求側建立常態政策解答機制,滿足企業群眾生產生活需要。完善網上民生熱點辦理機制,定期公開辦理結果。

        (二)圍繞構建現代政府治理體系,落實全過程公開制度。 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放大如皋政務公開試點成果,梳理細化相關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本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實行政務過程和結果全公開。從公眾視角出發,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優化路徑渠道,推動公開信息易檢索、易展示、易獲取。建立完善政務信息制作、獲取、保存、處理等方面制度,對政務信息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規范管理。突出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重要政務信息的規范公開,通過統一平臺規范發布。注重對歷史政府信息的梳理規范,弄清底數,理清邊界,提高使用和服務效能。

        (三)圍繞監督制約權力運行,引導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明確公眾參與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和方式,并向社會公開。推動公眾代表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常態化、“政府開放日”制度化,增進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強化依申請公開規范辦理,制訂依申請公開辦理簡明指引,探索分辦、轉辦工作機制,提高依申請公開辦理便民服務水平。

        (四)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服務公開效能。加快服務快遞式公開推廣和運用,不斷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場景運用。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對辦事服務信息加以集成、優化、簡化,匯總編制發布辦事一本通。推動政務自助服務向基層、向社區、向人群密集的場所延伸,真正打通為企業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政務新媒體規范發展,強化政務信息權威發布和精準推送,加載便利服務功能,規范政民互動路徑。加快24小時自助政務驛站運用,讓群眾辦事、獲取政務信息更便捷。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天堂网www中文天堂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av中文字幕在线|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