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市加快推進國際貨運班列發展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14日
南通市加快推進國際貨運班列發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部署和要求,推動國際貨運班列(以下簡稱“班列”)穩定運營,為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有力支撐,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更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建設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決策部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建設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為目標,持續推進班列提質增效,充分發揮班列戰略通道作用,為共建“一帶一路”增添南通元素,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二、基本原則
鞏固提升、穩步拓展。鞏固南向通道,持續打造特色東盟班列品牌線路,促進班列雙向均衡運輸。強化開行規模和開行線路可行性分析,穩步開辟班列新線路、新模式。
協作溝通、區域聯動。加強與省班列公司和省內既有班列發運城市的協作溝通,有序推動接續班列開行,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實現優勢互補,避免無序競爭。
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堅持市場運作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班列市場化、可持續發展。
全面把控、安全順暢。密切關注班列沿線國家政治局勢、安全形勢、疫情防控等影響,加強在途運行班列跟蹤,及時做好風險預警及應對處置,保障班列戰略通道安全暢通。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穩定開行國際貨運線路2條以上,年開行不少于100列,回程班列占比力爭達到30%以上,品牌影響力、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設施完善、運量穩定、便捷高效、安全暢通的國際貨運班列綜合服務體系。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鐵路干線和集疏運能力建設。推進干線鐵路建設及既有線的擴能、電氣化改造,完善對外貨運鐵路通道,著力升級貨運鐵路系統。推進新長鐵路擴能項目,規劃研究海洋鐵路擴能項目,推進寧啟鐵路二期復線改造工程規劃研究。到2025年,普速鐵路貨運通行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快構建“環線+港區支線”的貨運鐵路格局,實現鐵水聯運無縫銜接。2022年,建成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用線一期。2023年,建成洋口港區至呂四港區鐵路聯絡線工程。加快如皋港區鐵路專用線前期工作,規劃研究洋口港疏港鐵路。(市交通運輸局、南通港集團、南通沿海集團牽頭,海安市政府、如皋市政府、如東縣政府、啟東市政府、海門區政府、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
(二)加快鐵路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加快建設海安多式聯運物流基地,推進南通鐵路二級物流基地前期工作。2022年,完成海安鐵路老貨場改造和海安鐵路物流基地集裝箱門吊等設施設備更新。促進公鐵水等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2023年完成海安鳳山碼頭一期改建,2025年完成海安港區鳳山碼頭二期擴建。加快推進海安第二鐵路物流基地前期工作,力爭2024年開工建設。加快建設通海港區國際物流樞紐中心,2022年建成南通港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用線一期工程新建通海港站,2024年建成南通港通海港區公共服務中心。2024年,建成洋呂鐵路東灶港站大宗商貿物流基地(一期)、洋呂鐵路呂四港站鐵水聯運物流基地(一期)。(海安市政府、啟東市政府、海門區政府、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南通港集團、南通沿海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班列線路提質增效。按照“鞏固提升東盟、穩步拓展中歐中亞”的發展思路,支持海安—越南河內線路提質增效,打造“江蘇號”精品線路。在充分調研本地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和制造業需求的基礎上,適時開辟新通道新線路,到2025年,穩定開行國際貨運線路2條以上,年開行不少于100列。主動對接省內既有班列發運城市,有序推進接續班列開行。(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牽頭,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外辦配合)
(四)積極構建境外攬貨體系。充分運用友好城市交往等優勢,加強與國際知名物流企業合作,合理規劃境外物流網點,重點布局東盟地區的境外物流配送網絡,強化分撥配送、貨源集結等功能,提升我市班列境外服務能力。加快班列海外倉布局,通過自建、合作等形式,支持我市企業在東盟地區新建海外倉。加強與市內大型外貿企業對接,加強回程貨源組織,提升回程班列數量,促進雙向均衡運輸。開展申報水果等東盟地區貨物進境指定監管場地可行性研究。2025年,回程班列占比力爭達到30%以上。(市班列公司、市商務局、南通海關、海安市政府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外辦配合)
(五)大力促進運貿融合發展。抓住RCEP協定正式生效契機,加強與外貿企業溝通合作,全面梳理和調研南通及周邊地區適合班列運輸的外貿貨源和品類,推動外貿商品通過班列運輸。鼓勵依托班列線路開展跨境貿易,加強與跨境電商頭部平臺、企業的溝通合作,促進運貿一體融合發展。結合我市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發揮“班列+聯動創新發展區”雙重疊加優勢,謀劃開行自貿區專列、跨境電商專列、郵政快遞專列等特色班列。(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市外辦、南通海關配合)
(六)繼續推進便利化通關。繼續落實海關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十條措施”,允許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支持開展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和多程轉關。加強與憑祥等口岸海關溝通協作,在通關查驗等方面爭取對南通班列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優化海關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提升班列通關查驗效率。探索推進國際班列電子化審單,打通數據通道,提升審單質量。(南通海關、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牽頭,市商務局配合)
(七)發揮市班列公司統籌作用。加強市班列公司管理,引進經營管理人才,健全市場化經營管理體系,提升市班列公司運行效率。市班列公司依據全市班列發展計劃、開行目標和年度補貼資金預算總額,制定年度補貼資金使用方案和績效目標。全力配合省班列公司和地方企業開展相關業務,深度融入物流、外貿、金融等市場,提升市場資源的整合和調度能力。(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八)從嚴從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疫情防控總體部署,毫不放松地抓好班列關鍵環節的疫情防控,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嚴格執行進口貨物疫情防控各項指南和要求。加強從業人員防護和疫苗接種工作,嚴格落實消毒通風等各項防控措施,嚴防通過貨物運輸傳播新冠病毒。(市班列公司、海安市政府牽頭,南通海關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南通市加快推進國際貨運班列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政府相關副秘書長、海安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外辦、市國資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南通海關、南通沿海集團、南通港集團、海安市政府分管負責人及市班列公司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
(二)強化統籌協調。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加強對班列開行態勢的監測分析,研究制定對策措施,落實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加強與省班列公司、鐵路部門協作聯動,持續在計劃保障、運力調度、運價優惠等方面爭取支持。海關、鐵路、港口等部門要加強信息交互共享,提升班列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強化扶持保障。構建“省、市、縣”三級政策扶持體系,在盡力向上爭取扶持資金的基礎上,2022~2024年,市財政對海安—越南國際班列每年獎勵額度500萬元;從2023年起,海安—越南國際班列開行列數未達到省定目標的,同比例核減獎勵資金。
(四)加強宣傳引導。通過新聞媒體加強正面宣介,大力宣傳我市班列在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穩定供應鏈產業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宣傳我市東盟班列品牌線路,擴大班列境外影響力,為班列安全穩定運行創造良好輿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