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3-05-23 累計次數: 字體:[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市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5月15日

        南通市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

        為深入推進南通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推動實現全市骨干河道入河排污口整治全覆蓋,全面推進全市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國辦函〔2022〕17號)、《江蘇省淮河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蘇政傳發〔2022〕25號)和《南通市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政辦發〔2022〕22號)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改善全市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對排查發現的排污口進行規范整治,建立排污口臺賬,規范設立帶有二維碼的排污口標志牌,逐步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范”的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監管體系,不斷規范全市入河排污口管理,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二、工作原則

        (一)水陸統籌,以水定岸。統籌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根據受納水體生態環境功能,確定排污口設置和管理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實現“受納水體—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單位”全過程監督管理。

        (二)明晰責任,嚴格監督。明確每個排污口責任主體,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行使排污口污染排放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責,水利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協作。

        (三)統一要求,系統治理。對照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排污口監督管理規定及技術規范,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和市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分工協作,共同做好整治工作。

        (四)嚴格標準、務求實效。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排放應符合相應的排放標準;其他排口應符合排入河流的水環境功能區標準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同時,按照相關排污口設置的規定要求,依法依規做好排污口設置審批或備案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工業排污口

        1.依法取締類

        (1)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設置的排污口,由相關職能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采取責令拆除、關閉等措施予以取締。要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避免“一刀切”,合理制定整治措施,確保相關區域水生態環境安全和供水安全。

        (2)企事業單位逃避監管私自設置的入河排污口,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責令改正,涉嫌污染環境罪的移送公安部門。

        2.清理合并類

        (1)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或各類開發區內企業現有排污口應盡可能清理合并,污水通過截污納管由園區或開發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統一處理。

        (2)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或各類開發區外的工礦企業,原則上一個企業只保留一個工礦企業排污口,對于廠區較大或有多個廠區的,應盡可能清理合并排污口,清理合并后確有必要保留兩個及以上工礦企業排污口的,報市生態環境局審核。

        3.規范整治類

        (1)所有工業排污口都應做到“一牌一碼”,設置帶有二維碼的標志牌,便于現場監測和監督檢查,根據排污許可要求安裝自動監測和視頻監控設施,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

        (2)工業排污口存在超標排放的,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責令整改,限期達標。限期內不能達標的,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采取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3)工業企業未實現雨污分流或雨污分流不徹底的,由生態環境部門責令按規范要求限期整改。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后,可采取自處理中水回用、清運至污水處理單位、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等方式進行處置。重點排污企業在完善雨污分流的同時,應安裝自動(手動)切換裝置。

        (二)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

        1.依法取締類

        (1)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設置的排污口,由相關職能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

        2.規范整治類

        (1)按照有關規定在出水處安裝流量、水質等自動監控設備和視頻監控系統,并接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監控平臺,設置帶有二維碼的標志牌,便于現場監測和監督檢查。

        (2)存在超標排放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應查找超標原因,立即整改,并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

        (3)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推進全面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新建、改建和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全面執行一級A標準。

        (三)農業排口

        1.依法取締類

        (1)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設置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規模化水產養殖排污口,由相關職能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責令限期拆除。

        (2)禁養區內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由相關職能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

        2.清理合并類

        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規模化水產養殖排污口,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拆除,經相關部門許可接入區域污水管網。

        3.規范整治類

        (1)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規模化水產養殖排污口應做到“一牌一碼”,設置帶有二維碼的標志牌,根據實際情況和監測需求安裝自動監測設施和視頻監控系統。

        (2)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排放應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中相關排放要求,存在超標排放的,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責令整改,限期達標。

        (3)規模化水產養殖排污口排放應符合《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4043-2021)中的相關排放要求,存在超標排放的,應查找超標原因,由生態環境部門責令整改,合理控制養殖規模和密度,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和模式,限期實現尾水達標排放或循環利用。限期內不能達標的,由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進行查處。

        (四)其他排口

        1.依法取締類

        (1)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的排污口,由相關職能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

        (2)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排污口,由農業農村部門報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責令限期拆除,全面取締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排污口。

        2.清理合并類

        (1)在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港口碼頭排污口、城鎮生活污水散排口、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等排口,按照相關要求完成清理,經相關部門許可接入區域污水管網。

        (2)原則上,已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地區,應取消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就近接入集中處理設施。針對尚未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或尚未接入小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排污口,應以本次排查的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為重點,加快推進設施建設和納管接戶工作,力爭實現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范圍內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基本消除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

        3.規范整治類

        (1)大中型灌區排口整治由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明確化肥農藥的控減目標和措施,指導農業生產主體科學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控制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減少農田排水對周邊水體水質的影響,排口排放宜參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22)中一級 A 標準。

        (2)所有港口碼頭水污染及船舶污染防治設施按照《市交通局關于印發南通市內河港口碼頭環保設施規范提升方案的通知》(通交環〔2021〕5號)的要求進行規范整治。

        (3)對于集中分布、連片聚集的中小型水產養殖散排口,鼓勵統一收集處理養殖尾水,設置統一的排污口,排污口排放標準要符合《池塘養殖尾水排放標準》(DB32/4043-2021)要求。

        (4)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應符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2/3462-2020),存在超標排放的,由生態環境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限期內不能達標的依法查處。

        (5)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指導屬地政府因地制宜進行整治,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排口排放應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22)中一級 A 標準。

        (6)結合河道水環境整治、污水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等工作,對城鎮雨洪排口及時開展整治,確保旱天無污水流出,雨天排水不影響河道、溝渠水環境功能。因管網建設滯后或因不具備接管條件導致收集范圍內的生活污水無法進管的,屬地政府應編制就近接入市政管網或者新增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實施計劃,明確建設主體、完成時間。排水管道存在破損、錯接、混接、漏接、錯位、溢漏、淤堵等情況的,應按照設施權屬和運行維護職責分工,組織力量有計劃地開展改造和修復,消除管道隱患,提升市政排水能力,保障水環境質量。

        (7)溝渠、河港(涌)、排干等排口水質要達到排入河流的水環境功能區標準,未劃定水環境功能區的,要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Ⅴ類標準,達不到相應標準的溝渠、河港(涌)、排干等,屬地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整治計劃,持續推進河道整治,由水利部門督導整改,限期整治達標。持續開展河溝渠水環境提升,因地制宜實施河溝渠生態清淤、岸坡生態化改造,設置生態緩沖帶,并通過種植水生植物、構建水下森林及暢通活水體系等措施,推動河溝渠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工作職責

        (一)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承擔排污口整治的主體責任。要充分發揮“河長制”的管理優勢,結合本區域實際情況制定整治實施方案,明確整治目標、工作內容、任務分工以及人財物保障等。

        (二)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監督指導工業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政和園林局負責監督指導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及其他排口中的城鎮生活污水散排口和城鎮雨洪排口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四)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監督指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和農村生活污水散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五)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監督指導港口碼頭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六)市水利局負責監督指導水質異常溝渠、河港(涌)、排干等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七)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監督指導農業排口及其他排口中的大中型灌區排口、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排污口和規模以下水產養殖排污口的整治工作,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導整治進度,會同各地人民政府(管委會)和相關部門進行整治驗收,并加強日常監管。

        (八)市河長辦要充分發揮“河長制”的管理優勢,指導各地制定整治方案,督促相關部門落實排污口整治責任、加強日常監管。

        五、工作安排

        按照分階段推進排查整治的工作要求,在2023年6月底前完成20%整治工作,2023年9月底前完成40%整治工作,2023年底前完成不少于60%整治工作,力爭2024年底前完成排污口整治,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

        (一)整治實施階段。各縣(市、區)2023年6月底前完成80%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溯源、監測工作,2023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溯源、監測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排污口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排污口管理責任清單,確定具體整治和管理措施、整改時間進度,分級分類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并按要求實施排污口整治,在江蘇省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統整改模塊填寫整改方案、整改進度。

        (二)總結驗收階段。各地實施整治驗收銷號,整治一個、驗收銷號一個,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落到實處。每年底開展階段性工作總結,完成整治工作后開展整治工作總結。

        (三)長效管理階段。力爭2024年底前,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到2025年,全面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建立比較完善的監管長效機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職能,發揮統籌協調、督促落實作用,緊盯目標任務,加強政策協調和工作銜接,統籌推進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可結合實際,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提升排污口整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強化組織協調。各地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明確職責分工,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市政和園林、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長效機制,整合各部門掌握的入河排污口相關數據和信息,形成上下通力配合、部門協調聯動的強大合力,保證整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三)嚴肅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積極開展整治工作,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切實推進排污口整治工作,確保整治到位。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定期組織開展現場督促指導,推動各地工作落實。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等問題突出的,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按不同情形依紀依法進行問責;對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通報表揚。

        (四)建設示范工程。各地要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及時提煉經驗、發現亮點,充分發掘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修復等方面的特色和亮點,建設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工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好看的中文字幕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 国产 日韩 中文字幕 制服|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中国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软件| 丝袜熟女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亚洲 |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日韩 中文2019| 变态SM天堂无码专区| 无码孕妇孕交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