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行政執法委托規定》已經2022年10月14日南通市第十六屆人民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吳新明
2022年11月2日
南通市行政執法委托規定
第一條 為了嚴格控制和規范實施行政執法委托,提高行政執法效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執法委托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行政執法委托,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將其法定的行政執法職權委托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行使的行為。
第三條 行政機關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在法定權限內,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行政執法職權。
確有必要的,經同級人民政府決定或者批準,行政機關可以依據本規定委托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下簡稱受委托方)行使其行政執法職權。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受委托方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條件。
擬實施行政執法委托的行政機關(以下簡稱委托方)應當邀請受委托方、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和司法行政部門等相關部門組成評估論證小組,對委托事項的合法性、必要性、受委托方的承接能力等進行評估論證,形成評估論證報告。未經評估論證或者評估論證不通過的,不得實施行政執法委托。
評估論證的程序、內容等由市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機構編制部門另行制定具體辦法。
第五條 委托方實施行政執法委托,應當向同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并提交行政執法委托方案、評估論證報告等材料。
第六條 人民政府決定或者批準后,委托方應當與受委托方簽訂行政執法委托協議,明確委托依據、委托事項、權限、期限、雙方權利和義務、法律責任等內容。
委托方和受委托方應當在行政執法委托協議簽訂之日起10日內,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并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服務網或者辦事大廳公示欄、服務窗口等渠道向社會公布。其中,實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機關按照規定報上級行政機關備案。未經備案和公布,受委托方不得實施行政執法委托。
第七條 行政執法委托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年。期限屆滿需要繼續實施的,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機構編制部門審查后,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或者批準。
委托期限內委托事項需要部分調整的,委托方應當及時向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備案。需要重新履行決定或者批準手續的,按照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執行。
第八條 受委托方應當在委托的范圍內,以委托方的名義行使行政執法職權,由此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委托方承擔。
受委托方應當自行完成受委托的事項,不得將受委托的事項再委托給其他行政機關、組織或者個人。
第九條 對于實施行政執法委托確需購買服務的輔助性事項,受委托方應當依法履行審核、審批程序,簽訂政府購買服務協議,并在簽訂購買服務協議后10日內向委托方和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條 委托方在行政執法委托期間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一)完善行政執法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自由裁量基準、行政執法責任制等制度;
(二)采取行政執法委托評議考核、案卷評查、統計監測等方式加強監督評價;
(三)采取培訓教育、研討交流等形式加強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 受委托方在行政執法委托期間應當做好下列工作:
(一)規范開展受委托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的各項規定;
(二)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管理,定期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和專業知識,參加委托方組織的培訓;
(三)按期向委托方報告行政執法情況。
第十二條 受委托方實施行政執法委托引發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由受委托方承擔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具體工作。需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由委托方負責。
第十三條 對于跨區域、重大疑難復雜、社會影響大等行政執法案件,受委托方難以辦理的,委托方應當自行辦理。
第十四條 受委托方實施行政執法委托違法或者不當的,委托方應當糾正或者撤銷。受委托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委托方應當督促履行。
第十五條 出現不再適合行政執法委托情形的,報原決定或者批準機關同意后,及時解除行政執法委托協議,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六條 行政執法委托實施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考核,實行委托方和受委托方同責考核。
第十七條 委托方、受委托方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中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