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市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2日
南通市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江蘇省“十四五”數字政府建設規劃》《江蘇省政府關于加快統籌推進數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數字政府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全面推進我市數字政府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圍繞《南通市大數據發展規劃(2019—2025)》總體框架,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準確把握南通“一樞紐五城市”定位,聚焦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城市更新、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增強機遇意識和趕超意識,搶抓新一輪發展主動權,滾動推進一批數字政府建設項目,建成具有南通特色的“數字化、智能化、一體化”數字政府新樣板。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領,以人為本。強化政府在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總體規劃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加快數字化轉型,聚焦政府決策增效、社會治理升級和民生服務提質,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數據賦能、融合創新。建立健全數字政府相關標準規范,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關鍵技術應用,推動創新共享大平臺與共治大系統建設,破除信息孤島,持續開展數據治理,實現數據按需共享、有序開放。
——可管可控,安全可靠。及時研判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新安全問題,嚴格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安全制度體系和技術防護體系,加強云網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和數據隱私安全保護。支持發展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確保安全可靠。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以“零邊界”思維,構筑“五橫五縱”大數據技術架構;以全市“一盤棋”發展思路,實現“三核引領”的“0513”南通數字政府體系基本形成。加快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市域治理“一網統管”、政府運行“一網協同”。一批數字政府特色應用在數字決策、數字治理、數字服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化轉型初見成效。具體目標是:“云”“網”“數”數字政府底座強健可靠,處于全省先進水平,非涉密系統上云率達到100%,公共數據按需共享率達到100%,應開放公共數據開放率達到100%,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到100%,數字政府特色應用場景達到30個。
到2035年,以數字化驅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政府體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備,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
四、主要任務
(一)構建智能集約的數字基礎體系
1.升級全市政務“一張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斷拓展政務外網覆蓋面。充分運用SDN、IPv6+、物聯網、區塊鏈、網絡切片等先進技術,升級改造電子政務外網,探索推動5G與電子政務網絡建設深度融合。按需擴容電子政務外網及互聯網出口帶寬,規范各級各部門互聯網接入管理,加快完成業務專網歸并整合。(責任單位:市委機要保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2.優化全市政務“一朵云”。形成全市“一朵云”的“1+N”多云統管模式,為“數字政府”應用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云計算資源。持續推進各級各部門政務信息系統遷移上云,原則上除涉密以外的所有信息系統和數據存儲“應上盡上”。充分利用云原生、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技術,提升政務云服務能力,推動政務云由基礎資源支撐向自主安全、能力豐富的全棧云發展。統籌推進全市政務云災備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關鍵數據異地災備和關鍵應用雙活備份。(責任單位:市委機要保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3.完善全市政務數據“一平臺”。持續優化升級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健全政務數據目錄統一管理、數據資源統一采集、數據資源統一發布、數據供需統一對接、數據資源統一治理、數據傳輸統一監測、數據應用統一推廣等功能。建設完善全市人口、法人、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信用信息、電子證照等基礎數據庫和各類主題庫、專題庫。(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二)構建開放共享的數字資源體系
1. 持續推進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加強數據源頭治理,整合業務信息系統,消除信息孤島數據壁壘,構建省市縣一體化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運行機制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細化數據供需匹配、動態維護、治理管理機制,全面提升數據共享質效;建立健全公共數據開放責任制度,依托南通市公共數據開放網站,聚焦群眾急需急盼和社會關切,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數據安全有序開放。(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2. 大力開展政務數據匯聚治理。完善公共數據目錄體系,通過采集、清洗、挖掘、分類等方式從源頭開展全量化匯聚、標準化治理、場景化開發,做到數據真實、完整、準確、通用。搭建“數據中臺”,打造數字政府運轉中樞,加強數據清洗融合治理。建立常態化數據匯聚治理和質量管控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3. 積極推進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在中小企業融資、智能制造、文化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醫療健康、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融合利用政務數據與行業數據,形成系列數據開發利用場景。(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市衛健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醫保局、市金融監管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三)構建科學高效的數字決策體系
1. 推進政務內部運行“數字化”。推動政府辦公數字化轉型,提高機關內部辦公網辦率和掌辦率,優化政務協同辦公平臺功能,做到各級黨政機關移動辦公應用全覆蓋,實現政府內部運行數字化、移動化,加強數字檔案管理,切實提高“辦文、辦會、辦事”效率。充分發揮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統一支撐和監管優勢,實現“技術架構云計算化、信息資源共享化、管理模式集中化”。(責任單位:市委辦、市政府辦、市檔案館、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2. 推進執政協同運轉“高效化”。統籌推進跨部門政務信息化項目集約高效建設,實現系統融合和業務協同,不斷夯實政府一體化和協同化運轉基礎。以打造“萬事好通”一流營商環境品牌為契機,高質量建成南通投資合作熱力圖和惠企通等平臺,實現政策舉措及對應審批服務事項整合匯集,以“數據跑”代替“企業跑”,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和落戶南通。(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3. 推進政府決策管理“科學化”。綜合政府、社會、行業等不同渠道數據,圍繞全市經濟運行、營商環境、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社會信用等,專題開展多維度、多角度、跨部門、跨行業的大數據分析研判,建立科學的分析預警模型,構建政府管理和科學決策體系,發揮“以數輔政”作用,提升宏觀調節能力。推進“智慧審計”建設,實現審計成果分析、審計對象畫像、審計數據綜合利用,完善智慧紀監、陽光信訪等系統,為打造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陽光政府”賦能增效。(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市信訪局、市金融監管局、國家統計局南通調查隊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四)構建精細精準的數字治理體系
1. 推進城市底座要素數字化建設。利用城市信息模型和新一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構建城市三維空間信息模型,為探索實現虛擬孿生數字城市提供基礎支撐。完善三維地理信息平臺和時空信息云平臺,開發覆蓋自然資源和規劃全空間全要素的二、三維一體化地理信息服務,實現全要素數據三維分析與應用。建立南通全域數字孿生水網底座,全面呈現五橫五縱10條區域性骨干河道、41條跨縣及縣域重要河道、19座沿江沿海流域重點防洪工程和區域重要控制性分配水、調蓄工程等數字水網格局。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升級市縣一體化智慧農路管理云平臺,形成高精度農村電子地圖和農路數據庫,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政和園林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2. 推進城市執法監督數字化建設。探索實踐大數據在訴訟服務、審判執行、警務保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應用,推動司法服務提檔升級,進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打、防、管、控、服”等全域警務工作數字化格局,縱深推進智慧警務“通達”計劃,筑牢公安系統數字化基座。推進南通智慧市監數字化提速工程,為全市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市場監管辦事服務,為基層監管人員提供一線監管助手。持續深化智慧稅務建設,加快基礎數據庫建設,探索推行“大數據動態監控+前置式提示提醒+納稅人自查自糾+遞進式執法保障”的新型執法方式。(責任單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審計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稅務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3. 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數字化建設。持續完善市域社會治理、應急管理、城市安全、消防救援、沿海監管、民族宗教、防災減災等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實現對城市運行的態勢智能感知、風險精準預警、高效決策指揮、快速協同處置。大力推進城市管理、房屋建設、生態環境、交通水利等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全力營造城市高質量發展、企業安全生產、市民安心生活、社會平穩有序的社會環境。實施“互聯網+基層治理”行動,構建新型基層管理服務系統,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提升基層智慧治理能力。(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民宗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隊等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五)搭建均等普惠的數字服務體系
1.聚力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建設覆蓋全市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高頻事項“跨省通辦”,打造“管理分區域、服務不分區”的“線上線下通城通辦”新模式。推進電子證照共享工作,拓展高頻電子證照共享應用范圍。深化“互聯網+監管”建設,加強監管數據匯集。加快建成數字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實現人社業務全流程“在線辦”,探索推進“多碼合一”公共服務數字化應用。建設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推動網上查檔、電子出證。建成市縣一體的信用評價體系,依托“信用監管系統”對信用評價高的企業探索推行“容缺受理”,探索打造一批便企利民的創新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檔案館、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行政審批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2.聚力實現掌上辦事“一端通”。聚焦“一個APP管服務”總體布局,做強“南通百通”APP,為市民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務。持續推進政務APP整合, 推動涉企審批一網通辦、惠企政策精準推送、政策直達直享,深入拓展縣(市、區)頻道特色應用,優化提升服務效果。(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3.聚力實現市民生活“百事通”。圍繞衣食住行等百姓身邊的“關鍵事”,大幅提升健康、醫療、教育、養老等數字民生服務水平。建設疫情大數據綜合管理系統,用數字防線守護百姓生命健康。推進“智慧醫保”建設,制定醫療保障標準清單、推進異地就醫服務。推進“健康南通”建設,加快醫療衛生領域數字化轉型,構建衛生健康智慧化服務模式。推進“區塊鏈+民政”國家創新應用試點建設,充分利用數據資源賦能民生事業。優化智慧化現代教育體系,全面提升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環境。推動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行”,創新金融與文旅、養老等服務的便捷化水平。完善智慧化交通管理體系,持續提升交通綠波通行效率,推進“智泊南通”系統建設,切實解決市民出行難和停車難。圍繞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求,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切實解決特殊群體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城管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六)構建嚴密可靠的網絡安全體系
1. 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國家網絡、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等級保護、數據分類分級、密碼應用、應急處置等制度。加快推進南通市公共數據安全管理法規辦法的制定,規范公共數據提供主體、使用主體和管理主體之間權責關系,明確公共數據邊界、范圍和多元治理體系。強化數字政府網絡、數據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對參與數字政府建設和運營企業的規范管理,切實筑牢安全防線,保障網絡、數據和個人信息安全。(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委機要保密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2. 完善網絡安全技術防護。貫徹落實網絡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實施要求,推動應用與安全協調發展。以市電子政務外網安全中心為核心,針對重點應用、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常態化安全監測、漏洞掃描、威脅預警、閉環處置,不斷提升全域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安全防護能力。重點研究探索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建設,綜合運用先機技術和有效方法,圍繞數據采集、傳輸、存儲、治理、交換、銷毀等環節,構筑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體系。強化自主可控技術和產品應用,積極推進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密碼應用。(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委機要保密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五、保障措施
1. 強化組織領導。按照“全市一盤棋”工作要求,成立南通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策全市數字政府建設規劃,統籌協調全市數字政府建設。大數據管理局承擔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具體研究擬定全市數字政府發展戰略、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積極探索管運分離的數字政府運營模式。
2. 強化統籌推進。建立健全市級政務信息化項目儲備庫管理制度,凡不符合數字政府建設規劃、不符合數據共享要求的,不列入儲備庫。健全會商聯審機制,優化項目審批方式和流程,合理縮短審批周期。整合利用現有各類信息化建設和運維資金,實行全口徑全覆蓋扎口管理,制定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和服務預算標準,嚴格規范運維經費審核和使用,未經審核的不予安排預算資金。完善財政資金購買信息化服務采購制度,創新購買服務運作機制。
3. 強化監督評估。創新評估方式方法,制定全市數字政府建設重點任務評估指標,建立任務臺賬,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對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定期評估。充分發揮多部門聯合審計監督作用,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以惠民效果和群眾評價檢驗數字政府建設成效。
4. 強化資金保障。加大數字政府建設資金支持力度,將數字政府建設項目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建立支撐政務信息化項目快速迭代建設的資金審核程序和機制。制定科學的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實現項目經費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建立項目退出機制,提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完善多元投資機制,拓寬資金供給渠道,優先培育和支持一批數字政府建設重點項目。
5. 強化人才支撐。大力培養和引進復合型專業人才,加強各部門信息化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將數字政府建設列入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學習培訓內容,引導部門將數字政府理念融入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提升機關干部的數字素養。
附件:1. 南通市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 南通市數字政府建設(2022—2025)任務分解表
(附件具體內容略,詳見南通市人民政府網站-政府辦文件。網址:http://www.fs-g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