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市打造農村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的實施意見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0-07-06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20〕13號 2020年5月6日

        海安市、如皋市、如東縣、海門市、啟東市、通州區人民政府,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工作部署,持續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放大“農村公路+”效應,加快推進農村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打造,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市,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交通強國和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立足全省示范,爭當全國標桿,結合我市實際,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管養體制改革為主線,夯實農村公路基礎,打造樣板亮點工程,努力為全省乃至全國“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探索經驗做法,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按照“當年出亮點、見成效、出經驗”的要求,2020年完成全部樣板試點工作,全面建成“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農村公路交通體系,高效治理、智慧農路、平安農路、品質農路、機制創新、“農村公路+”、城鄉交通融合、“美麗農村路”、品牌提升等亮點工作成效顯著。開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市創建,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新技術、新制度、新模式,打造形成品質優良、群眾信賴、叫響全國的南通農村公路品牌,為全省乃至全國交通運輸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示范。

        二、工作任務

        以全市農村公路主品牌“脈動江?!睘辇堫^,提升各縣(市)、區子品牌應用效應,以“三個一”(一縣一品牌、一鎮一循環、一路一特色)建設為引領,全力完成九大樣板任務,推動全市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一)高效治理樣板

        完善農村公路制度體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1. 加強農村公路發展謀劃。開展以農村公路為重點的縣域綜合交通規劃研究,總結縣域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典型經驗,形成縣域綜合交通規劃范本,力爭在全省推廣。完成農村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農村公路中長期發展規劃等編制工作。

        2. 全面推進三級“路長制”。編制出臺《南通市農村公路“路長制”指導意見》,市級層面成立農村公路“路長制”領導小組,對縣級農村公路“路長制”進行指導、監督,不斷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各縣(市)、區要研究制定縣域“路長制”的具體辦法,設立縣級農村公路總路長,由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全面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路長管理體系,確?!奥烽L制”覆蓋率達100%,“路長制”工作考核結果要與鄉鎮和部門年度考核掛鉤。

        3. 加強路產路權保護。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建立農村公路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構建“縣有綜合執法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網絡。以鄉鎮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強化鄉鎮人民政府在鄉村道建設、養護以及村道管理的主體責任,加強鄉村道執法體系建設,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群管(協管)網絡,基本實現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蓋。探索通過民事賠償保護路產路權,將愛路護路要求納入鄉規民約和村規民約。

        (二)智慧農路樣板

        以建成“南通市縣一體化智慧農路管理系統”為核心,實現全市農村公路“一網一平臺”,服務農村交通運輸出行,率先打造“智慧農路”。做好新時期南通農村智慧交通發展的頂層設計,編制《南通市農村地區智慧交通建設規劃》,探索形成新技術集成應用、創新帶動的農村交通發展新模式,明確近期、中長期建設目標與路徑。加強數據資源共享,為農路業務系統、輔助決策系統等其他管理系統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完善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安防、運營等系統管理功能,開發“管護巡養”一體化移動平臺,提升管理效能。加強與互聯網公司深度合作,發布高精度農村地區安全導航地圖,開發綜合出行服務開放生態平臺,推動地圖導航功能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實現利用大數據服務群眾出行、農村生活、激活農村經濟的探索應用。

        (三)平安農路樣板

        加強農村公路安全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全面提升縣鄉道安全防護水平,基本完成村道安全隱患治理,保障生產生活安全和通暢出行,形成農村公路治安興安經驗。

        1. 加大隱患治理。完成農村公路安全評估,采取銷號方式加快推進安全隱患治理。加大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力度,持續改造農村公路危險橋梁,同步推進與道路不匹配橋梁的改造,完成農村公路橋梁限載標志修復和設置完善工作,形成農村公路安全隱患防控排查處置長效機制。

        2. 堅持科技興安。推行農村公路智慧物聯網路側交通安全設施管控技術應用,推廣使用主動發光標志、道路交叉口智能管控系統,大力推行農村公路亮化和彩色步道工程。對事故多發路段科學研判,開展安全標志科學設置方法以及農村公路限速讓行標準體系研究,提升農路安全水平,打造一批科技智能型的平安農路,形成可復制的亮點經驗和典型案例。逐步推廣實施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智能監控,推進農村客運車輛安裝衛星定位,將車輛納入動態監管平臺監控范圍,強化農村交通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嚴格農村客運車輛超載治理。

        3. 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由市、縣兩級政府牽頭,交通運輸、公安、應急管理等部門參與的農村客運班線聯合審核機制和運輸安全監管機制,完善道路運輸管理制度,有效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制定完善農村公路應急管理預案,建立健全農村公路應急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知識培訓和宣傳,開展“安全知識送下鄉”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交通文明安全意識。

        (四)品質農路樣板

        各縣(市)、區要按照品質工程創建標準和要求,打造1~2個省市級品質工程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品質工程建設管理經驗。加強項目過程監管,開展農村公路施工標準化研究,確保重點指標合格率穩中有升,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一次交工驗收合格率保持100%。以節能減排為出發點,在縣道大中修工程中大力推廣冷熱再生技術,在路基處理中推廣使用抗水性自修復廢棄物固化技術,開展路面“白改黑”技術研究,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五小四新”技術。加強省級“四好農村路”創意設計大賽優秀成果和農村公路橋梁圖庫的推廣應用,打造一批農村公路創意項目和特色橋梁。

        (五)機制創新樣板

        圍繞縣鄉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落實率達到100%、縣道優良路率不低于92%、鄉村道好路率不低于85%、路況水平全省領先的總體目標,穩步推進養護市場化改革,初步形成養護市場信用評價機制,進一步加強養護資金保障。

        1. 創新養護機制。大力推行“建養一體化”模式,鼓勵農路建設與養護捆綁實施,鼓勵農村公路養護區域化打捆招標,提升養護生產效率和專業化水平。建立專群結合養護運行機制,通過開發多種形式的農村公路公益性崗位,就近吸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養護。推廣將村道日常養護交由農民群眾承包的養護模式,鼓勵農民群眾參與配套設施的經營維護,幫助農民創收增收。

        2. 規范養護市場。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監管,圍繞信用交通建設,探索在農村公路養護中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信用評價機制,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

        3. 優化投融資機制。推動將農村公路養護支出納入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采用先養后補、以獎代補、資金整合、一般債券等多種方式保障農村公路管養資金供給,按規定用好稅收返還等相關政策,并建立與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鼓勵鄉賢歸鄉反哺,通過立功德碑、樹四好牌等形式,以及利用農村公路冠名權、綠化經營權、廣告經營權、路域資源開發經營權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用于農村公路養護。

        (六)“農村公路+”樣板

        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公路與經濟社會協調聯動發展,形成一批交通服務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案例。

        1. 深化“農村公路+產業”發展。推動農村公路與農村產業項目同步建設和發展,優化“農村公路+農業”發展模式,加快完善沿線交通服務條件,形成農業農產品規?;洜I;優化“農村公路+工業”發展模式,進一步降低企業交通成本,同時以重載需求為導向,著力完善路面結構;優化“農村公路+物流”模式,完善訂制生產、定點銷售的農村物流體系。打造一批產業致富路,實現農村公路直通田間地頭、進廠入企。

        2. 深化“農村公路+旅游”發展。各縣(市)、區要組織交通運輸、文化旅游、農業農村、體育等有關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結合農村公路實際,完善農村公路步道、自行車專用道等慢行交通體系,鼓勵在農村公路路側設置驛站、觀景臺、停車場等設施,拓展農村公路路域服務功能。結合“一鎮一循環”,保證每條循環路串聯小游園,每村都有健康步道。堅持“農村公路+生態”發展,加大對公路路域自然環境、風景名勝、飲用水水源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路與自然和諧共生。

        3. 深化“農村公路+文化”發展。將傳統建筑、鄉村文化、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等融入農村公路道路主體工程及驛站、停車場、觀景臺等附屬設施建設中。建成一批品牌農路示范線路,創建一批品牌公交線路,推動品牌效應不斷提升。

        (七)城鄉交通融合樣板

        進一步提升城鄉客運水平,形成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規劃和線網編制“一張圖”、轄區內城鄉客運經營“一主體”、城鄉公交智能信息服務系統“一張網”、城鄉居民出行共用“一張卡”,力爭各縣(市)、區實現全域公交,力爭80%以上聚焦提升類村莊和城郊融合類村莊無需換乘一次直達縣城。推動區縣建立鄉鎮綜合服務站,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服務站效能,通過郵政、快遞渠道基本實現建制村電商配送服務全覆蓋,農村物流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1. 推動融合發展。繼續完善農村客貨運服務網絡體系,統籌城鄉、區域之間交通運輸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銜接和城鄉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建設。鼓勵“一站多用、資源整合”,加快集養護、路政、客運、貨運、郵政于一體的鄉鎮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提高站點效能,實現鄉村客運站向綜合服務站轉變。

        2. 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按照人民滿意、政府主導、公交優先、因地制宜、先行先試的原則,試點探索運輸組織新模式,從線網優化、主體資源整合、服務規范落實、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輸效率等方面出發,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全力推進全域公交發展。

        3. 提升客運服務水平。在部分農村客運路線沿途港灣站、候車亭推行電子報站系統,部分偏遠的開通預約客車建制村公共場所,安裝“村村通”一鍵叫車裝備,推動定制客運、網絡約車、共享出行等新型客運服務模式向農村領域覆蓋。鼓勵各地結合鄉村旅游區(點)規劃布局,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直通車。

        4. 優化農村物流發展。整合農村物流骨干企業信息資源,通過省級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向公眾提供物流運輸資源信息,為交通物流企業、物流從業人員等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信息渠道。鼓勵農村物流模式創新,加強交通運輸、農業農村、郵政、商務、供銷等部門合作,完善縣域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構建依托農村電商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農村公路+電商”發展新模式。加快探索依托現有城鄉客運代送郵(快)件資源共享模式。

        (八)“美麗農村路”樣板

        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條件的向往為宗旨,以綠色發展為理念,從“工程技術、環境生態、人文民俗、品質平安、智能數字、服務管理、美麗公路+”七個方面,打造具有經濟性、生態性、和諧性、服務性的“美麗農村路”。開展《南通美麗農村路建設技術指南》研究,同步建設一批具有南通特色的“美麗農村路”,形成“一路一特色”。

        1. 夯實基礎,穩步推進。建立完善公安、城管、自然資源和規劃、交通等部門聯動機制,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全面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2020年完成路域環境綜合整治4500公里。

        2. 示范引領,體現特色。全面打造具有江海文化特色、高質量高水平的“美麗農村路”,在“一鎮一循環”基礎上,加快市域和鎮村環線建設,到2020年底,形成市域農村公路精品環線300公里、縣域精品環線100公里,各相關縣(市)、區建成5條10公里以上鎮域精品環線。

        3. 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美麗農村路建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重點做好道路兩側環境治理,與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聯合開展房屋立面美化、村莊環境提升以及農村公路綠化補植完善等工作。道路綠化應宜綠則綠、宜林則林,做到喬灌結合、四季有花,按照多樣化標準發展,條件允許的可適度超前,為美麗農村公路發展預留空間。

        (九)品牌提升樣板

        總結提煉新時代南通交通運輸服務鄉村振興的精神內核與文化品牌,展示具有南通特色的新精神、新理念、新文化,以全市“脈動江?!鞭r村公路品牌為龍頭的品牌體系進一步鞏固深化,農村公路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差異化打造各縣(市)、區子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擴大品牌影響力,其中海安市形成“樞紐先鋒 五彩農路”品牌,如皋市形成“走如意路 往皋處行”品牌,如東縣形成“如意扶海 宜路向東”品牌,海門市形成“江海敘?又一季”品牌,啟東市形成“啟明江海 行吾東疆”品牌,通州區形成“路通八方 州聚萬家”品牌。以精品環線為載體,開展“農村公路品牌提升年”活動,從道路主體工程、路域環境、品牌要素應用、品牌創建實效等方面全面推動品牌落地實施。結合品牌視覺形象以及山水特色、歷史文化等,開展創意公交車廂、公交車站和公交小品等專題設計,集中體現“包容會通、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要成立以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相關部門和鄉鎮組成的創建領導小組,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出臺相關制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任務分解、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等工作。市發改、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應急管理、財政、公安、文化廣電和旅游等部門要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要素保障。加大經濟薄弱地區建設資金的扶持力度,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將“四好農村路”作為助力富民增收、高質量脫貧的主抓手。各縣(市)、區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體系,調整和出臺縣級財政補助政策,明確籌資渠道。整合使用各類涉及農村道路建設資金,創新建設融資渠道。市、縣兩級財政和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監管。要穩定農村公路建設用地政策,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計劃。

        (三)強化督查考核。市交通運輸局要制定交通服務鄉村振興試點方案考核評估辦法,認真組織督查考核,并定期通報。根據考核結果,實施“以獎代補”。建立健全例會制、簡報制、通報制、考評制等工作機制,制定進度質量考核細則。各縣(市)、區要加強對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的檢查督查,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組織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作用。

        (四)強化經驗推廣。堅持高標準開展試點工作,注重試點工作的經驗總結,各縣(市)、區要及時報送成功經驗和模式,形成一批“南通經驗”。要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圍繞“我們的小康路”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召開會議、媒體宣傳、學習交流等形式,大力宣傳交通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成效,努力形成全社會人人關心、支持和參與農村交通運輸發展的良好局面。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蜜桃无码AV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乱|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