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政辦發〔2020〕49號),明確我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的相關工作。
一、我市發展風電產業的優勢是什么?
從風電資源看,南通擁有廣闊的陸海域面積,地質穩定、出海便利、海床平坦、風能集中,適宜風電產業的發展。從產業體系看,全市已形成風電開發運營、施工運維、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以及技術研發、物流運輸、海洋保護等完整的產業體系。從承載平臺看,如東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以及通州灣示范區裝備工業園、啟東船舶海工工業園、海安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園區具備承載風電項目的良好條件。從風電母港看,如東小洋口全國首個風電母港核心功能區已打造完成。
二、我市發展風電產業的三年目標是什么?
圍繞三基地三中心建設,將南通打造成為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2020-2021年著力引進風電產業鏈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突破7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2022年聚焦遠海風電規劃和示范項目,形成較為完善的風電產業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
三、我市發展風電產業有哪些重點工作?
一是加快裝備配套產業集聚,引導本地企業提升配套能力,招引國內外一流的零部件制造商,拓展先進材料在風電領域的應用。二是加快高端智能技術研發,拓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整機及關鍵零配件、風電設備循環化改造、高壓柔性直流以及智慧風場等技術,推動后補貼時代風電裝備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環化方向轉型提升。三是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風電母港平臺,面向全沿海地區和風電全生命周期,打造國內領先的海上風電運維基地和試驗檢測中心。四是加快海洋新興產業培育,開展海上風電儲能、風電制氫、海洋牧場等項目建設,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程度。
四、對風電企業有哪些激勵措施?
在推動產業項目落地上,對風電制造業項目按設備投資額20%最高給予1億元獎勵,對投資和稅收達到一定額度的重點項目優先配置風電資源。在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上,對重點研究所、實驗室三年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助,對獲得國家、省級獎勵的給予配套補助。在引導人力資源集聚上,對本科及以上來通就業或創業的畢業生,給予連續三年每月1000—3000元補助,用工1000人以上的企業可建設職工公寓。在爭取上級政策扶持上,協調推進用海審批、軍方許可審批等工作,積極爭取遠海風電示范項目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