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發〔2020〕44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通州灣示范區、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根據《南通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辦法》,市人民政府決定,授予70個項目南通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8~2019年度),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50項,現予公布。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希望全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強化責任擔當,弘揚優良學風,不斷探索創新,進一步推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和哲學社會科學強市建設,為南通爭當“一個龍頭、三個先鋒”,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
南通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項目
一等獎(共5項)
1.張謇年譜長編民國篇(著作)莊安正(南通大學)
2.可持續經濟增長的中國經驗解釋——基于制度創新與增長引擎互動的視角(著作)陳長江(南通大學)
3.語文個性化教學(著作)胡海舟(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4.《離騷》新論(著作)施仲貞(南通大學)
5.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南通人口集聚的路徑研究(論文)
郝三旺(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李霜(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楊成(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王帥軍(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楊旸(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等獎(共15項)
1.學院治理:結構·權力·文化(著作)吉明明(南通大學)
2.中斷與再造:社區矯正假釋犯角色適應過程研究(著作)
高梅書(南通大學)
3.新時代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的邏輯考量與實踐理路(論文)
黃紅平(南通大學)
4.大學慕課可持續商業模式的扎根研究(著作)
錢小龍(南通大學)
5.南通市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園區)績效考核專項審計調查(研究報告)
陸海燕(南通市審計局)、王洪兵(南通市審計局)、張蘇(南通市審計局)
6.大情懷 大世界 張謇的企業家精神(著作)
黃正平(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
7.德法兼修:優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邏輯選擇(論文)
蔡娟(南通大學)、張甜甜(南通大學)
8.南通農業科技示范區建設路徑—基于系統工程的多視角研究(著作)
袁春新(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唐明霞(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程玉靜(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王奎山(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邱曉峰(江蘇中寶食品有限公司)、王建華(南通市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9.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研究——基于新工業革命的分析視角(論文)成青青(中共海門市委黨校)
10.建筑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著作)
許鋒(江蘇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劉炳海(江蘇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肖凱聰(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葛家君(如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11.高標準農田建成后誰來種田?(研究報告)
王順祥(中共南通市委研究室)
12.美麗鄉村建設的基層實踐與路徑研究(研究報告)
高佳(中共如皋市委黨校)
13.貨幣政策工具與中介目標:國際經驗與中國選擇(著作)
楊春蕾(南通大學)
14.教育的積極力量(著作)凌宗偉(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
15.有意義·有意思·有意念——關于教學價值追尋的價值取向 (論文)崔志鈺(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
三等獎(共50項)
1.中國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圖像研究(著作)何繼恒(南通大學)
2.西方科學哲學的演進邏輯與馬克思科學論的當代意義(著作)
李本洲(南通大學)
3.“撂荒”的黃金地塊——以“聯科地塊”為例分析崇川區閑置土地情況(研究報告)
陸大柱(中共南通市委研究室)、龔卿(中共南通市委辦公室)
4.王世貞雅慕白居易脞論(論文)賈飛(南通大學)
5.多元文化認同的建構:《中國評論周報》與《天下月刊》研究(著作)黃芳(南通大學)
6.童年社會建構論(著作)苗雪紅(南通大學)
7.高職教育內部質量保證與評價體系研究(著作)
吳偉(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8.音樂情緒誘發中視覺和聽覺的整合效應:來自行為和生理的證據(論文)
潘發達(南通大學)、張麗(南通大學)、歐昱宏(南通大學)、張新倪(南通大學)
9.轉化醫學研究的倫理問題(論文)
單芳(南通大學)、周逸萍(南通大學)、田勇泉(中南大學)
10.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性及其建構(論文)
余衛國(南通大學)
11.南通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新路徑(論文)
劉峻源(南通大學)、楊鳳華(南通大學)、周威平(南通大學)、徐璐璐(南通大學)
12.《資本論》生態思想的三重挖掘及當代啟示(論文)
蔣彧(南通大學)
13.黨員干部修養手冊(普及成果)成云雷(南通大學)
14.高一新生化學反思日記的應用研究(論文)
張曉花(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王偉群(蘇州大學)
15.王國維在一九○三(論文)曹炳生(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6.技術貿易壁壘對技術創新和出口貿易的倒逼機制(論文)
徐惟(南通大學)、卜海(南京師范大學)
17.全球價值鏈、匯率變動與出口貿易——基于雙邊視角的分析(論文)印梅(南通大學)、張艷艷(南京審計學院)
18.江蘇沿海地區漁業現代化研究(1927~2000)——以南通為例(著作)劉泓泉(南通大學)
19.楚辭新集注(著作)陳亮(南通大學)
20.澳大利亞民族主義經典作家批評論析(論文)
張加生(南通大學)、桂曉夢(南通大學)
21.通過立法建立機制保障小區治理(研究報告)
姜勇(中共南通市委研究室)
22.南通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研究報告)
何春紅(中共南通市委黨校)、倪羌莉(中共南通市委黨校)、張琴(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王雅潔(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馬亮(中共南通市委黨校)、崔新進(中共南通市委黨校)、徐志華(中共港閘區委黨校)、楊金明(中共南通市委黨校)
23.師范生公費教育的政策創新與實踐檢視(論文)
吳東照(南通大學)、王運來(南京大學)、操太圣(南京大學)、陳煒(南通大學)
24.流動兒童學前教育需求及社會支持(論文)
王曉芬(南通大學)
25.《大生教育》叢書(普及成果)
茅一娟(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黃彩萍(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楊一丹(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吳開宇(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陸建華(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黃蓉蓉(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周健(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周至碩(海門市張謇紀念館)
26.大數據背景下內部控制體系在公立醫院的應用研究(研究報告)梁娟(南通市腫瘤醫院)
27.黑城出土元代漢文文書研究(論文)
王舒雅(南通大學)
28.基于科技和農業經營主體視角的農民增收致富途徑研究(研究報告)
葛磊(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邵元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顧衛兵(南通科技職業學院)、袁春新(南通市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協會)、蔣麗麗(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李曉雯(南通聯農佳田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29.推動南通政府購買決策咨詢服務機制研究(研究報告)
嚴衛華(南通市經濟學會)
30.浩蕩滿帆前——南通輝煌70年(1949~2019)(著作)
中共南通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南通市檔案館
31.共享教育理念下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重構(論文)
高洪波(南通開放大學)、杭成(南通開放大學)、馬素萍(南通開放大學)
32.科學何以成為一種獨特的知識體系?——關于科學劃界與科學形相反區隔化建構的思考(論文)
劉翠霞(南通大學)
33.美國對南海“航行自由”問題的安全化建構及中國應對(論文)邢瑞利(中共南通市委黨校)
34.我國省域高新技術產業技術效率及空間分布研究(論文)
包耀東(南通理工學院)、李晏墅(南通理工學院)、肖騰飛(南通理工學院)
35.通商精神研究系列論文(論文)
王海岳(南通職業大學)、陸顥(南通職業大學)、胡際春(南通市經信委)、王穎(南通職業大學)
36.低齡老年人力資源再就業的影響因素與促進策略——基于江蘇省南通市區的調查(論文)閭志俊(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37.江蘇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防控(論文)
崔曉蕾(南通大學)、何婧(中國農業大學)
38.中國電視動畫核心價值觀研究(論文)鄭曦(南通大學)
39.屈子章句(著作)胡彥(南通大學)
40.論范仲淹對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響(論文)
陳曉峰(南通大學)、曹衛江(中共南通市紀委)
41.十年:從江畔荒灘到現代桃源——海門科技園開發建設的做法和啟示(研究報告)
靳金橋(中共南通市委研究室)、陳曦(中共南通市委研究室)、龔卿(中共南通市委辦公室)
42.基于整體性思維建構知識結構群(論文)
張建春(啟東市匯龍中學)、俞蔚(啟東市教師發展中心)
43.正念、自我控制在心智游移與元認知之間的中介效應關系探究(論文)
鄧玉琴(南通大學)、張斌(上海體育學院)、鄭鑫焱(上海體育學院)、劉瑩(上海體育學院)、王小春(上海體育學院)、周成林(上海體育學院)
44.基于微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策略(論文)
魏海波(南通科技職業學院)
45.小學英語5C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指向兒童成長的全英語學習(著作)
沈國鋒(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陸冬娟(如東縣掘港小學)
46.我國民辦高校期權激勵模式、價值效應和政策建議(論文)
侯紅梅(南通理工學院)
47.重建物理課堂文化——主體間性視域下的物理課堂研究(著作)
張曉冰(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吳志山(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錢勇(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郭燕(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
48.現代學徒制試點中的負面效應及其治理——利益相關者參與機理分析與機制構建(論文)
陸顥(南通職業大學)、王海岳(南通職業大學)
49.關于促進種糧大戶健康發展的建議(研究報告)
凌華(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潘孝鋒(南通市通州區騎岸糧食儲備庫有限公司)、李忠(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包獻飛(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韓彥(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奚建(南通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陸輝(南通市通州區糧食購銷有限公司)
50.地方立法前評估程序相關問題芻議(研究報告)
夏琪斌(海安市人民檢察院)、李鋒(海安市人民檢察院)、劉合臻(海安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