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8〕52號 2018年6月1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2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7〕124號)精神,激發廣大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與服務熱情,提升農業特色產業水平,培育發展農村新業態,為廣大農民提供“觸手可及”的科技服務,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服務和技術保障,切實幫助農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積極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科技創新和發展現代農業系列部署,牢固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科技特派員工作隊伍。構建一批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與服務載體,鼓勵科技特派員參與農村科技服務超市建設,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優勢,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我市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推進機制,鼓勵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開展科技服務、帶動農民創業創新,逐步拓展科技特派員服務領域。切實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選派一批技術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科技特派員。到2020年底,全市科技特派員隊伍規模達到7000人,建設農村科技服務超市30家以上、科技特派員工作站30家以上、“星創天地”15家以上,實現我市涉農鄉鎮街道科技特派員服務全覆蓋,科技特派員功能作用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支撐能力、農民創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科技特派員創新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能力。緊緊圍繞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服務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現實需要,建設一批科技特派員產業鏈,支持科技特派員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開展創業服務。重點圍繞我市優質糧油、綠色果蔬、特色花木果品、生態畜禽、現代漁業、特色繭絲綢等優勢主導產業,整合科技資源,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為科技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構建新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依托農業龍頭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農技推廣機構、專業合作組織等農村科技創新及服務組織,開展農業應用技術研究、技術培訓、中介服務和市場引導。發揮科技特派員的智力優勢,促進科技特派員與農業示范推廣基地緊密結合,面向農村開展長期穩定的技術服務,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新型產業體系。
(三)支持科技特派員創業活動。依托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服務超市、星創天地等,加強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建設,完善創業服務平臺,降低創業門檻和風險,為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村科技創業營造專業化、便捷化的創業環境。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團隊、地方農業技術推廣團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產品生產基地緊密結合,分期分批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組建科技特派員服務隊和專家顧問團,創建農業產業聯盟,實現技術、信息、金融和產業聯動發展。深入開展科技特派員鎮長團、送科技下鄉、強農富民工程等多種形式的品牌活動,為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提供廣闊天地。
(四)加快農村科技創新助推精準扶貧。堅持創新驅動與扶貧開發相結合,以提升農業貧困地區科技服務能力為目標,推進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抓好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的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搭建科技服務創新平臺,引導科技特派員入園服務。組織開展科技特派員開展包村聯戶科技扶貧幫扶活動,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示范推廣等形式,加快脫貧致富。
(五)推動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化發展。立足南通農業科研推廣資源,結合我市優勢特色產業,遴選推薦一批技術水平高、研究領域專、服務能力強的科技特派員為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專家。鼓勵科技特派員圍繞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重點在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服務超市,推動精確農業、智能農業建設,引導經營主體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傳統農業,切實為廣大農戶提供“精準、及時、全天候、顧問式”的線上農業技術服務,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科技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農委、市教育局等部門參加的市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工作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推動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和開展科技服務的政策措施,推動科技特派員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二)加大支持力度。發揮各級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強化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獎補等各類科技計劃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集成支持。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經費投入,為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業科技園區、科技服務超市、農業示范推廣基地、農業科技型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創新創業服務提供有力支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成果完成單位通過許可、轉讓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員帶科技成果到農村創業。經備案的國家、省、市級“星創天地”享受資金、政策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三)落實扶持政策。依據相關規定科技,特派員在派出期間,保留原職級和崗位,職稱晉升等與派出單位在職人員同等對待,并把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業績,作為評聘和晉升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重要依據。科技特派員優先享有參加專家評選、職稱評聘、崗位晉升等權利,期滿后,可以根據科技特派員本人意愿選擇辭職創業或回原單位工作。結合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動員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為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創業提供支持,完善人事、勞動保障代理等服務,符合規定的要及時納入社會保險。
(四)營造良好環境。建立科技特派員動態管理和監測機制,完善科技特派員統計報告制度。充分發揮市級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大力宣傳科技特派員在農村科技創新創業中取得的顯著成效,擴大影響,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鼓勵更多的人員、企業、機構踴躍參與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新創業活動。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特派員及團隊、科技特派員派出單位以及相關組織管理機構等,依據相關規定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