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8〕104號 2018年9月29日
市各有關部門(單位):
為進一步改善我市電力接入營商環境,簡化接電手續、壓縮接電時間、降低接電成本、提高接電效率,根據國家和省關于營商環境優化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現將《南通市進一步優化電力接入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南通市進一步優化電力接入營商環境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和江蘇省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為進一步改善我市電力接入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實現我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工作要求,針對電力接入難點問題,加快改革創新,強化協同服務,進一步簡化接電手續、壓縮接電時間、降低接電成本、提高接電效率,為營造我市高質量營商環境,為“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實施對象
適用于全市申請新裝、增容用電的10(20)千伏及以下各類用戶的接入工程,35千伏及以上各類用戶的接入工程參照本方案執行。
三、工作目標
用戶申請新裝、增容用電,由供電公司“一站式”受理。各部門(單位)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優化辦理流程、加強信息互通、深化“互聯網+”服務,共同搭建電力接入“綠色通道”,將全市10(20)千伏、400伏非居民平均接電時間分別壓縮至70和20個工作日以內,后續再進一步壓縮。其中,無外部線路工程(簡稱“外線工程”)的分別不超過15和3個工作日;有外線工程但無需道路開挖的,原則上分別不超過70和15個工作日;有外線工程且需道路開挖的,原則上分別不超過80和25個工作日。
四、辦理流程
用戶申請新裝、增容用電,供電公司推行“客戶經理全程跟蹤制”,實現項目自前期可研至送電投運全過程的跟蹤服務。
(一)申請受理。一是提前介入。供電公司要超前謀劃電網建設,提前參與項目規劃,根據項目規模和用電需求,適時調整電網布局,確保滿足用戶用電需求。供電公司要加強配套電網投資和建設,對10(2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的項目延伸建設至用戶紅線。二是一站受理。供電公司在各地行政服務大廳統一設置用電申請受理窗口。推進供電、建設、規劃、交通、公安、城管、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辦電,用戶提交新裝、增容用電申請后,供電公司當天完成“一站式”申請受理,并將申請信息和材料傳至其他相關部門,讓用戶用電申請“只進一扇門”。三是精簡資料。低壓用戶申請時只需提供用電地址的物業權屬證明;高壓用戶申請時只需提供用電地址的物業權屬證明、用電容量需求清單、主體工程的項目批文。開放全市政務平臺信息,對于用戶主體資格證明、項目批復文件、房屋土地證明、規劃建設許可、環評批復等辦電涉及證照和材料,發改、經信、國土、建設、規劃、環保、工商、行政審批等部門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共享,無須用戶重復提供。
(牽頭部門:供電公司;協同部門: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城鄉建設局、規劃局、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局、工商局)
(二)方案確定。對于普通低壓和高壓用戶,供電公司受理申請后分別在2個和15個工作日內完成供電方案答復。對于重要電力用戶,考慮其特殊性,供電公司受理申請后原則上不超過30個工作日完成供電方案答復。一是公開電網信息。供電公司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方式向社會公開配電網可開放容量信息,對于在配網線路和變電站可開放容量以內的用電申請,按照“先到先得”原則實行就近開放,實現用戶接電時間、成本雙節約。二是開展聯合踏勘。供電公司根據用戶申請資料,在初步踏勘、熟悉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需要,組織公司內部相關部門及規劃、建設、公安、交通、行政審批等政府部門進行聯合現場踏勘,實現踏勘一次完成全部信息獲取。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督促各管線單位完善水、電、氣、通信等各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并實現信息共享,便于在聯合踏勘完成后一次性出具地形管線圖、電網接入路徑圖和設計施工圖,提高出圖效率。三是盡快確定方案。供電公司根據用戶報裝容量、類型和接入電壓等級的不同,預先編制各種典型供電方案,明確方案適用范圍和使用特點,實現“模塊化”答復,便于用戶比選。在用戶主體項目總平布局階段,供電公司結合外線方案指導項目配電房布局,并明確內部責任部門參與對接協調項目管線綜合、協調供電設施與城市空間環境及其他公用設施的關系。對于由供電公司負責實施業擴配套線路工程的用電項目,供電公司實行供電方案、可研、設計一體化,盡量將設計工作提前。對于由用戶自行實施線路工程的用電項目,供電公司在答復供電方案后,指導用戶盡快完成初步設計,并在第一時間組織審查。
(牽頭部門:供電公司;協同部門:公安局、城鄉建設局、規劃局、交通運輸局、行政審批局)
(三)行政審批。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全市政務平臺信息共享建設,逐步實現用電線路工程行政審批事項在線辦理、不見面辦理和零資料辦理。供電公司通過線上方式將用戶用電申請材料及相關設計圖紙并傳至相關部門,各部門按照“能簡則簡、能并則并”原則,依法限時辦理相關行政審批手續。一是規劃手續。規劃部門在收到完備的申請材料后,結合前期踏勘結果和符合設計深度的設計圖紙,在7個工作日內配合行政審批部門出具技術審查意見,以便設計單位開展施工設計。規劃、建設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依法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7個工作日內依法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不含公示時間)。二是其他許可。如用電線路工程涉及掘路、占路及綠化許可,各審批單位在收到申請材料后,結合前期踏勘結果和相關設計圖紙,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許可事項辦理,并實行“同步并聯許可”和“先許可后繳費”。許可完成后,各相關部門將許可意見線上反饋至供電公司。
(牽頭部門:各相關部門分別負責;協同部門:供電公司)
(四)工程施工。供電公司指導、督促電力接入工程施工單位在取得各項行政審批手續后按低壓10個工作日、高壓40個工作日的時限完成工程實施。一是實施限時管理和契約服務。施工單位倒排工期計劃,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向用戶承諾工程時長,并在施工協議中予以明確。二是提高工藝標準化水平。供電公司牽頭制定施工技術標準和典型工藝,各施工單位不得因片面追求速度而降低施工水平。三是提高供電可靠性。供電公司全面推廣不停電作業,提高帶電作業比例和帶電作業能力。全面取消帶電作業費,優化配網運行方式,合理安排檢修計劃,實施故障主動搶修,全力保障用戶及時高效接電。
(牽頭部門:供電公司)
(五)用電運行。供電公司在用電工程施工結束后第一時間組織工程檢驗和裝表送電,對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給予指導整改。在用戶用電運行過程中,發改、經信、物價部門指導推進電力市場交易,供電公司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電費電價政策以及減稅降費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提供用能監測、能效診斷等能源綜合服務,降低電力接入全周期成本。(牽頭部門:供電公司,協同部門:發改委、經信委、物價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城鄉建設局、規劃局、交通運輸局、物價局、行政審批局、工商局、供電公司等部門(單位)共同組成南通市優化電力接入營商環境工作小組,建立常態化例會、通報和監督考核機制,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承擔相關協調工作。
(二)完善配套政策。各部門(單位)要按照本方案提出的時限要求,及時制定出臺相應的配套細則、辦事指南及有關服務承諾,切實簡化業務辦理流程和環節,壓減辦理時間。
(三)深化線上服務。各部門(單位)要全面推行“互聯網+”線上服務,加快建設網上“一口申請、同步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電力接入聯合審批平臺,推進辦電進度全過程公開查詢,努力實現報裝接電“一站式受理”“一網通辦”。
(四)加強監督檢查。工作小組要加強對各部門(單位)辦法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于未按本方案要求落實優化舉措、承諾未踐諾的,將公開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