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8〕1號 2018年1月7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臨近歲末年初,貨物、旅客運輸進入旺季,加之雨霧冰雪等惡劣天氣多發易發,交通安全風險增大。為切實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全市安全形勢平穩,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治理
各地要組織公安、建設、交通運輸、安監等部門抓緊推進交通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治理,突出重點路段、區域,認真深入排摸隱患點段,落實整治措施,明確完成時限,確保治理效果。對普通國道、省道,要按計劃推進平面交叉口交通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找準問題癥結,采取公路安防工程技術改造、歸并過多過密交叉口、規范設置交通設施、強化交通安全管理等措施,實施綜合整治。對農村道路,要進一步加大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特別是急彎、陡坡、臨水、集鎮內人車流密集、學校周邊和事故多發等重點路段,要盡快加裝防撞護欄或者修建防撞墻,增設安全警示標語標牌,確保車輛安全通行。對港口(區)、碼頭、車站和機場等單位內部通道,也要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設置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設施,消除安全隱患。
二、強化執法管理,集中開展道路交通秩序攻堅整治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深入分析地區交通事故情況和特征,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充分整合行政執法資源,攻堅整治突出交通違法,凈化交通環境。公安、交通運輸、安監、農機、教育等職能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常態開展督導檢查和執法管理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查處違反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道路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要突出高速公路、國省干道和農村道路等重點部位,圍繞公路客運車輛、旅游客運車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校車、工程運輸車輛、小型面包車、農用車輛等重點車型,緊盯超速、超員、超載超限、疲勞駕駛、酒駕毒駕、無牌無證、非法營運等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嚴重違法行為,持續加大日常檢查和執法管理力度,消除管理盲區。對問題突出的單位,要通過重點約談、宣傳曝光、掛牌督辦、行政處罰及納入誠信系統等方式,推動問題整改。
三、嚴格依法履職,全面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
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是本區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統籌部署,組織公安、安監、交通運輸、建設、農機、工商、質監、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要強化內部交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內部交通安全制度,加大交通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條件,防范和減少交通事故。要加強責任追究,對發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取消相關地區及相關責任人安全生產和綜合治理等評先評優資格;對有直接管理責任的失職失責人員,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四、全面宣傳教育,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針對當前道路交通特點,密集開展冬季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要加強重點群體宣傳,對運輸單位管理人員、專業駕駛人等重點群體,集中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冬季行車安全常識宣傳教育,增強文明、安全駕車意識;對中小學生、公路沿線群眾,要加強交通安全常識教育,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拒絕乘坐超員車輛、帶“病”車輛,確保安全出行。要加強陣地宣傳,在客運場站、高速出入口和服務區、鄉(鎮)、村(居)以及公安機關的服務窗口等處,廣泛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公益廣告,廣泛曉諭群眾。要加強社會面宣傳,充分利用聲、屏、網、報等媒體,開展文明交通公益宣傳,曝光懲戒交通違法陋習,報道事故剖析及安全警示,廣泛傳播安全文明出行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維護良好交通秩序,確保人民群眾交通及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