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3-07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6〕10號  2016年1月30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破解“誰來種地”問題的重大舉措。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視察江蘇時重要講話精神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意見》(蘇政辦發〔2015〕83號),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努力推進我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推動全市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臺階,現就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出如下意見。

          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提升農民生產技能,助推農業農村發展”的目標,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需求導向、綜合配套”的原則,結合南通農業產業發展實際,分層次、分類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規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培育工作,逐步建立常態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二)目標任務。從2016年起,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培育人數不少于2萬人,各縣(市)、區根據現有水平確定培訓任務,確保到2020年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程度達到50%;到2020年全市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標兵250人、優秀標兵50人。

          二、探索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制度

          (三)科學遴選培育對象。各地要深入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本地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加快建立培育對象數據庫,既要重視對原有農民能力的培訓提升,也要重視對新農民群體的培養打造。鼓勵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資格的農民申報南通市新型職業農民標兵和優秀標兵。

          (四)分類開展職業農民培育。一是提升一批對農業有經驗、有勞動力的“老農”。這類農民年齡在50、60歲左右,長期從事農業。各地要根據不同產業、不同類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特點及能力素質要求,建立經常性培訓制度。堅持實行生產經營型分產業、專業技能型按工種、專業服務型按崗位的分類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果。二是吸引一批有鄉愁、想創業的“新農”。這類農民正當青壯年,他們一方面有知識文化,在城市務工積累了資本;另一方面根在農村,牽掛老家,有返鄉創業的想法。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鳳還巢”返鄉創業,通過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育成為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創辦者。三是引進一批有學歷、能創新的“知農”。鼓勵引導各類大中專畢業生,特別是涉農專業大中專畢業生和大學生村官到農業領域就業創業,打造成富有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新型農業從業人員群體。

          (五)加強職業和學歷教育。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目標,依托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涉農高等院校,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學歷教育,積極探索彈性學制、“半農半讀”形式,培養一批留得住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及其標兵。對涉農專業大中專學生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培訓,引導、鼓勵農業園區、涉農企業等在本市初高中畢業生中遴選后備力量,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進行中長期培養,著重培育一批高、精、尖職業農民及高素質復合型職業農民。

          三、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規范管理

          (六)規范認定管理。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要堅持政府主導、農民自愿的原則,由縣級人民政府發布認定管理辦法。各地要按照不同產業、不同區域、不同生產力等因素,科學制定認定條件、認定標準、認定程序、認定主體,明確承辦機構和相關責任。重點要將生產經營型農民作為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范疇,同時兼顧專業技能型與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按照自愿申請、逐級推薦、縣級審定的程序,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認定管理。可探索建立初級、中級、高級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體系,縣級認定管理辦法按層級報市級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市級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標兵認定活動。

          (七)規范證書管理。農民自愿提出認定申請,由縣級農業部門認定新型職業農民,市級認定南通市新型職業農民標兵。對符合條件和標準的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及其標兵,頒發農業部統一證書式樣的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和南通市新型職業農民標兵證書。

          (八)規范動態管理。各地要做好新型職業農民信息檔案建立工作,將新型職業農民統計信息錄入信息數據庫,實行電子化管理。對進入信息數據庫管理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行動態管理,進行年度復核,強化技能培訓。市級農業部門負責做好新型職業農民標兵信息化管理,實行動態管理。

          四、制定和落實新型職業農民扶持政策

          (九)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地要優化涉農資金支出結構,逐步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及其標兵培育長效投入機制,推動新增農業補貼和項目建設向職業農民及其標兵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不斷增強其綜合實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市級財政要積極支持新型職業農民標兵培育,通過農發資金渠道對獲得南通市新型職業農民標兵一次性補助2萬元、優秀標兵一次性補助5萬元。縣(市)、區也應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必要經費,用于本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對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或專業服務三年以上給予適當補助,對簽訂委托培養協議,進行定向、委托培養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生活費補助。

          (十)強化金融保險扶持。探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新型職業農民特點的信用、聯保等貸款業務,適當給予利率優惠,降低融資成本。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金融服務考核激勵機制,適當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業務風險容忍度。大力推動建設銀行“白金信用卡”、農業銀行“金農貸”、郵政儲蓄銀行“富農貸”、“通農貸”等融資產品,鼓勵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貸款支持。支持保險機構針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開展農業保險險種創新,提供優質保險服務。

          (十一)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引導市內涉農院校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為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到農業領域創新創業。鼓勵和支持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回鄉務農創業,符合條件的享受相應扶持政策。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基礎上,積極試行在現代農業園區設立創業園、科技孵化基地,為返鄉農民工、大學生提供支持。對自主創業達到一定規模、且建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及標兵,給予創業政策扶持。

          (十二)完善落實其他扶持政策。鼓勵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及其從業人員通過參加培訓,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新型職業農民流轉,鼓勵新型職業農民流轉土地、擴大經營規模。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標兵長期跟蹤技術服務制度,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組建專家團隊,對新型職業農民標兵和優秀標兵實行結對掛鉤、技術幫扶、入戶指導。統籌整合農村土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農業資源開發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引導其向新型職業農民生產區域或領辦的經營主體傾斜,逐步形成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產業促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壯大的良性發展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高新型職業農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水平,逐步實行返鄉務農大學畢業生人事代理管理。

          五、切實加強組織保障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明確工作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工作落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建立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工作經費,出臺切實可行的文件和工作方案,周密組織實施;農業部門要負責做好統籌協調和組織發動工作;教育部門要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做好與涉農高校對接,做好涉農人才培養、教育扶持等相關政策的研究、制訂和落實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落實現代農業人才的引進、培訓和創業扶持等工作,積極探索職業農民社會保障體系;統計部門進一步做好農林牧漁業勞動力的統計工作;財政部門負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經費保障、使用管理和監督;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國土資源、水利、農業資源開發、金融、保險等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作配合,合力推動全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十四)完善培育體系。要切實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強化師資隊伍、實訓基地、教材課件、信息化等方面建設,不斷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專業化、標準化水平。要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加快構建和完善以涉農中等職業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社區教育中心、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等農民教育培訓專門機構為主體,農業院校、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經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訓需求。

          (十五)加強宣傳引導。各類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宣傳各地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廣泛宣傳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政策和成功典型,讓廣大農民充分了解新型職業農民。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大賽,建立健全表彰機制,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和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形成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特色鮮明、穩步推進的良好格局,為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貢獻。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2019|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精选观看中文字幕高清无码|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