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發〔2016〕39號 2016年5月14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通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實施方案
根據中央、省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為切實做好鋼鐵、水泥、船舶等重點行業去產能工作,拓展先進制造業發展空間,促進經濟發展增效升級,現結合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去產能作為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突出鋼鐵、水泥、船舶等重點行業,堅持企業主體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綜合運用經濟、金融、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持續淘汰落后產能、引導退出低效產能、主動壓減過剩產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我市建設長三角北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提供強大支撐。
二、工作目標
經過努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過剩產能有效壓減,“僵尸企業”加快出清?!笆濉逼陂g,確保完成省定鋼鐵、水泥、船舶化解產能目標,并在印染、鋼絲繩等其他傳統行業退出一批低端低效產能。到2020年底,全市累計化解鋼鐵產能166萬噸、水泥產能120萬噸、船舶產能115萬載重噸,淘汰鋼絲繩落后產能60萬噸、印染落后產能1億米。其中2016年,退出或壓減生鐵產能46萬噸、粗鋼產能120萬噸,化解水泥產能60萬噸、船舶產能115萬載重噸,淘汰鋼絲繩落后產能30萬噸、印染落后產能3000萬米。
三、重點舉措
?。ㄒ唬┤媲謇磉`法違規產能。
全面排查未按土地、環保和投資管理等法律法規履行相關手續或手續不符合規定的違規項目,依法依規予以處置。對污染物超標排放企業責令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對達不到相關行業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要求的鋼鐵、水泥、船舶產能,實行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未達到整改要求的,依法關停退出。對鋼材、水泥、船舶等產品質量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依法查處并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到期未整改或未達到整改要求的,依法吊銷許可證。加強鋼鐵、水泥等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堅決打擊無證生產。對未達到企業安全生產標準的鋼鐵、水泥、船舶產能,責令停產整改。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的鋼鐵、水泥(熟料)、船舶項目,技改和搬遷項目必須實行產能減量置換。各相關部門和機構不得辦理上述新增產能項目土地、環評、能評、取水審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關業務?!彩薪浶盼l改委、環保局、建設局、國土局、質監局、工商局、安監局、行政審批局,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銀監分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二)有效化解嚴重過剩產能。
1. 推進嚴重過剩產能就地消化。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等途徑,退出部分過剩產能。督促位于城市主城區以及布局不合理的鋼鐵、水泥等重污染企業加快退城入園,在搬遷改造中壓減低端、低效、負效產能;產品低端、環保設施落后、持續虧損或瀕臨虧損,已無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及早退出市場。加大差別電價執行力度,繼續對國家限定的高耗能行業及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標準的產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并不得參與大用戶直購電交易。(市經信委、發改委、環保局、物價局、建設局、國土局、行政審批局,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銀監分局、南通供電公司)
2. 鼓勵引導企業兼并重組。簡化企業兼并重組審批流程,開設兼并重組審批綠色通道,推行兼并重組并聯審批。建立工業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健全企業兼并重組服務體系,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減量化兼并重組,積極盤活存量資產,發揮潛在產能效益。(市經信委、發改委、行政審批局、國資委、環保局、建設局、國土局,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銀監分局)
3. 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分解落實淘汰落后產能年度目標,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限期退出。針對鋼絲繩、印染等行業,鼓勵各地提升技術標準、環保標準、能耗標準,倒逼企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改造。對污染物排放、安全生產等問題突出的小作坊,由各地深入進行摸排,采取嚴格措施進行整治,堅決淘汰一批不達標的產能。(市經信委、環保局、質監局、安監局、發改委)
?。ㄈ┩七M產能結構優化和產業轉移調整。
1. 著力調整產能結構。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支持引導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引導鋼鐵企業加快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特種鋼、優質鋼等中高端產品供給;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鼓勵生產和使用高標號水泥、純熟料水泥、專用水泥和特種水泥。突出抓好船舶行業去產能與調結構的有機結合,創新轉型提升一批,注重引導相關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拓高端船舶市場;開拓市場釋放一批,鼓勵金融機構為船舶海工企業開具保函,幫助企業解決爭取海外訂單困難的問題,力爭龍頭企業國外訂單占訂單總量的比重達90%以上,中小企業東南亞、日韓地區中小型船舶等細分船型訂單占訂單總量的比重達30%以上;調整方向消化一批,實施船舶產業“補鏈計劃”,支持企業向關鍵配套、海洋工程以及橋梁鋼結構、模塊化建筑等非船領域拓展,重點推動115萬噸產能化解任務完成;加強產能合作化解一批,搶抓“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機遇,積極開展生產等領域實質性合作,進一步拓展深度和廣度,力爭央企龍頭企業等合作項目落戶南通取得突破;兼并重組整合一批,推動基礎條件好的企業,積極引入央企等高端能力和戰略投資者,通過債務重組等方式,力爭兼并重組早日實現突破;依法依規淘汰一批,對安全、環保等方面不達標的落后產能,堅決予以淘汰。(市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局、環保局、安監局)
2. 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產能國際合作。制定我市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行動計劃,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信息發布平臺、產能合作項目庫,支持建設境外產業合作園區,重點推進過剩產能行業及傳統產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傳統產業的過剩產能,轉移優勢富余產能。把握產業轉移趨勢,加強產業轉移謀劃,促進本地區要素成本較高、勞動密集但仍有市場需求的加工貿易、傳統優勢產業及符合環保標準的紡織、服裝、輕工、化工等生產企業,加快向我國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
3.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健全優化生產力布局引導機制,圍繞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結合地方環境承載力、資源能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空間、物流運輸等條件,調整和優化產業布局,有序推進主城區和縣城相關企業環保搬遷、退城進園;大力推進“優江拓?!?,規劃、實施產業布局注重由沿江地區向沿海地區轉移。通過“騰籠換鳥”,圍繞“3+3+N”重點產業發展導向,引進、布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的都市型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重大項目,大力培育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20年,主導產業產值超過1.8萬億元,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40%;實施制造業生產裝備升級和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全市建成100個示范智能車間、100家“兩化”融合創新示范企業。(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科技局、國土局、規劃局)
?。ㄋ模┓e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各地要切實承擔起處置“僵尸企業”的屬地責任,因地制宜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確保社會穩定。對主要依靠政府補貼或銀行續貸維持且沒有市場前景的企業,要停止各種財政補貼、稅費返還、銀行續貸等政策支持,倒逼企業加快市場化退出。對資產負債率超過85%且連續三年虧損,長期欠薪、欠稅、欠貸、欠息、欠費和停產半停產企業實施分類處置,對嚴重資不抵債、救助無望的企業,以市場機制為主,通過司法途徑依法實施破產清算;對現有資產和資源仍具有一定價值,資金鏈面臨壓力或經營不善的企業,引導企業盤活資產,提升經營效益。對經營困難,但資產質量、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扶持發展,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加快技術改造,優化產品結構。支持市、縣法院設立“僵尸企業”破產處置綠色通道。支持銀行推進“僵尸企業”不良資產處置,加快“僵尸企業”清算退出。(市國資委、發改委、經信委、人社局、財政局、金融辦,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銀監分局)
?。ㄎ澹┞鋵嵣鐣U现贫?。
把職工安置作為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將職工安置方案納入企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明確職工安置途徑、經濟補償、資金來源和再就業措施,做到同步制定、同步實施、同步推進。優先將化解過剩產能分流職工納入就業創業扶持范圍,鼓勵兼并重組企業優先吸納原企業職工。依法依規妥善處理職工勞動關系,依法兜住就業底線。(市人社局、發改委、經信委、國資委、總工會)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優化市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結構,支持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省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各地財政積極發揮相關專項資金作用,保障去產能順利推進。認真落實稅收政策,支持產能過剩企業重組、破產等,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的股權(資產)收購、合并、分立、債務重組等企業重組行為,企業所得稅可以按稅收政策遞延納稅。完善金融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對公司治理良好、產品有市場、發展有前景,但當前投入不足的企業,試點通過組建銀團貸款或建立授信聯合管理機制等方式予以支持。盤活土地資源,對產能過剩退出企業的劃撥國有用地可依法轉讓或由政府收回,政府按規定支付給企業的土地補償費,可以用于支持企業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和轉型發展。(市財政局、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局、人社局、國資委、金融辦、國土局,南通市國稅局、南通地稅局、人行南通中心支行、南通銀監分局)
四、組織保障
(一)健全聯動機制。建立市政府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市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形成上下協調、左右銜接的聯合推進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市相關部門細化落實措施。各地建立相應的領導機制,切實加強對去產能工作的組織引導,全面落實國家和省支持去產能的相關政策,制訂本地區去產能工作總目標、分行業退出規模及時間表。(市政府辦、經信委、發改委等相關部門)
(二)嚴格目標責任。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將全市去產能任務年度完成情況向社會公示,對未完成任務的地方和企業要予以問責。對違法違規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監管不力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市政府辦、經信委、發改委等相關部門)
?。ㄈ娀讲樵u估。加強對去產能工作的全過程監督檢查,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并建立舉報制度。市相關部門要適時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并向市政府報告督查情況。市政府辦公室視情況采取下達督查通知書、組織實地督查、提請市政府領導約談、掛牌督辦等方式推動各地和各部門工作落實。(市政府辦、經信委、發改委等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