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6〕40號 2016年5月4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關于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
為創新政府管理方式,規范市場執法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發〔2015〕58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蘇政辦發〔2015〕114號)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建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工作機制(以下簡稱“雙隨機”機制),進一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建立以“一表兩清單、兩庫一平臺”為主要內容的“雙隨機”機制,即制定統一的執法檢查表格、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事中事后監管責任清單,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和統一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不斷提高隨機抽查在檢查工作中的比重,嚴格規范監管行為,強化市場主體自律和社會監督,切實解決檢查任性、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提高監管效能,激發市場活力,為全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監管。按照法律法規規定開展檢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落實監管責任,確保事中事后監管依法有序進行,推進隨機抽查制度化、規范化。
?。ǘ┕_公正。實施隨機抽查事項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保障市場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增強行政執法監督的有效性。
?。ㄈ﹨f同高效。加強部門內部、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協同監管機制建設,形成統一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努力實現執法成本最小化和執法效能最大化。
?。ㄋ模┞摵蠎徒?。發揮信用體系在事中事后監管中的作用,建立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實現聯合懲戒,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
三、主要內容
(一)確定“雙隨機”主要內容
1.編制統一的執法檢查表格。檢查表應包含檢查機關、檢查類別、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方法及要求、檢查依據等內容,還可將現場檢查筆錄、檢查處理意見和建議、對被查對象執行法律法規等情況的評價、檢查對象意見等納入檢查表,做到一張表格管檢查。
2.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監管責任清單。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日常監管需要,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清單應包括抽查依據、抽查主體、抽查內容、抽查方式等,并向社會公布。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根據法律法規修訂和工作調整等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更新。編制部門監管責任清單,重點明確部門履職范圍,解決職責交叉重疊,理順職責關系,厘清責任邊界,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公共服務。
3.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按照管轄范圍和權限,建立隨機抽查對象的名錄庫,以清單方式明確檢查對象范圍,確保每個市場主體都納入監管。建立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并按專業背景、崗位職責與監管事項相統一的原則,確保每個監管事項都有對應的執法檢查人員。
3.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依托省統一建設的市場監管信息平臺,推動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監管信息的實時傳遞和無障礙交換。對市場主體的抽查監管信息實行集中采集存儲,及時公開監管信息,提高信用監管合力。
?。ǘ┐_立“雙隨機”抽查流程
1.抽選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完善雙隨機“搖號”程序,按照合法、公正、公開和隨機的原則,抽取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對隨機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實現責任可追溯。檢查對象的抽取可采取不定向和定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不定向抽查即由監管部門通過搖號方式,從抽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被查對象。定向抽查即按照市場主體類型、經營規模、行業類別、地理區域等特定范圍通過搖號方式,從抽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特定范圍內的被查對象。
2.上報檢查處理結果?!半p隨機”現場檢查完成后,執法檢查人員應盡快填寫報告,及時上報檢查結果、處理意見和建議等。實施檢查的部門應當將檢查檔案及時歸檔并妥善保管,并將檢查結果上傳市場監管信息平臺納入社會信用記錄。
3.加強隨機抽查結果的公開和運用。監管部門將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記錄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對抽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同時,將被查對象的失信記錄及時納入同級信用平臺,各相關部門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形成有效震懾作用,增強市場主體守法守信的自覺性。
4.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監管領域實際情況,編制行政執法檢查計劃,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既要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工作力度,又要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一年內對同一市場主體的抽查原則上不超過2次。但對投訴舉報多、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或有嚴重違法違規記錄等情況,以及對法律法規規定的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特殊行業、重點領域的市場主體,可以加大隨機抽查力度。
(三)完善“雙隨機”配套機制
1.建立與社會信用信息聯動機制。做好隨機抽查與社會信用體系的銜接,在隨機抽查工作中,要根據被查對象的信用記錄情況、采取針對性強的監督檢查方式和檢查頻次,并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社會信用記錄,通過信用信息的公開和運用進一步鞏固監管成效。
2.建立執法檢查協作機制。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探索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和建立跨區域執法。按照“雙隨機”要求,協調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抽查,對同一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原則上應一次性完成。對同類檢查事項涉及不同區域的執法抽查,要整合利用現有執法資源,探索建立跨區域執法機制。
3.建立責任追究機制。依據監管責任清單,公平、有效、透明地進行事中事后監管。對檢查中存在違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濫用法定職權、不履行法定職責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建立“雙隨機”抽查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納入全年工作部署,注重統籌協調,調整充實力量,提高監管水平和能力,依法履行職責,切實把“雙隨機”抽查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二)嚴格落實責任。各地、各部門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明確推廣“雙隨機”抽查的任務安排和時間進度,落實責任分工,強化過程管控。市審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統籌協調,抓好督促落實,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三)注重宣傳培訓。要加大力度,廣泛宣傳“雙隨機”抽查這一創新舉措,注重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爭取各方面支持配合。各地、各部門要轉變監管理念,加強執法人員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