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發〔2016〕58號 2016年10月28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推進平安南通建設,切實關愛青少年生命安全,促進學生健康陽光成長,市政府與中國教育學會于2015年12月啟動全國首個“國家級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合作創建工作。為做好示范區創建工作,現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深化平安建設的部署要求,系統實施《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創新舉措,積極探索,加速構建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努力增強學校安全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著力打造政府牽頭主導、專門委員會辦公室統籌協調、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積極參與、家庭主動配合、學校組織實施的學校安全教育“南通模式”,整體提升全市學校安全教育實施水平,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平安、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建立健全學校安全教育教學管理體系、評價督導機制和保障責任體系,實現學校安全教育的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師生生命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學校安全建設和發展水平整體提高,校園安全事故率和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到2018年,形成組織機制健全、地域特色鮮明、教育成效顯著的學校安全教育模式,在全國率先建成“國家級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探索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學校安全教育經驗做法,為打造國家級學校安全示范區奠定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實施安全教育平臺建設工程。以“互聯網+學校安全教育”為先導,創新學校安全教育模式,豐富學校安全教育內容,構建學校家庭相銜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安全教育體系。借助中國教育學會技術支持,整合各方面教育資源,開發應用“南通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并融入“慧學南通”公共服務體系,為中小學生(幼兒)、教師和家長普及安全常識、提升安全防范技能提供優質資源。開通市、縣、校、班、生各級賬號,納入課程計劃,有序組織實施,強化督查評估,實現人人參與的學校安全教育網絡體系。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教育局
(二)開展學校安全教育科研指導。聘請安全教育專家和各成員單位安全業務骨干,建立由專家學者組成的課題研究團隊、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的安全管理隊伍、以學校校長、教師為主體的安全課程開發研究和實施隊伍等三個層面的學校安全教育教研隊伍,組織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和課題研究,研究開發校本課程和地方特色課程,提煉安全教育精品課程,總結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經驗,構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學校安全教育教研體系。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教育局
(三)構建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以提升安全素養、增強安全技能為主要任務,開發學校安全教育校本課程和地方特色課程,打造學校安全教育精品課程,編撰各類安全教育讀本,形成從幼兒園到高中、從學期到假期、從學校到家庭和社會全覆蓋的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按照主題鮮明、優勢突出、示范明顯的原則,打造“一地一品、百花齊放”的安全教育地方品牌。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民防局、南通消防支隊、國安局、南通海事局等
(四)建設學校安全教育基地(體驗館)。圍繞社會安全、公共衛生、心理健康、意外傷害、網絡和信息安全、環境安全、自然災害等影響學生安全的重點領域,發揮現有各類教育實踐基地(體驗館)的功能。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學校安全教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發揮部門資源優勢,建設各類安全教育基地或體驗館,面向師生開展安全常識拓展和技能訓練,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保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知識,提升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和能力。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環保局、衛計委、安監局、食藥監局、民防局、地震局、婦聯、紅十字會、南通消防支隊、國安局、氣象局、南通海事局等
(五)完善校園安全管理應急機制。建立校園安全應急管理聯動機制,制定完善應對各種災害、食物中毒、校園暴力、意外傷害等校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配備完善相應設施。常態化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全面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技術規程》,達到“有方案、有數據、有督查、有評估、有效果”的疏散演練標準化要求,三年內遴選100所“國家級應急疏散標準化演練示范學校(幼兒園)”,有效提升師生預防災害、應急避險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衛計委、安監局、民防局、地震局、紅十字會、南通消防支隊、氣象局、應急辦等
(六)構建校園安全防范監管系統。深入開展中小學幼兒園“護校安園”行動,進一步夯實校園安全工作基礎,配備充實校園安全監管機構和專職安全監管人員,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常態開展各類隱患排查整改和專項整治,強化青少年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抓好校園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和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加強校園安全督導檢查,確保全市校園持續安全穩定。積極適應新常態下學校安全教育管理新環境、新要求,開發建設校園安防巡查監管系統,實現學校視頻監控在線巡查實時化、校園安防常規管理信息化、安防檔案臺帳資料電子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體系化,構建學校安全監督管理新格局。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綜治辦、公安局、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局、科技局、財政局、安監局、食藥監局、民防局、地震局、南通消防支隊、質監局、氣象局等
(七)完善校園意外傷害保障機制。加強校園意外傷害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構建學生意外傷害援助機制,完善市、縣、校三級校園意外傷害矛盾糾紛調處機構或組織。成立南通市校園意外傷害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按照“綜治牽頭協調、教育負責管理、中心實體運作”的方式開展工作;制定出臺《南通市校園意外傷害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實施意見》,及時、妥善化解校園意外傷害事故矛盾糾紛,切實保障學校、學生及其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努力維護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規范保險行業行為,為中小學生(含幼兒)辦理意外傷害補充保險并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形成矛盾糾紛調解、意外傷害補充保險、司法援助多措并舉、共同發力的良好局面,切實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和基本權益,促進學生陽光健康成長。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綜治辦、中級法院、檢察院、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衛計委、安監局、食藥監局、團市委、婦聯、關工委等
(八)開展安全示范學校(幼兒園)創建活動。夯實學校安全管理基礎,制定“南通市安全示范學校(幼兒園)”評比標準,細化評比細則,開展國家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文明交通、毒品預防教育、水上交通安全、應急疏散演練等安全示范學校(幼兒園)系列創建活動,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創新管理理念、改進管理手段、豐富管理內容、拓展教育形式,從內涵、質量和師生滿意度、安全感上形成本地有特色、有亮點的管理經驗,營造創建安全示范學校(幼兒園)的濃厚氛圍,高標準、高質量地建成一批示范性學校(幼兒園)。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市綜治辦、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城管局、食藥監局、民防局、地震局、紅十字會、南通消防支隊、國安局、南通海事局、應急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教育主責”的學校安全教育責任體系和工作體系,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協調,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安全生產委員會、消防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委員會、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禁毒委員會、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等8個專門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協調,與學校安全教育緊密關聯的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的南通市學校安全教育組織機制。市政府成立創建領導小組(見附件),統籌指導示范區創建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和部門職能變化,適時調整和補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形成權責明晰、措施扎實、整體聯動、齊抓共管的聯創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難點,循序漸進,落實責任,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二)強化協同配合。按照“行政推動、部門聯動、社會諧動、家校互動、教師主動、學生能動”的要求,堅持“部門全融入、學校全覆蓋、師生全參與、家庭全關注、專題全涵蓋、考評全過程”,努力構建創建工作“六動六全”工作格局。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相關責任部門(單位)要對照創建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及時研究制定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為全面提升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技能水平,形成關愛師生生命安全、提升師生安全素養的責任共同體提供堅實保障。
(三)強化考核評估。強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的考核與管理,借助中國教育學會專家力量,結合創建工作實際,成立“國家級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考核評估機構,建立一套內容科學、操作簡便、結果有效的示范區創建工作考核評估辦法,對各地各單位創建工作實施考核評估,及時總結各地創建工作中有特色、有價值、有推廣示范意義的好經驗、好做法。成立學校安全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督導組,加強各地創建工作的督導檢查。各地要將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政府部門綜合績效考核和各委員會的專項考核。各責任部門和單位要建立目標考核機制,細化責任分工,確保示范區創建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四)強化宣傳引導。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創建工作宣傳活動,有效普及學校安全科學知識,大力宣傳示范區創建工作舉措和基層探索創新做法,積極推廣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示范區創建,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