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6〕149號 2016年11月19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通市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融合,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國知發管函字〔2015〕38號)和《關于同意在西安等地區和單位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知發管函字〔2015〕21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著力構建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源高效對接,政府、銀行、企業、創投、擔保、保險等多方共同參與,投融資模式和產品不斷完善的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體系,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
(二)工作目標
投融資試點期間(2016~2018年),通過優化知識產權投融資配套政策,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機制,設立知識產權投融資發展引導資金,著力構建支持重點明確、風險分擔合理、產品種類豐富,政府與銀行、投資、擔保、保險、證券、評估、交易等機構協同服務企業融資,具有南通特色的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體系。力爭到2018年,全市知識產權投融資實現普遍化、常態化、規模化發展,投融資規模達到10億元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知識產權投融資長效工作機制。強化知識產權投融資頂層設計,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長牽頭,市人才辦、科技局、財政局、銀監局、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金融辦、工商局、版權局、知識產權局等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投融資試點的工作調研、政策研究、機制創新、溝通交流,不斷優化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協同機制。指導各縣(市)、區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破解知識產權和金融結合的發展瓶頸,上下聯動、優勢互補,全面推進全市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二)優化知識產權投融資引導和激勵政策。按照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金融扶持政策。市知識產權局加強與市金融辦、財政局、銀監局、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等部門溝通協調,共同研究制定促進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開展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政策引導的支點效應,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投融資費率補貼和風險補償機制。
(三)創新知識產權投融資模式和產品。鼓勵開展與知識產權有關的金融產品創新,支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設立南通市知識產權投融資風險補償資金,以風險資金作為保障,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投融資新模式。鼓勵商業銀行結合自身實際和企業特點推出“知識產權質押+信用”、“知識產權質押+擔保”等組合融資產品。鼓勵保險機構推出專利質押融資保證保險,構建政府、銀行、保險三方共擔的風險化解模式。鼓勵創投機構針對科技型初創企業推出“投貸保”聯動融資模式。探索與知識產權相關的股權債權融資方式,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以知識產權投資基金、集合信托基金、融資擔保基金等為基礎的投融資平臺和工具。
(四)搭建知識產權投融資交易運營服務平臺。依托國家知識產權運營“1+2”試點平臺(以下簡稱“國家試點平臺”)優質資源,建立南通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為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質押、許可、轉讓以及處置等提供“一站式”服務。聯合國家試點平臺設立知識產權投貸聯動基金,探索建設知識產權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借助國家試點平臺知識產權全流程規劃、投融資等特色服務,整合政策、法律、知識產權、企業管理、市場推廣等專業服務資源,挑選優質項目進行產業孵化,幫助企業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提高專利產業化率以及創業企業成功率。以知識產權權益、質權、股權變現為突破口,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掛牌交易平臺,加速推進知識產權的資本化、證券化、市場化,推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
(五)健全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機制。引導知識產權評估、交易、擔保、拍賣、代理、法律及信息服務等機構進入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市場,支持專業人才(團隊)和社會資本創辦知識產權投融資經營和服務機構,加快形成多方參與的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體系。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統計,重點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建立企業知識產權投融資信息動態數據庫。聯合市銀監局、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商業銀行對全市科技型企業貸款情況進行梳理,對既有融資需求又符合條件的企業主動提供服務,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在貸款增信、新貸款審批等方面提供幫助。利用每年知識產權宣傳周、中國專利周等時機,組織金融機構與科技型企業開展投融資項目對接洽談,為企業與金融機構成功合作搭建服務平臺。
(六)完善知識產權投融資監管和風控機制。加強對評估機構及資產評估師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服務信用、服務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建立相應的考評制度,規范評估市場,提高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可靠性和準確性。建立融資還貸信息動態數據庫,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體系,支持商業銀行加強風險控制。市知識產權投融資聯席會議定期交流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動態,及時通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信用及風險控制情況,研究建立解決問題的對策機制。金融機構定期對投融資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狀況、知識產權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形成報告并報聯席會議辦公室,對出現異常和存在違約風險的企業進行重點監控、跟蹤管理,有效提升知識產權投融資項目的成功率。
(七)加強知識產權投融資宣傳和專業人才培養。積極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組織媒體對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和“知本”轉變為“資本”的成功案例進行報道,通過舉辦宣講會、設置政府網站專欄等形式,推廣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政策、經驗及成效。對市區全職引進既懂知識產權又懂金融的復合型人才優先納入“江海英才計劃”支持對象,給予資助。組織面向銀行、投資、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及企業的知識產權投融資實務培訓,提高金融機構和企業對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的認知度、參與度和受惠面。加強專利價值分析、專利運營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在專利交易、許可、轉讓、融資、投資等方面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提升知識產權金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為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投融資聯席會議的作用,加強溝通合作和工作協調,將知識產權系統在政策、信息、項目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等方面的業務優勢與相關部門的資源優勢有機結合,促進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工作有效開展。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示范縣(市、區)和試點示范園區要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的推進力度,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交易運營、投資入股,市縣聯動,共同開創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新局面。
(二)加大財政投入。為保障試點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試點期間在市級知識產權資金中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知識產權投融資貸款貼息、風險補償、服務機構扶持補貼、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建設及專業人才培養等。同時,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投融資投入力度,在科技發展資金中設立知識產權投融資風險補償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支點效應和杠桿作用。
(三)加強監管和評價。加強對知識產權投融資的日常管理,督促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做好知識產權投融資業務的監測分析。開展知識產權投融資績效管理,對參與知識產權投融資工作的縣(市)、區和相關單位,明確工作目標任務,落實職責分工,加強督查指導,確保各項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