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6〕58號 2016年5月25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通工業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南通工業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建設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探索建立盤活工業存量資產的長效機制,加速企業資產周轉,調整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產集約利用水平,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決定建立南通工業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具體方案如下:
一、目標和原則
目標定位:聚焦南通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社會資源,創新營運模式,完善支撐條件,建設形成覆蓋產業領域、具備轉讓交易功能、具有較強市場活力的存量資產交易平臺。
基本原則:發揮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作用相結合;促進優化存量與擴大增量相結合;提供公共服務與專業化服務相結合;組織線上信息發布與線下撮合交易相結合;立足本地資源與面向國內國際相結合。
二、運營維護主體
圍繞建設目標和原則,結合發揮既有國有平臺資源作用,由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作為南通工業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建設和運營維護主體,并將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運營管理職能采取全托管方式平移至市產控集團。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與市國投公司的出資人關系暫時維持不變。
三、主要內容
平臺建設分為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實現線上信息采集、審核、發布和線下撮合交易功能;第二階段實現線上信息采集、審核、發布和同步交易功能。
(一)平臺線上功能設置
1.形成產業配套、資產交易和產(股)權交易“7+3+1”版塊。
一是七大產業配套版塊。七大產業指六大主導產業和其他制造業,具體為,紡織服裝產業包括紡織、印染、服飾、家紡、化纖、絲綢等;輕工食品產業包括食品加工業、家具制造、電動工具、金屬制品制造等;化工醫藥產業包括基礎化學原料、農藥系列、合成材料、醫藥生產等;電子信息產業包括電線電纜、儀器儀表制造等;能源及裝備產業包括電機制造、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電池制造、照明器具、其他電氣機械及器材等;船舶及裝備產業包括各種船舶、相關配套產品制造等。
二是三大資產交易版塊。主要包括可交易廠房、土地(含新建項目已供未用土地)、設備供給信息發布。
三是產(股)權交易版塊。主要包括可交易股(產)權信息發布。
2.五大主要功能模塊設置
一是供求信息發布。主要包括七大主導產業的產成品、原輔材料等的供求信息發布,廠房、設備、土地三大資產以及股權、產權重組的信息發布。
二是企業介紹。主要為南通各類工業企業提供展示窗口。
三是行業展會信息發布。用于發布工業行業各類國內國際展會、交易會、論壇峰會等的信息發布。
四是市場行情信息發布。用于實時發布各類工業產業的產成品、原輔材料、生產設備等以及各類公共資產的市場行情信息。
五是新聞資訊。包括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行業新聞動態、行業資訊等。
3.實現與國內知名平臺網站的互聯互通。
(二)平臺線下交易功能開發
1.立足企業自主開發。平臺運營主體建立專門團隊,充實人員力量;加強互聯網技術和供應鏈服務技術等的研究應用,不斷擴大交易業務領域;加強與行業內龍頭型平臺企業和專業型平臺企業的合作,做大交易規模,提升品牌形象。
2.部門聯動促進開發。實行部門掛鉤聯系重點產業機制,開展常態化產業對接和一站式項目服務;編制工業存量資產招商項目目錄,深度開展對接滬深、對接央企和國際產能合作活動;2016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期間組織舉辦主要面向上海地區的存量資產發布對接活動,推薦簽約一批盤活存量資產項目。
四、部門(單位)職責分工
市經信委:負責平臺統一管理,牽頭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實行部門聯動,加強平臺籌建及今后維護運營相關問題的研究協調;實行市縣聯動,挖掘項目信息,推動企業上線,開展產業對接,促進平臺做優做強。
市國資委:負責過渡時期市國投公司與市產控集團之間涉及資產、人員等相關事宜的協調;研究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后續管理辦法。
市財政局:負責研究制定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建設維護的補助方案以及促進平臺做大做強的扶持辦法。
市發改委:負責將線下產業對接活動納入重點產業掛鉤部門工作內容。掛鉤部門開展常態化產業對接和一站式項目服務,每年圍繞存量資產盤活,組織產業對接配套活動;深度開展對接滬深、對接央企和國際產能合作活動。
市金融辦:負責組織開展存量資產交易平臺與市內外投資機構的對接合作。
市國稅局、南通地稅局:負責“營改增“后,研究制定存量資產交易稅費優惠政策及實施細則。
市產控集團:負責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整體經營業務,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對存量資產交易平臺,加強領導力量,充實專業人員,加快建章立制,積極拓展業務,務求取得實效。
市國投公司:做好過渡時期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涉及資產、人員等相關事宜的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