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行政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5-11-10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5〕148號  2015年9月17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蘇政發〔2015〕1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行政調解工作的意見》(蘇政辦發〔2011〕143號)等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推進我市行政調解工作規范化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行政調解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2011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蘇政辦發〔2011〕143號文件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行政調解相關工作,切實發揮便捷、高效、成本低、專業性等優勢,在化解矛盾糾紛、增進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行政調解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部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行政調解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部門行政調解組織不健全、工作計劃落實不到位,啟動行政調解機制的主動性不夠,行政調解的隨意性較大,規范化程度不高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調解功能的發揮。當前,我市正處于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并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各級行政機關要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的總體要求,站在維護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行政調解的規范化建設為重點,不斷提升行政調解工作水平。要堅持通過行政調解的成功實踐,教育啟發群眾主動選擇行政調解手段解決糾紛,培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盡職盡責的良好品質,樹立行政機關便民利民親民形象,增強人民群眾對行政機關的信任,提高行政機關的執法權威,促進人民群眾與政府之間建立起密切、融洽、協調、信賴的關系。

          二、明確推進行政調解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注重行政調解與行政執法的銜接。《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明確提出:“要把行政調解作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建立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行政調解是一項重要的行政職責,要擺在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框架下,與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相結合,穩步推進實施。各級行政機關要建立行政調解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行政職能互相配合、各盡其用的行政職能體系,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法治政府建設。

          (二)發揮行政調解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行政機關在市場監管活動中,要著眼于改革發展全局,堅持多予少取、激發活力,充分釋放社會創造潛力。要積極轉變行政理念,創新監管方式,摒棄重管理輕服務、重裁決輕調解、重處罰輕教育的觀念和做法,不斷增強行政調解意識,尤其對有關投訴、舉報等處理,要注重運用調解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弱化“管控”,強化服務與協調,在行政系統內有效化解,切實改變行政機關單純以行政處罰等手段平息爭端的方式,把該管的事情管住管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三)運用行政調解手段化解矛盾糾紛。行政調解是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是落實執法為民、依法行政,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途徑。行政機關要把穩定與和諧作為基本目標,在處理熱點問題、群體性問題、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時,不能簡單地把社會矛盾推向信訪、推向訴訟,要積極引導當事人進入行政調解渠道解決問題,能夠選擇最便捷、最適當的方式及時有效化解糾紛,減少糾紛解決成本。要加強與其他糾紛解決制度的銜接和協調,建立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形成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網絡和工作合力,切實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矛盾初發階段。

          三、規范行政調解工作程序

          調解程序可分為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其中,簡易程序適用于案情簡單、調解結果能夠即時履行的爭議糾紛,盡可能減少當事人的程序性負擔;一般程序適用于案情復雜、當場不能解決的爭議糾紛。一般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一)申請。行政調解可書面申請,也可口頭申請;可由一方當事人申請,也可由行政機關依職權提出,但必須征得各方當事人同意。一方當事人是政府工作部門的,另一方當事人可向該部門或該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提出調解要求,也可向同級“大調解”工作機構或同級政府法制機構提出調解申請。行政機關在日常管理和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現爭議糾紛時,應當主動告知當事人可申請行政調解。

          (二)受理。行政機關收到行政調解申請后,應及時決定是否受理并告知當事人。2個以上行政機關收到同一行政調解申請的,由具有相關管理職能的行政機關受理; 2個以上行政機關均有權管轄的,由最先收到行政調解申請的行政機關受理。對涉及多個部門的矛盾糾紛,由政府法制機構或“大調解”工作機構指定的部門牽頭調解。

          (三)調處。行政機關受理行政調解后,應及時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遵循的程序及相關事項。調解過程中,要認真聽取各方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和質證,分析并歸納各方爭議的焦點,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及有關規定,對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引導爭議各方達成諒解。涉及重大、復雜以及社會影響較大的爭議糾紛,行政機關應當制作調解筆錄,全面客觀記載調解的過程和內容。對爭議糾紛基本事實有異議的,行政機關可采取聽證、現場調查等方式調查取證。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簽訂調解協議書。

          各級行政機關應根據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定救濟權利的時效和行政調解工作實際,確定本地區、本系統行政調解時限。對在規定時限內達不成調解協議的,行政機關應及時終止調解,依法作出處理或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復議、仲裁和訴訟等渠道解決。行政調解協議經各方當事人認可并簽字或蓋章后,即對調解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行政機關應及時對爭議各方履行調解協議情況進行回訪,督促各方履行約定義務,鞏固調解成果,實現定紛止爭、案結事了。

          法律、法規、規章對行政調解程序、時限等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

          各級行政機關要完善行政調解配套制度,按照《省政府法制辦公室關于印發〈行政調解文書示范文本(試行)〉的通知》(蘇府法〔2012〕72號),規范行政調解文書格式,建立案件申請、受理、調處、回訪、登記統計、立卷歸檔和信息報送等制度,確保行政調解工作規范運行。

          四、提升行政調解工作實效

          (一)努力把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各級行政機關要切實做到行政調解與依法履職相結合,積極主動地開展行政調解工作,當前要重點關注兩類行政爭議:一是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與相對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法規規定可以調解的行政爭議;二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產生的與行政管理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民事糾紛。在調解時,要找準爭議糾紛的焦點和各方利益的平衡點,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注重法、理、情的有機統一,開展耐心、細致的說服勸導工作,促成各方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議。

          (二)切實做好民事糾紛的調解工作。對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裁決、調處的民事糾紛,行政機關要優先適用調解,向當事人耐心宣傳有關法律法規,說服和勸導當事人在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基礎上解決糾紛,努力促成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通過調解,各方當事人能夠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制作行政調解文書;不能達成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依法作出裁決,并及時告知當事人救濟權利和途徑。

          (三)積極配合法院開展行政訴前和訴中協調工作。行政訴訟案件較多的行政機關,要積極配合人民法院做好行政案件訴前、訴中的協調工作。行政機關對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立案階段提出的協調意見,應當認真對待、積極履行;對人民法院指出的執法問題,應當立即核實、主動改正、消除負面影響;對因行政行為被訴可能引發重大矛盾糾紛的,應當立即將有關情況向主管領導匯報。政府法制部門要發揮好對涉訴行政爭議化解工作的統籌協調作用,做好涉訴行政爭議化解工作。

          五、加強行政調解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健全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各地要不斷完善由政府總負責、政府法制辦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在同級政府領導下,由政府法制部門會同宣傳、司法、公安、編制、信訪、財政、人社、規劃、國土、房管、建設、農業、衛計、民政、國資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共同研究部署本地區行政調解工作的總體安排,統籌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大矛盾糾紛的行政調解工作,監督考核各行政機關開展行政調解工作情況。各級政府法制部門承擔行政調解工作有關事項的統籌協調、信息交流、聯絡及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二)加強行政調解隊伍建設。各級行政機關要把政治思想好、業務能力強、有較高法律素質、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干部充實到行政調解隊伍中去。要圍繞行政調解員應當具有的基本知識、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結合行政執法人員上崗綜合法律知識培訓,加大對行政調解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逐步使行政調解員達到“四懂”(懂方針政策、懂法律法規、懂業務知識、懂調解技巧)、“四會”(會預防、會調查、會調解、會制作調解文書),不斷提高行政調解員對各類行政爭議糾紛的化解能力、對重大行政爭議糾紛的管控能力、對突發行政爭議糾紛的應急能力。

          (三)抓好宣傳、總結和提升工作。各地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對行政調解工作內容、程序和實踐經驗進行宣傳,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了解行政調解、支持并選擇行政調解解決矛盾糾紛。要對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發生較多和影響面較大的領域加強調查研究,提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對行政調解工作定期進行通報,注重行政調解成功案例的累積,不斷總結、提高行政調解經驗,把握新形勢下行政調解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積極探索有效化解爭議糾紛的行政調解方式,逐步實現行政調解工作制度化、法治化,進一步彰顯行政調解工作社會效果。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高清有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 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www中文|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