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15-03-23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15〕11號  2015年2月17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市委《關于深入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切實加強當前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現就加強和改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深入實施《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把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作為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嚴格環境準入,堅持依法審批,規范審批管理,強化隊伍建設,著力提高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水平,促進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環境影響評價堅持以環境容量和生態環境功能區劃為基本依據,統籌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統籌區域發展、城鄉發展和產業發展,把握好四個方面的原則。

          ——依法依規原則。牢固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法律地位,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禁止未評先建、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

          ——公開透明原則。堅持信息公開,堅持公眾參與,規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范圍、內容、形式、途徑以及程序要求,依法保障公民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高效便民原則。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不斷規范和優化環評編制、技術評估和環評審批工作流程,精簡工作環節,改進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權責一致原則。依法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技術評估機構、行政審批部門及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建立違法違規行為責任追究和倒查機制。

          (三)總體目標:全面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評執行率100%;全面依法實施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環評過程公開透明;全面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效率和服務品質明顯提升。

          二、規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四)明確規劃環評范圍。市有關部門以及各縣(市)和通州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有關規劃,應當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涉及重要環境要素和產業布局的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等有關專項規劃,應當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其中,指導性專項規劃可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由各級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當前,要以“十三五”規劃編制為重點,建立由環保、發改、經信、科技、國土、規劃、交通、農委、水利、商務、旅游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規劃環評聯動機制,在規劃編制體系中具體明確依法需要開展環評的規劃目錄及形式,積極推進規劃環評工作。

          (五)加強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聯動。規劃環評是項目環評的基本依據,項目環評應當符合規劃環評要求。對按規定應進行環評而未進行環評的規劃所包含的建設項目,環保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予受理項目環評文件。嚴格縣級以上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在規劃編制的同時應組織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并把開發區(工業園區)布局、產業結構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的環境合理性作為評價工作重點;未按規定時限和要求進行規劃環評的,不予受理項目環評文件。

          (六)落實規劃環評跟蹤評價措施。已經批準的規劃在實施范圍、適用期限、規模、結構和布局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或修訂的,規劃編制機關應當按照規定重新或補充進行環評。規劃實施過程中產生重大不良環境影響的,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向規劃審批機關報告,并通報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

          三、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七)加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中,應認真執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核定意見是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原則上新建項目排污權和改、擴建項目新增排污權應通過排污權交易有償獲得,具體按照《南通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通政辦發〔2014〕117號)執行。

          (八)嚴格建設項目審批限制性要求。推行“區域準入、行業準入、總量準入、民意準入、污防準入”五位一體環境準入制度,切實做到“五個一律不批”:不符合環境法律法規、國家及我市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選址、選線與規劃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項目一律不批;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一律不批;在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尚未完成生態恢復的地區,對增加排污總量和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經論證存在重大環境風險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

          (九)改進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水平。精簡前置審批,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一律不得作為環評審批前置,也不得擅自將環評作為其他審批的前置。各級環保部門應按照依法依規、能減則減、能快則快的原則,進一步創新服務舉措,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能。積極探索環評審批正、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試行正面清單項目備案管理制度。全面推廣網上審批,探索建立市、縣、園區三級聯網的環評審批管理平臺。完善市級以上重大項目環評審批綠色通道。

          (十)注重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結果運用。做好規劃環評結果運用,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所包含的具體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可以簡化。做好項目環評結果運用,有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未經批準不得建設。加強過程監管,確保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與環評一致。加強項目環評成果科普宣傳,對環境敏感項目注重事前、事中及事后全過程宣教,協調利益訴求,化解群眾疑慮,促進項目建設。

          四、積極推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

          (十一)明確環評公眾參與范圍。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對依法不需要保密、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并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專項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發生重大變更需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批準五年后方決定開工建設的建設項目,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依法需要開展公眾參與的建設項目,均須在環評過程中引入公眾參與。

          (十二)提升環評公眾參與實效。健全環評信息公開機制,暢通信息表達渠道,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認真組織公眾參與調查,范圍不得小于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并涵蓋項目的敏感保護目標,體現調查的代表性、公正性和科學性。對化工集中區(園區)、重金屬專業片區以及鉛蓄電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活垃圾填埋、危廢焚燒、危廢填埋等社會關注的熱點項目、環境敏感的化工及污水處理廠項目,必須通過聽證方式公開征求公眾意見。與環保相關的合理意見或訴求應予采納。嚴格執行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主動公開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

          (十三)推進環評與穩評聯動機制。把穩評作為硬性流程,嵌入設定到環評工作環節之中。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敏感項目,必須按照《關于深化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通辦發〔2014〕18號)、《關于進一步完善〈關于深化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切實提高穩評工作質量的意見》(通辦發〔2014〕61號)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對社會穩定風險等級評估結果屬于中、高風險等級的敏感項目,依照規定暫停受理和審批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屬于低風險等級的敏感項目,要注重隱患排查和有效控制。

          五、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執法監管

          (十四)規范環評中介市場。積極培育環評服務市場,支持有資質、有實力的環評機構做大做強,鼓勵其踴躍參與市場競爭。加強環評服務市場監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規劃編制單位、項目建設單位自主選擇環境影響評價機構,依法處置惡性競爭和行業壟斷,維護好環評市場秩序。建立環評機構信用考核和退出機制,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監督,完善環評機構和從業人員登記、誠信檔案制度,定期向社會公開環評機構從業人員誠信信息,依法依規處置不誠信環評機構及個人。

          (十五)引入環評技術評估第三方審核機制。設立環評技術評估機構,實現環評技術評估與審批分離。完善規劃環評、項目環評評審專家庫和專家聘任、抽選辦法,實行動態管理。健全評估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專家、評估機構職責和依法承擔的連帶責任。

          (十六)加強環評制度實施的執法監督。對環評文件未經批準或重大變更未經審批,建設項目基本建成的;擅自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內開工建設的,或擅自開工建設造成重大環境污染或嚴重生態破壞的;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建成、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主體工程即正式投產(運行)等突出違法行為,各級環保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罰,責令其停止建設或生產(運行),并向社會公開。

          (十七)落實環評審批權力下放后續監管措施。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市調整下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的具體要求,切實履行審批管理責任。要進一步加強人員配備,強化業務培訓,規范審批管理,做好工作銜接,確保下放管理層級落實到位。要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做到放管結合,防止出現管理脫節,確保放權到位、監管到位。市級下放到縣級的審批事項原則上不得再次下放。

          (十八)建立環評制度執行情況責任追究制度。市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開展全市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執行情況聯合督查,對違反法定程序、超越法定權限作出的環評審批決定,要依法予以撤銷,問題嚴重的地區實行區域限批。對有責任的審批機關和責任人,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問責。需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環評制度落實不力、行政干預嚴重、違法現象突出的地區和部門,由市政府或環保部門進行約談。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 最近2019中文字幕电影1|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曰韩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级有码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完整版|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