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5〕15號 2015年2月16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和單位:
上海是全國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集聚了豐富的科技、教育、人才、信息等資源。上海也是我國醫學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現有三級甲等醫院達36所,其中達到國內頂尖水平的有10多所,不少重點學科在全國首屈一指。南通與上海隔江相望,地域相鄰,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往來十分密切。加快我市醫療衛生領域接軌上海,加強與上海名醫名院的接軌合作,并以此推動與省內外先進醫院交流與合作工作,對于策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推動我市醫療衛生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學配置資源,加快構建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更好地服務全市人民健康和“兩個率先”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扎實有效地推進相關工作,經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構建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目標,遵循“接軌、融合、帶動、提升”的策略,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重點、以學科建設為載體、以技術升級為關鍵、以資源共享為依托,充分利用我市接軌上海的地緣優勢和人文優勢,分享上海優質資源的“溢出”和“替代”效應,全力推動我市醫療衛生領域接軌上?!皳Q擋提速”,在更高層次上開展學術研究、技術協作和信息交流,加快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增強衛生治理能力,盡快縮短我市與發達城市的差距,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數。
?。ǘ┗驹瓌t。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樹立開放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打破區劃界限,積極主動接軌,全方位、多領域開展交流合作,力求深度對接、全面融合;堅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揮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的引導、協調和服務功能,發揮醫療衛生機構的主體作用和學術團體的助力作用,以院際合作促行業合作,以行業合作促區域合作;堅持政府和民間雙輪驅動,積極發揮我市醫療衛生領域的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鼓勵支持民營醫療機構參與,主動承接上海健康服務業的梯度轉移,實現特色發展、差異發展、共贏發展;堅持高標準謀劃、系統化設計、制度化安排,建立長期合作交流機制,促進衛生接軌上海工作常態化。
(三)主要目標。學習借鑒上海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政策資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形成與上海全面對接,深度合作的長效機制,到2016年,全市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至少與一所全國知名的上海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協作關系。提升城鄉醫療技術水平,到2020年力爭建成省級以上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1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30個以上,培養市級以上醫學重點人才10名以上,常見病市域內就診率達95%以上。
二、重點任務
?。ㄒ唬┐罱ń涣骱献髌脚_。積極構建交流促進機制。市、縣兩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主動加強與上海的合作和交流,系統謀劃、整體聯動、加強協調,形成定期會商機制和長期交流制度,為滬通兩地間的深度合作和學術交流搭建平臺,為熱心支持南通衛生事業發展的上海名醫名院務實提供服務。大力爭取高層交流項目。開設《上海名醫大講堂》,定期邀請上海知名醫學專家來通講學;聯合上海知名醫院、高等學府或科研院所,在通舉辦高層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承辦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指導和幫助我市醫務人員開闊視野、拓展素質、提升能力,擴大我市在全省醫學科技領域的學術影響力。努力放大院際交流效應。充分調動每個醫院開展學術活動的主觀能動性,三級綜合醫院每年組織面向全市的學術交流不少于3場次、三級??漆t院和二級甲等醫院不少于2場次,不斷擴大滬通兩地院際合作的學術交流活動的實際成效。
?。ǘ┩貙捜瞬殴灿?。加大選派人員赴滬進修力度。根據醫療機構學科建設和業務發展需要,精心制訂實施人才培育行動計劃,定期選派優秀中青年業務骨干到上海進修深造。醫院每年選派赴滬進修人員不少于現有衛技人員的1%,市屬醫療衛生機構每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赴滬進修不少于100名。探索異地導師制培養模式。聘請上海名醫為我市醫療機構學科學術帶頭人當導師,實行一對一的長期帶教。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聘請上海市有關專家擔任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顧問,邀請上海專家對我市培訓質量進行評估與指導,提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水平。加強衛生管理干部的培訓工作。主動加強與復旦大學等上海高等學府合作,每年舉辦2期醫院管理培訓班,每期選派25名左右的醫院管理干部赴上海培訓。
?。ㄈ﹦撔禄セ輩f作機制。鼓勵上海名醫支援南通。重點支持我市重點學科、專科專病與上海合作醫院相關學科和??频纳疃葘?,從人才、技術、科研等方面“比、學、趕”,盡快縮短差距、提高能級。對在支持我市醫學創新平臺、醫學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中表現突出且成效明顯的上海醫院的名醫專家予以適當獎勵。加快醫保結算滬通聯網。優先開通滬通兩地跨區域醫保結算系統;引導上海合作醫院為我市轉診病人開通就醫綠色通道,為我市病人轉上海治療提供方便;采取優惠政策吸引上海合作醫院與我市醫院建立協作病區,以緩解其住院床位緊張的矛盾,方便我市居民就近享受上海的醫療服務。拓展醫師多點執業范圍。積極爭取政策,建立跨省區的醫師多點執業制度,吸引上海專家來我市開展多點執業,邀請上海專家定期來通義診、坐診、手術、教學查房;聘請上海知名專家作為我市醫院特聘專家,并合理解決他們的交通補貼和待遇報酬,建立穩定長效的業務合作和利益共享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遠程會診、遠程教育等系統,促進兩地合作聯動,發揮好智慧衛生的功能。
?。ㄋ模﹦諏嶉_展科研合作。聯合開展科研攻關。與上海名校名院科研合作攻關,實現共贏,科技交流合作由面上向深層推進。借助知名院所的平臺、技術、人才等資源,形成長期、穩定、務實的緊密型合作,做到聯合申報科研項目、聯合攻關重大課題、聯合科技成果轉化等。優先支持合作項目。將滬通兩地合作科研課題優先納入我市科研立項及資助范圍,對符合條件的科研成果優先納入科研獎勵項目,對參與研究的上海專家一并予以獎勵,調動他們參與我市科研攻關的積極性。借力提高立項質量。借助上??蒲辛α考訌妼ξ沂嗅t療衛生單位國家、省市級課題申報工作的指導力度,提高課題中標率。三級綜合醫院每年開展科研合作項目不少于2項,三級??漆t院和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不少于1項。
?。ㄎ澹┨岣呒夹g創新能力。多措并舉引進新技術。以接受上海輻射為基礎,推動與國內名醫名院的交流合作,加快新技術項目引進應用,通過赴滬赴外地帶任務進修引技術、上海等外地專家來通會診及手術演示送技術、舉辦學術講座學技術等方式,引進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提高服務能力。三級綜合醫院引進新技術每年不少于10項,三級專科醫院及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每年不少于5項,全市每年不少于100項。依托上海開展技術創新。依托上海名醫名院,積極爭取國家級和省級新技術培訓基地建設,以此推進新技術引進的加速度和應用的成熟度,進一步增強我市醫療衛生技術的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力爭在關系衛生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實現技術創新的新突破。
?。┲平】诞a業發展。積極分享上海優質醫療資源的溢出效應。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引導上海名院共建,吸引上海高層次醫學人才加盟,規劃建設國際化水準、產業化理念、“產、學、研”一體的“健康產業城”,既充分滿足我市產業發展、人口集聚、接軌國際等功能需求,也有利于分享上海高端醫療服務需求,緩解上海外來人口就醫壓力,并以此撬動我市高端醫療、醫療設備、生物制藥、康復養生等健康服務業的集聚發展。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深化醫療衛生領域接軌上海工作,是建設現代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各級政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市政府成立由發改、財政、人社、科技、衛生計生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落實衛生接軌上海的各項政策舉措,確保接軌工作協調有力、指導有方、組織有序。
?。ǘ┙∪ぷ鳈C制。各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建立健全衛生接軌上海工作機制,努力為深度接軌上海搭建更高平臺、創造良好環境、提供政策支撐。重視關心上海專家赴通會診、講學、執業期間的工作、生活、待遇等情況,協調解決接軌工作中的困難及問題,使衛生接軌上海常態化、制度化。
?。ㄈ┘哟蠼涃M投入。設立衛生接軌上海專項引導資金,用于市級接軌上海工作人員進修培訓、專家會診講學、學科專科建設及科研技術攻關等。各地區可參照安排。各醫療衛生單位要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統籌安排接軌上海專項經費,落實人才隊伍、學科??平ㄔO等項目所需資金,確保接軌上海項目順利落地并取得成效。接軌上海項目推進情況與各單位資金補助直接掛鉤。
?。ㄋ模娀己嗽u價。各地衛生計生部門要研究細化接軌上海工作計劃,明確序時進度和任務要求,勾劃時間表和路線圖,實施跟蹤評估,不斷完善和健全工作機制,努力提高接軌上海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