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5-07-13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15〕39號  2015年6月4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建筑業是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優勢產業。多年來,我市建筑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市場覆蓋、施工能力、工程質量等位居全省和全國地級市前列,但建筑產業現代化水平還不高,存在建設周期長、資源能源消耗高及生產效率、科技含量、標準化程度偏低等問題。為積極適應新常態下建筑業發展要求,大力促進我市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成品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為特征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努力實現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一流建筑強市目標,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蘇政發〔2014〕111號)精神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目標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和創建更高水平全國一流建筑強市目標定位,以發展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為方向,以住宅產業現代化為重點,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提高建筑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信息化管理為手段,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按照建家筑城啟未來,用智慧增添城市生命力的愿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系統構建、聯動推進,示范先行、重點突破,大力調整建筑產業結構,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努力使我市建筑產業現代化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前列,提前兩年(2023年前)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目標。

          (一)試點示范期(2015~2017年)。編制完成建筑產業化園區布局規劃,建成2~3個國家級建筑產業(住宅產業)現代化基地。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每年提高4~5個百分點,建筑單體預制裝配率(墻體、梁柱、樓板、樓梯、陽臺等預制構件所占比重)達到1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裝修率達到15%以上。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術進行設計建造。培育新增3~4家具有產業現代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的建筑行業龍頭企業,扶持形成2~3家鋼結構、建筑幕墻、智能化等高資質專業化優勢企業。初步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標準和質量等體系框架。

          (二)推廣發展期(2018~2020年)。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市場環境較為成熟,形成一批以優勢企業為核心、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的產業集群和產業聯盟,基本形成和逐步完善質量可靠、適合市場需求的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全市大中型以上項目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術進行設計建造。建筑產業現代化技術、產品和建造方式推廣至所有縣(市)區。到2020年底,培育新增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3家,建筑行業領域上市公司1~2家。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新建建筑預制裝配率達到25%以上,裝飾裝修裝配化率達到3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裝修率達到40%以上。

          (三)普及應用期(2021~2023年)。到2023年底,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方式成為主要建造方式,工程建設中普遍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技術。再新增建筑行業領域上市公司1~2家。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積占同期新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新建建筑預制裝配化率均達到50%以上,裝飾裝修裝配化率達到6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全裝修率達到5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與2015年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工程建設總體施工周期縮短1/3以上,施工機械裝備率、建筑業勞動生產率、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方式對全社會降低施工揚塵貢獻率分別提高1倍。

          二、重點任務

          (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制定《南通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和《南通市建筑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并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制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相關規劃,明確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合理確定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力布局,統籌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所有縣(市)區要在2015年三季度之前完成規劃編制工作,明確目標任務,制定具體政策。

          (二)積極打造生產基地。按照規劃要求和區域發展實際,積極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和研發平臺建設,優化生產力布局,整合各類生產要素,形成規模化建筑產業鏈,實現建筑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在全市現有產業基地和平臺的基礎上,到2017年底,在市區中西部、海安地區新增1~2個產業園區或產業基地。在引導龍頭企業建立建筑結構體系生產基地的同時,充分發揮部品生產企業支撐作用,扶持8~10家規模合理、創新能力強、機械化水平高的部品生產企業,鼓勵大型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傳統建材企業向預制構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轉型。初步實現建筑構配件、制品和設備的工廠化生產。到2023年,實現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生產基地和平臺建設全覆蓋,滿足市場需求,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方式成為主要建造方式。

          (三)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引導設計、工程總承包、機械裝備、部品構件生產、物流配送、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技術服務等行業企業適應現代化大工業生產方式要求,加快轉型升級。在特級資質企業中,發展8~10家利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的骨干企業。發揮設計企業技術引領作用,培育3~5家熟練掌握建筑產業現代化核心技術的設計企業,提升標準化設計水平。發揮施工企業推動作用,推廣使用先進高效工程技術和裝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減少現場人工作業。通過建造方式的轉變,加快投資體制和承發包方式的創新,打造5~8家設計施工一體化、結構裝修一體化以及預制裝配式施工的工程總承包企業。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鼓勵企業積極向資本市場拓展,力爭到2023年底前,全市建筑上市企業總數達到5~6家。

          (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建立健全以政府搭建平臺、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機制,推動企業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預制裝配智能結構工程實驗中心,組建預制裝配智能結構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江蘇通創現代建筑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南通智慧建筑研究院建設,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共建具有技術轉移、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和人才培育等多種功能的聯合創新載體,培育和組建一批工程研發中心、共性技術服務中心、行業協同創新中心。總承包特級企業及年產值超50億元的一級企業均應建立相應的研發機構,力爭建成1~2家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加大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鋼混結構等建筑結構體系研發力度,盡快形成標準設計、部品生產制造、裝配施工、成品住房集成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綠色節能要求,積極承接高端綠色建筑、智能建筑。加快形成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產品標準和施工工法,并爭取納入市、省乃至國家級標準體系。引導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大力發展和應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結構保溫裝修一體化,門窗保溫隔熱遮陽新風一體化、成品房裝修與整體廚衛一體化,以及地源熱泵、采暖與新風系統、建筑智能化、水資源再生利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成套技術。

          (五)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嚴格貫徹省部品生產企業資質標準和審查制度,把好新興市場主體準入關口。改革招投標制度,在政府性投資項目發包中,給予具有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能力的企業優先中標權。完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貼近市場實際的工程造價指標。結合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進一步健全工程質量監管體系,完善部品備案和目錄管理制度,全面落實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加強預制構件生產質量監管,強化裝配式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推廣使用“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監督管理平臺”。建立建筑部品以及整體建筑性能評價體系,明確評價主體、標準和程序。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的立項、設計方案、招投標、工程驗收、審計和檔案等環節的審批和監管模式。強化成品住房質量驗收,完善《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制度。推行工程質量、成品住房質量擔保和保險制度,鼓勵多種形式購買保險產品與服務,完善工程質量追償機制,提高質量監管效能。

          (六)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深入推進建筑產業和行業企業信息化應用示范工程,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研發設計、開發經營、生產施工和管理維護水平。加快推廣信息技術領域最新成果,鼓勵企業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智能化技術、虛擬仿真技術、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力度,實現設計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網絡化、運營智能化、商務電子化、服務定制化及全流程集成創新,全面提高建筑企業運營效率和管理能力。到2017年,年產值超百億企業均應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到2023年,所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和50%以上一級企業,全面應用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七)推行特定市場引導。發揮房地產開發企業集成作用,發展一批利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開發建設的骨干企業,提升開發建設水平。對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項目以及國有資本開發的工程項目,率先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和全裝修成品住房進行建設。加快推進政務中心停車樓等一批預制裝配結構(智能建筑)示范工程建設。到2017年,在新開工的公共建筑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和全裝修成品住房的比例達到30%;到2020年,提升至50%。2017年以后,市區快速路環線以內區域新開工建設項目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比例不低于30%。

          (八)提升產業國際化水平。搶抓國家推進建設“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充分發揮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合作平臺作用,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建筑行業企業、市場和人才的國際化水平。加快提升在交通、水利、市政、鐵路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施工能力,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境外市場,到2017年,實現境外施工產值25億美元;力爭到2023年底,境外市場施工產值突破50億美元。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引進國際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管理經驗,并購國外先進建筑行業企業,整合國際相關要素資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大型成套設備、建材、國際物流等建筑相關產業發展。

          三、政策支持

          (一)加大財政金融支持

          1.充分利用市政府現行的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進步專項資金、服務業引導專項資金、生態建設專項資金、人才引進培育專項資金等各類扶持政策。采取財政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優先支持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企業和示范項目建設。

          2.鼓勵建筑產業現代化重大項目爭取國家、省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在落實對建筑企業產品質量、人才實訓、標準制定等方面市級財政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幫助企業積極爭取上級相關財政扶持政策;優先支持現代建筑產業參與各類工程建設領域的評選、評優以及申報國家星級綠色建筑、康居示范工程,并配合相關單位做好向上爭取各類專項獎補資金。

          3.在市區范圍內(崇川區、港閘區、開發區),對采用預制裝配式現代化施工的建設項目,給予建設單位40元/㎡的生態建設專項資金補貼,具體補貼辦法另行制定。

          4.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成品住房發生的實際全裝修成本按規定在稅前扣除。在市區范圍內(崇川區、港閘區、開發區)購買全裝修商品住宅的購房,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按政策允許范圍內最低首付比例執行,并給予購房者房款總額0.5%的補貼。

          5.對納入建筑產業現代化優質誠信企業名錄的企業,通過組織銀企等多種形式向金融機構推介,爭取金融機構支持。大力發展工程質量保險和工程融資擔保,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對購買裝配式商品房和全裝修成品住房的,按照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給予支持。

          (二)落實稅費優惠政策

          1.對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的企業,符合條件的申報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按規定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按規定落實引進技術設備免征關稅、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企業購置機器設備抵扣增值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免征或減半征收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鼓勵建筑企業開拓境外市場,享受相關免抵稅收政策。

          2.凡采用預制裝配式現代化施工的建設項目,對征收的墻改基金、散裝水泥基金、揚塵排污費即征即退。對建成國家級、省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示范園區除享受上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相關政策外,市、縣按規定將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三)提供用地相關支持

          1.優先支持建筑產業現代化企業基地、平臺用地,對列入市級年度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

          2.對以招拍掛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各地要結合建筑產業現代化目標要求,將預制裝配率、全裝修成品住房率等指標納入地塊規劃設計要點。

          3.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的開發建設項目,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范圍內可分期交納土地出讓金。

          4.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建設的房地產項目辦理規劃審批時,其外墻預制部分建筑面積(不超過裝配式建筑單體地上規劃建筑面積之和的3%)可不計入成交地塊的容積率計算。對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項目,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允許將裝配式預制構件投資計入工程建設總投資額,納入進度衡量。

          (四)加強行業引導。將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情況和成效作為評選評優的重要考核內容。評選優質工程、優秀工程設計和考核文明工地,優先考慮采用建筑產業現代化方式施工的項目。對建筑產業現代化優質誠信企業在資質評定、市場準入、工程招投標中予以傾斜。

          四、組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建立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各項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城鄉建設局,具體負責協調和指導全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將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政府(管委會)負責人牽頭的組織領導機構,強化對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的統籌協調。

          (二)強化技術指導。市城鄉建設局牽頭組織成立市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家委員會,并分行業設立設計、部品、施工等專家小組,負責標準編制、項目評審、技術論證、性能認定等方面的技術把關和服務指導。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專家委員會,在試點示范階段,負責對本地區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建設方案和應用技術進行論證,并為施工圖審查提供參考。切實加強與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通過學習考察、項目合作、專業論壇等載體,不斷引進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三)強化社會推廣。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通過報紙、電視、電臺與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意義,讓公眾更全面了解建筑產業現代化對提升建筑品質、宜居水平、環境質量的作用,提高建筑產業現代化在社會中的認知度、認同度。通過舉辦建筑產業現代化論壇、現場會等系列活動,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向社會推介優質、誠信、放心的技術、產品、企業。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