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發〔2014〕5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落實國家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新型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制度,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根據民政部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工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優先,立足于源頭保護、預防保護、主動保護,幫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決生活、監護、教育和發展等問題,逐步提升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安全感、幸福感,最大限度減少未成年人流浪乞討和因監護缺失受侵害以及各類惡性事件的發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積極拓展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內容,有效落實城鄉低保、孤兒保障、臨時救助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充分發揮現有救助保護機構職責作用,進一步強化社區保護和服務,構筑網絡化的發現、保護、救助機制;凝聚相關職能部門、司法機關、群團組織的合力,幫助遭遇生存和發展困境的未成年人維護合法權益,推動形成“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格局。
三、困境未成年人的界定
?。ㄒ唬┥⒕庸聝?、處于流浪或者有流浪經歷的未成年人;
?。ǘ┮虮O護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殘等原因導致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
?。ㄈ┰馐芗彝ケ┝Α⑴按?、遺棄、拐賣、性侵、故意傷害等侵害的未成年人;
?。ㄋ模┳陨碓庥鲋夭≈貧埖忍厥饫щy的未成年人;
?。ㄎ澹┑捅艏彝ヒ蜇毨щy以健康成長的未成年人;
?。┍环ㄔ号刑幮塘P、在社區接受矯正的未成年人;
?。ㄆ撸┮蛏嫦虞p微違法犯罪由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急需幫撫、幫教、就業培訓以及法定代理人不盡監護義務的未成年人;
?。ò耍┥形幢幻裾块T認定為孤兒但事實無人監護的未成年人;
?。ň牛┯上嚓P職能部門和單位提出,經市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研究確定的其他未成年人。
四、工作內容
(一)發現、報告和響應
1.民政部門會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以社區(村居)為單位,對困境未成年人進行排查摸底,建立并及時更新困境未成年人基本信息檔案。
2.教育部門對在校困境未成年人,公檢法司等機關對服刑人員子女和在執行公務中發現的困境未成年人,各類醫療機構對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被遺棄未成年人,及時將有關信息通報民政部門。
3.民政部門依托救助機構建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會同共青團組織建立以12355熱線為核心的未成年人綜合在線服務體系,24小時暢通接受社會各界和困境未成年人的報告和求助,與相關部門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落實好困境未成年人檔案收集、整理、分類、接受求助和轉介工作。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衛生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支持單位:市中級法院、檢察院〕
(二)救助保護
1.民政部門要組織社區(村居)開展困境未成年人隨訪和定期回訪,對困境未成年人有可能受到侵害或面臨重大困難的,社區(村居)要及時向民政和公安等部門報告;對尚未落實監護人的困境未成年人,要按照《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落實監護人。
2.落實流浪未成年人各項救助保護工作,勸告、引導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機關、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求助,或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對確實無法尋找到親屬的流浪未成年人,有戶籍的協調流出地政府妥善安置,無戶籍的由流入地政府妥善安置。
3.民政部門要統籌開展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監護能力和寄養、收養家庭監護能力評估工作,發動社會力量對監護人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特別是要督促家長依法履行第一保護人的職責和義務。
4.立足未成年人生存與發展需要,全面建立以困境未成年人為重點的兒童福利制度和應急救助機制,按規定落實好困境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公安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ㄈ┙逃Wo
1.對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教育資源支持,做好困境未成年人義務教育或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協助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做好教育矯治工作,依法保障困境未成年人入學機會公平。
2.提高低保戶家庭幼兒學前教育補助標準。
3.落實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4.結合陽光助學活動,對應屆中、高考階段的困境未成年人給予資助,向民政部門及時報送信息,落實對接工作,按照困境未成年人分類保障制度要求予以落實。
5.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在原有基地中開展專項的課程和項目。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民政局、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四)司法保護
1.公安機關接到未成年人遭受暴力、虐待、遺棄、拐賣、性侵、故意傷害或攜帶、利用未成年人乞討等案件報警后,應立即處置、制止侵害行為并審查、立案。
2.公安機關在處警過程中發現未成年人受到嚴重傷害、面臨嚴重威脅或無人照料時,應將其帶離,送至其他有監護資格的親屬處照料或護送至未成年人保護中心予以臨時應急庇護和短期生活照料。
3.對被解救且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并已安置到福利機構撫育的未成年人,要按規定為其辦理戶口登記。
4.對因監護缺失、監護失當面臨侵害的未成年人,在發現單位、個人或社區(村居)勸誡、制止無效時,公安部門接警后應快速處置,協同報案單位、個人或社區(村居)落實監護干預和保護,及時與民政部門對接予以臨時安置照料,法院、檢察院應及時受理、裁決相關案件,并協同社區(村居)或民政部門實施監護權轉移。
5.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對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人子女進行幫扶,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加強對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推進落實。
6.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嚴格依法落實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做好犯罪記錄的封存,非因法定原因,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查閱未成年人犯罪檔案。
7.司法行政部門要抓緊研究司法體制改革后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問題,盡快形成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支持單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
?。ㄎ澹┚蜆I保護
1.人社部門對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中符合條件的有勞動能力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提升其自我生存能力。
2.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員,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等援助措施,盡快幫扶就業。
3.對困境未成年人實施就業技能培訓。對年滿16周歲未成年人開辟特殊服務通道,依托各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開展技能培訓工作,按規定將符合條件且有就業愿望的未成年人納入就業服務體系,提供職業培訓。
4.殘聯要積極采取措施為殘疾未成年人提供技能培訓、康復訓練服務。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市婦聯、團市委、殘聯,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t療保護
1.對流浪乞討或無監護的未成年人的救治開通綠色通道,實行首診負責制和先救治后結算制度,任何醫療機構不得延治,民政、財政部門要對承擔監護責任的困境未成年人的醫療費用予以保障。
2.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對在醫療機構被遺棄的嬰兒要及時發現、報案,并配合公安部門將棄嬰護送至轄區福利機構,有效制止私自提供信息或中介行為,預防私自收養、私下買賣等行為的發生。
〔責任單位:市衛生局、民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ㄆ撸┚癖Wo
1.加大對留守兒童、殘障兒童、服刑在教人員子女和監護失當等未成年人的精神關愛和思想道德教育。
2.針對留守兒童長年處于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監管缺失等問題,婦聯牽頭開展“愛心媽媽”活動,實行“一對一”結對教育保護和幫助扶持,幫助困境未成年人改善家庭教育和撫養功能。
3.加強志愿者服務建設,充分發揮文明辦、婦聯、共青團現有平臺優勢,積極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資源支持,強化宣傳引導,幫助困境未成年人克服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人格發展、人際交往、升學就業等問題,營造關愛和保護困境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圍。
4.充分發揮各級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作用,加強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責任單位:市婦聯、團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教育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五、主要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市級層面建立由分管副市長牽頭,分管副秘書長、民政局局長及其他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事項;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負責信息通報、議題征集、工作督辦等日常工作。各地也要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的組織協調機構,抓好工作推動和疑難問題的解決。
?。ǘ┙∪ぷ骶W絡。民政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在聯席會議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協作配合,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形成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居)之間要堅持四級聯動,上下銜接,有效呼應,避免幫扶盲區,加快建立形成齊抓共管、覆蓋城鄉的服務體系。共青團、文明辦、婦聯、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教育等部門和單位結合職能,建設困境未成年人保護的工作平臺,實現社會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
(三)強化社區保護。各地要按照網格化、屬地化管理的原則,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充分發揮社區(村居)的主體作用,組織指導社區(村居)做好入戶走訪、摸底排查、監護干預、幫扶轉介、心理疏導、檔案管理、跟蹤回訪等工作,履行法律賦予的監護責任。要明確社區(村居)干部具體負責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建立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聯絡機制,及時掌握上級要求,反饋基層信息。要加強社區志愿者服務和信息員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本轄區困境未成年人巡查、發現、報告和護送保護工作。在困境未成年人集中區域,協同民政、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共同建設“傍晚學?!?。
(四)鼓勵社會參與。各地要協調相關部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工志愿服務等方式為社會組織搭建平臺,積極動員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專業組織等方面的資源,鼓勵企事業單位、公益慈善組織、熱心人士參與,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家庭監護評估、監護干預、心理咨詢、康復訓練、就業、安置、助學、司法援助等方面的救助保護服務。加強業務培訓,對從事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相關工作的人員,特別是社區工作者、社會志愿者等進行法律法規政策輔導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咨詢等方面的指導。
?。ㄎ澹V泛宣傳動員。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誠信友善、恤孤慈幼的傳統美德,發動全社會監督家長依法履行第一保護責任人的義務。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積極宣傳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政策,每年開展以有利于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免受侵害為主題的專項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參與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六)落實資金保障。各級政府要切實保障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經費,財政部門統籌使用本級財政資金和上級專項資金,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確保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
六、實施步驟
?。ㄒ唬┱{查準備階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各地要依托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的力量,圍繞困境未成年人的詳細情況和實際訴求,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專項檔案和信息庫。以政策宣講、法律普及、心理知識輔導為重點,同步開展對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社會志愿者的業務培訓。結合調查摸底情況,搭建工作框架,制定實施方案,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
?。ǘ┩七M實施階段(2014年11月~2015年5月)。各地召開動員部署專題會議,統一思想認識,明確職責分工,分解工作目標,落實推進節點。要加強工作研究,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專業機構、各類志愿者的工作職責和協作程序,逐步完善監測、預防、報告、轉介、處置等保護體系。市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加強統籌協調和業務指導,定期搜集和研究各地各部門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提出完善政策措施、強化部門職責、推進社會協同的新舉措。各地每季度向市聯席會議辦公室報告階段性工作進展。
?。ㄈ┛偨Y提升階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科學建立績效評價機制,開展周期性效果評估,進行試點前后比較,全面總結提煉試點工作成效和經驗,認真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全面推進困境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的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促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事業發展奠定實踐基礎。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