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實施意見
        來源: 南通市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12-07-09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12〕54號  2012年6月7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2〕1號),著力構建我市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動全市農業科技創新,切實發揮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建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結實我市實際,現就加快推進全市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落實農業現代化工程、實現農業產業化全省領先的總體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產業導向、穩定支持、聯合協作、支撐發展”的方針,以率先實現農業基本現代化為目標,以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著力點,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突出農業科技研發、推廣應用和人才培養三個重點環節,加快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推動以科技型涉農企業為主體、以農業產業需求和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聯合為基礎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逐步形成農業科技創新要素互動、優勢集成的新格局,提高我市農業科技貢獻率。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協調指導、服務保障的作用,打破部門、區域、體制界限,促進農業技術創新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創新資源、技術成果與資本要素的結合。

          (二)企業主體與科研院所相結合。強化各類涉農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加大研發力度,加強人才培養,主動吸收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其他技術創新要素,增強持續創新能力。科研院所要成為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依托,圍繞市場和企業需求開展科研活動,幫助企業培養人才,向企業開放重點實驗室、農業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資源,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多層次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三)重點突出與全面推進相結合。結合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需求,把握好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和方向,在重大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上取得新突破。科研攻關突出品種創新、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技術、農產品高效安全生產技術、農產品產地精深加工和防災減災技術集成;成果轉化突出重大關鍵技術產業化;科技服務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種等關鍵時節和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

          三、總體目標

          到2015年,實施重大農業科技產學研一體化項目30個,在生產、加工領域大范圍轉化應用科技成果20個以上;建立一批企業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和涉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設立農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現全覆蓋;依托市內農科教資源,建設一批在支撐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培養農業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提升農業智能化信息化等領域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產學研一體化農業科技服務平臺,農業產學研一體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四、重點任務

          充分挖掘我市現有的農業技術研發推廣潛力,探索農業產學研結合的新思路、新模式,重點實施產學研合作創新項目,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形成規范、持久、高效的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運作機制,加速我市農業科技創新資源的有效集聚,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一)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國內外農業科研院所來我市創辦科研機構或分支機構,充分發揮我市現有科研院所的作用,建立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扶持和鼓勵我市涉農企業、農業產業園區、農科教機構建立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綜合實驗室。根據《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江海英才計劃的意見》(通委發〔2009〕6號),市級財政對新批準建設的市區企業院士科研工作站和國家級、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別給予50萬元和50萬元、20萬元的建站補助。各縣(市)也應按此標準予以補助。市重點建設16個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即農作物分子育種實驗室、糧油高產高效技術、蔬菜新品種選育及工廠化種苗技術、四青作物高效安全生產技術、設施農業(含養殖)高效安全可持續生產技術、蠶業生產新模式新技術、鮮食瓜果高品質高效益安全生產技術、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循環農業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新型農業機械開發、耐鹽作物工程技術、花卉苗木生產及園林技術、耐鹽綠化樹種引選及造林技術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等。服務平臺建設主體面向市內教育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和相關農業企業(基地),實行部門出臺指南、主體自主申報、專家集中評審,合格者由市政府命名,并在市級科技發展項目安排和省級以上項目申報上予以傾斜。

          (二)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項目平臺建設。建立由市農委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項目管理平臺,充分整合國家、省、市各類科技專項計劃、科技攻關項目,向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傾斜。項目主要圍繞我市農業現代化工程建設,重點突出糧食安全、農產品安全、現代種業體系建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智能農業、農機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動植物疫病防治、農產品物流、防災減災等領域,每年市級重點組織實施10項以上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項目。各縣(市)、區政府要依托項目平臺,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建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重視項目的硬軟件建設,在力量配置、資金安排上優先保證項目實施,做到“項目未動,資源先行”。在項目實施中,可按照“首席專家+創新團隊+協作單位”的模式,組建項目實施團隊,確定項目實施時限,督促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實施取得實效。

          (三)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農業網站、涉農科研網站建設及涉農雜志的編發工作,依托南通農業信息網、南通農業科技網和《南通農業》、《南通農業信息》等雜志以及涉農高校圖書資料,建立集農業科技公共資源庫、農業科技研發成果信息庫等于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完善農業科技成果發布、科技信息查詢、科技知識網上培訓等功能,逐步實現農業科技數據、科技文獻、科技成果等各類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成為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信息集散中心。加大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與推廣力度,加強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的有機結合,加快傳感、通訊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設施農業和畜禽規模養殖業生產過程監控、倉儲農業有害生物識別監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投入品監管等領域的應用步伐。依托南通農業物聯網示范園區,重點扶持建設省內一流現代農業智能化信息化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在項目管理、平臺建設、財政扶持上與服務平臺建設同步。各縣(市)、區也要加快縣級農業物聯網應用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建設,提升現代農業發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平臺建設。將農業人才培養引進列入市級人才培養與引進總體計劃,統籌推進。注重吸引高層次人才,大力引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人才、院士團隊人才、省“雙創”農業人才等高端人才。鼓勵人才聯合涉農企業,或自主創辦農業科研開發與產業化實體機構。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聘請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學科帶頭人等擔任企業兼職技術專家、技術帶頭人,建立研發機構,提高農業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根據《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南通市產業人才發展312行動計劃的通知》(通委發〔2012〕4號),對高層次農業科技領軍人才來通創業,簽訂項目實施協議后,根據項目投資規模和進度,市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給予200~5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支持;對農業創業創新人才團隊,根據投資規模和項目進度,經評審,市財政給予500~1000萬元的項目經費投入,市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給予團隊成員總額200~500萬元資金補助;對符合農業產業發展重點的創新型企業,引進實施重大創新項目所需,與企業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給予10萬元以上年薪,擁有2項以上發明專利的專業技術人才及1項以上發明專利的高技能人才,經審核,市人才工作專項資金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2015年,所有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都要建有研發中心。鼓勵引導農業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園區、基地等一線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技術推廣工作,提高農業生產一線人員的科技素養。市涉農部門配合南通農院每年舉辦一期學生就業推薦會,為涉農企業和學校搭建人才輸送的橋梁。全力建設南通農業人才培養孵化中心、南通農業科技專家創新創業中心,同時發揮南通農院和沿江地區農科所的作用,培養實用型農業專門人才和南通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建立從市涉農部門選聘管理及技術專家到農院擔任兼職教授、從農院選派基礎及實用技術研究領域的教授到沿江地區農科所開展技術創新工作的機制,推動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吸收農院教師和沿江地區農科所科技人員參與到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項目建設和科技成果推廣工作中,做到互相滲透、互相融合。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建立專業人才培養點,或實行定向委托培養,有針對性地培養一批農業產業化技術工人;引導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一線人才需求的全面對接。

          (五)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政策平臺建設。立足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公益性特征,對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市區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農業產學研項目符合市科技進步專項資金扶持范圍的,由市科技局統一納入評審。各縣(市)、區要從稅收、金融等方面落實優惠政策,鼓勵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生產企業自主創新、合作創新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對產學研合作創新項目基地建設進行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

          (六)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組織平臺建設。加強對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組織領導,建立農業產學研一體化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牽頭組織召開,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遇有特殊情況(如重大項目立項等),可臨時召開會議集體研究。聯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制定全市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年度計劃,研究部署全市農業產學研一體化工作,協調解決產學研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每年舉辦1~2次產學研洽談會,組織涉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交流和項目對接活動,搭建產學研交流互動平臺,推動產學研合作創新。市發改委、市委農辦、市農委、科技局、財政局、人社局、海洋與漁業局、農發局及南通農院、沿江地區農科所等部門和單位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推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七)加強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機制平臺建設。建立統籌協調機制,根據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實施科技興農的戰略任務,不斷加強對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強化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院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間的協調合作,形成聯動機制。科技管理部門要切實發揮在產學研工作中的綜合協調職能;涉農管理部門要在科技項目選擇、組織院所校企合作、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等工作中加強指導;財政部門要根據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加大對農業產學研一體化工作的財政投入力度;人事、科技部門要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和技術人才培訓工作力度,強化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支撐。建立分析評估機制,定期對農業產學研一體化重點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予以解決,確保農業產學研一體化推進取得實效。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實行推進農業產學研一體化的監督考核機制,將各縣(市)、區政府在組織實施農業產學研對接、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加大檢查、指導和考核力度。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熟妇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最近2022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日韩第十页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