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2〕147號 2012年8月8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
《南通市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12〕27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12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列入首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計劃。推動10個鎮創建“質量強鎮先進鎮”,10個開發區或產業園區創建“質量先導區”。
(一)產品質量
1.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90%以上,主要農業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
2.列入“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籌建計劃1個,創建江蘇名牌產品75個、質量信用A級企業300個,5家企業創建江蘇省質量獎或南通市市長質量獎;
3.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超過30%。
(二)工程質量
4.大中型工程項目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其他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98%以上。
(三)服務質量
5.生產性服務業顧客滿意度80%以上,生活性服務業顧客滿意度78%以上。
(四)經濟環境質量
6.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服務業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達到削減目標,單位GDP消耗能源下降3~5%。
二、主要任務
(一)組織實施質量強市建設
1.部署推進質量強市工作。圍繞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研究制定創建工作意見,召開全市質量強市大會,明確創建目標任務,編寫創建籌劃書。各地組織開展質量強鎮先進鎮創建活動。(南通質監局)
2.加強質量工作績效考核。研究制定質量強市建設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質量強市建設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評價內容。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出臺《2012年度南通市質量工作績效考核辦法》,認真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南通質監局,市經信委、科技局、財政局)
3.完善質量獎勵制度。市財政設立質量強市推進資金,納入年度預算,堅持合理使用,實施有效監管,發揮引導激勵功能。修訂《南通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引導和激勵企事業單位建立實施卓越績效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綜合質量水平。(南通質監局牽頭,市農辦、發改委、經信委、城鄉建設局、科技局、商務局、財政局、環保局、安監局、農委參加)
(二)扎實推進名牌戰略
4.大力培育發展名牌。出臺南通市“十二五”名牌戰略實施方案,著力推動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產業化農產品創建名牌產品,爭創江蘇名牌75個,其中服務業3個,農產品6個,制造業66個。(南通質監局牽頭,市農辦、發改委、商務局、農委、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旅游局、海洋漁業局、衛生局參加)
5.打造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支持海安鑫緣繭絲綢工業園區創建全國繭絲綢服裝家紡品牌示范區。積極爭取海門工業園區列入全國家紡品牌示范區籌建計劃。指導濠河景區品牌申報工作。在上市企業中試點開展品牌價值評價工作。(南通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委參加)
6.創建質量示范區。推進開發區和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引導和推進市開發區鋼絲繩、啟東電動工具等產業創建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和江蘇省區域名牌。推進市開發區、高新區等創建“質量先導區”。(南通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委參加)
(三)夯實質量工作基礎
7.推進新興產業技術標準戰略。積極推進國家海洋工程與船舶配套產業集聚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加快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專項,力爭建成新興產業、高新技術標準化示范區2個以上,新興產業采標50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轉為技術標準20項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30個。建立企業標準聯盟工作模式,鼓勵和引導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啟動居家養老服務業標準化項目。(南通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委、民政局參加)
8.推進民生計量工作。開展以醫院、眼鏡店為重點的“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為主題的民生計量活動。繼續開展“兩免費”檢定工作。啟動高速公路放心行工程,嚴厲打擊加油機、汽車衡計量作弊違法行為。開展對10種商品的定量包裝凈含量監督檢查。推進年耗標煤5000噸以上企業的能源計量工作。(南通質監局,市衛生局、公安局)
9.推進認證認可工作。推進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推進能效標識和節能環保產品認證,力爭實現強制性認證企業100%建檔。推進HACCP或ISO22000體系認證,推動有機產品、綠色產品和無害產品認證。推進進口食品境外企業注冊,完善出口食品備案管理。開展認證認可的專項監督檢查。(南通質監局、檢驗檢疫局,市衛生局、農委)
10.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省電機產品檢測中心、緊固件產品檢測中心建設。積極籌劃船舶構件及配套產品、家紡產品檢測機構申報國家檢測中心。加快建設咨詢服務平臺、技術標準信息平臺。實施食品檢測能力提升工程。加強安檢機構監督管理,查處無證開展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行為。(南通質監局,市經信委、科技局、公安局)
(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11.推進卓越績效管理。積極組織優秀企業申報國家、省卓越績效孵化基地,推薦卓越績效管理取得突出成績的企業申報國家、省質量獎,推廣和應用精益生產、零缺陷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QC課題成果發布競賽,評選一批優秀質量攻關課題項目。推進企業創建全國中小學質量教育實踐基地。(南通質監局牽頭,市農委、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局、科技局參加)
12.加強質量崗位建設。完善“首席質量官”制度,全面落實質量安全“一票否決”。積極推進中小企業開展“現場管理良好行為企業”創建活動,對質量關鍵崗位實行培訓考核,推進實施質檢員持證上崗。(南通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委參加)
13.實施質量安全報告制度。開展產品質量合格率統計調查,適時發布產品質量統計調查結果。組織做好質量狀況分析工作,發布年度質量報告。推進企業建立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制度,鼓勵大型企業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推動落實企業產品“三包”責任,履行“缺陷產品召回”法定義務。(南通質監局、檢驗檢疫局、工商局,市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局、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衛生局)
(五)嚴格實施質量監管
14.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在名牌、許可證產品、強制性認證產品、特種設備企業中率先開展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工作,名牌企業100%實行質量信用評價。(南通質監局、工商局、地稅局、海關、檢驗檢疫局、人行南通支行,市經信委、國稅局)
15.加強質量安全風險提示。加強重點產品、重大設備、重點工程、重點服務項目的質量監管和監督檢查,建立全市重點監管目錄。加快推進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建設,開展重點監管產品風險監測,研究建立產品傷害監測系統,評估產品安全的潛在風險,及時發布產品傷害預警。完善進口工業品分類管理制度,健全進出境質量安全風險信息收集網絡,加大對進口高風險工業品的檢驗監管。(南通質監局、海關、檢驗檢疫局,市農委、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16.開展質量安全綜合整治。以食品、食用農產品、藥品、婦女兒童用品、農資、建材為重點,對制假售假、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的產品生產聚集區、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市場等重點區域,以及城中村、建筑工地、中小學校園等重點場所,開展綜合治理。組織開展打擊“黑心棉”、“粉末磚頭”、“瘦身鋼筋”、“中藥材造假”等質量違法犯罪行為的專項行動。對學校、幼兒園、車站、商場、旅游景區、游樂園等人員密集區域以及居民住宅的在用電梯、鍋爐、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適時向社會公布重大案件的查處情況。(南通質監局、工商局,市城鄉建設局、農委、商務局、衛生局、交通運輸局、旅游局、安監局、公安局、教育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17.提升質量整體水平。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大力開展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全面推進服務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開展“購物放心一條街”創建和顧客滿意度調查活動,穩定提高顧客滿意度指數。加快新興產業、戰略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步伐,大力實施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項目,提升經濟環境質量。(市委宣傳部,南通質監局,市發改委、經信委、城鄉建設局、水利局、商務局、環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組織機制。結合工作實際,充實質量強縣(市、區)領導小組的力量,充分發揮其統籌協調的職能。各地、各部門要抓緊制定貫徹《綱要》的年度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明確時限和要求,逐級落實責任。
(二)做好《綱要》宣傳。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網絡知識競賽、縣(市、區)長訪談、專題輔導會等形式,積極營造濃厚的質量工作氛圍。適時開展以“宣傳貫徹綱要、推動建設質量強市”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
(三)加強整體聯動。市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基層工作的業務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各地推進實施《綱要》的工作情況,要定期向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報告,疑難問題要及時反映,以便統籌解決,推動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