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十二五”節能規劃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2012-05-09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2〕58號  2012年3月19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通科技產業園綜合管理辦公室,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南通市“十二五”節能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十二五”節能規劃

          資源及能源節約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根據《節能法》、《江蘇省節能條例》以及《南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實現我市“十二五”期間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加快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編制本規劃。

          一、“十一五”節能工作現狀

          “十一五”期間,南通市根據國家節能工作的總體安排,按照省政府關于節能工作的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繼續把節能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經濟企穩回暖的重要內容,作為減緩和適應全球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結構、技術、管理節能三措并舉,大力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工作,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市節能降耗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能源消費情況

          1.能源消費總量

          2010年,全市社會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為1938萬噸標準煤,比2005年增加712萬噸標準煤,年均增長9.6%。地區生產總值2911億元(2005年不變價),年均增長14.4%?!笆晃濉逼陂g,全市以綜合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9.6%支撐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14.4%的增長,平均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為0.667。

          2.能源消費品種結構

          目前,全市能源消費主要品種為煤炭、電力、熱力和石油制品,絕大多數能源從市外調入,全市能源對外依存度超過98%。2010年,全市能源消費實物量分別是:煤炭2344萬噸、電力249.7億千瓦時、熱力3896萬吉焦、石油及制品203萬噸。按終端能源消費量計,煤炭占終端能源消費的32%、電力占39%、熱力占8.5%、石油制品占15.5%,其它占5%。

          3.能源消費領域分布

          據初步測算,2010年全市一、二、三產業和居民用能折標準煤分別為91.49萬噸、1372.45萬噸、271.80萬噸和202.42萬噸,分別占全市總能源消費量的4.72%、70.81%、14.02%和10.4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120萬噸標準煤(等價值),占第二產業能耗的81.6%。

         ?。ǘ笆晃濉惫澞芄ぷ髦饕尚?/p>

          1.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間,全市單位GDP能耗、工業增加值能耗逐年降低,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0.08%,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笆晃濉鼻八哪辏袉挝还I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1.3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10年的0.796噸標準煤/萬元。全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從2005年0.833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10年的0.666噸標準煤/萬元。

          2.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十一五” 期間,全市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以現代服務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2010年全市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246.89億元,比上年增長13.6%。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十一五”期初的11:56:33調整為期末的7.7:55.8:36.5,第三產業占比提升了3.5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全市加大了工業存量節能和增量節能的整合力度,通過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先進制造業,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和優化。“十一五”期末,全市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在規模工業中占比較“十五”期末分別提高14.5、12.5個百分點。

          3.淘汰落后產能取得實效

          “十一五”中期,全市已提前淘汰了水泥機立窯熟料生產線,原有水泥企業均轉入后道粉磨生產。關停了四臺12.5萬千瓦火電小機組,全市火力發電效率逐年提高。深入開展了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工作,至2010年底,全市已累計關閉化工企業196家,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加快淘汰分散供熱鍋爐,關停集中供熱范圍內小鍋爐330臺,關停鍋爐的蒸發量總計為1013噸/小時。超額完成省下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淘汰皮革產能8萬標張、印染產能2500萬米。

          4.能源轉換效率逐年提高

          2010年,大唐呂四電廠四臺66萬千瓦機組全面投產,其設備為世界先進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發電標準煤耗為287.4克/千瓦時,供電標準煤耗為300.9克/千瓦時,好于現有的華能南通電廠315.93克標準煤/千瓦時和天生港電廠313.21克標準煤/千瓦時水平,接近我國該產品單位能耗先進值(300克標煤)水平。大唐呂四電廠投產后,拉動全市火力發電效率持續提高。2010年,全市火力發電平均發電標準煤耗302克/千瓦時,比上年下降5.0%。全市火力發電效率達40.6%,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9個百分點,比2005年提升了3.7個百分點。

          5.重點領域節能成效明顯

          著力推進建筑和交通兩大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取得實效。在建筑領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應用面穩步擴大,太陽能、水源和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廣泛應用,一批重點建筑節能工程順利實施。建立健全了建筑節能閉合管理制度,執行節能設計標準比例達到100%。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新墻材竣工面積占總竣工面積超過了90%。在交通運輸領域,著力推進公路網、航道網、港口建設與鐵路網及機場建設的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建設。全市調整了28條公交線路,優化了客運線路站網點布局,方便各種運輸方式換乘,提高了車輛實載率和運行效率。全面完成船舶標準化工作,新建船舶平均噸位提高了1.2倍。推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嚴格營運車輛燃料消耗監管,完善能源統計工作體系。

          6.政府節能示范引領

          政府推進節能工作持續強化,在全省率先成立全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南通市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評估辦法》,將公共機構節能考評結果列入市機關作風綜合績效考評管理體系之中。切實開展了公務用車專項清理,對市級機關91家單位的公務用車進行了核編定編,形成了機關事務管理局審核編制、紀委審核標準、財政安排經費、公安辦理手續的聯動機制。切實按照建設節約型機關的要求,進一步嚴格了公務用車編制、標準、購置、使用、處置各個環節的管理。積極開展節能改造和節能產品推廣。地源熱泵、污水源空調系統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市民中心、消防指揮中心、通師一附、市福利院廣泛使用。市民服務中心項目配備了能耗監測系統,實現分項計量。

          二、節能工作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全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基本現代化的關鍵期,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未來發展主旋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繼續強化節能降耗將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同時,面對能源資源將長期處于“強約束”、“緊平衡”的客觀現實,全市節能降耗工作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動力與壓力同在的總體形勢。

          (一)機遇

          1.節能作為基本國策,社會環境不斷完善。

          當前能源形勢日趨緊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已成為世界的共識。國家高度重視節能工作,把節能指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指標,建立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現節能目標相結合的“倒逼機制 ”。節能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各級政府每年要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匯報節能工作完成情況。國家不斷強化節能工作力度,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強有力的工作格局。

          2.節能作為約束指標,措施落實保障有力。

          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在節能降耗方面國家將繼續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健全獎懲制度。節能法規和標準將不斷完善,將進一步加大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和產品能效標準實施力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及源頭控制力度。

          3.節能機制逐步建立,工作基礎更加堅實。

          “十一五”期間,全國及南通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呈現前慢后快態勢,經過“十一五”后三年的強力推進,國家已初步建立了節能市場化機制,完善了能效標識、節能產品認證和節能產品政府強制采購等制度。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力度還在強化,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繼續深化。節能執法、統計能力建設力度不斷強化,節能執法監管體系基本形成,為“十二五”節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經濟轉型步伐加快,節能支撐基礎扎實。

          “十二五”時期,南通面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全面實施的疊加機遇,發展空間更為廣闊,以轉型升級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多年有效投入進入全面產出階段,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局面持續鞏固,發展支撐更為強勁,經濟總量的持續放大和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將為節能降耗拓展更大的空間。

          (二)挑戰

          1.從單位能耗基數分析,持續下降空間小。

          2010年,我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0.666噸標準煤/萬元,能耗水平位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值低10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持續下降的空間較小、難度較大。

          2.從行業現有結構分析,能耗水平下降慢。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鄉一體化進程有待進一步加快。投資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電力、化工、化纖、印染、金屬制品等高耗能行業仍是各地“十二五”項目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仍顯不足,部分行業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還在延續,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擴張趨勢尚未完全遏制,化解資源、環境硬約束的壓力較大。

          3.從產業結構演變趨勢分析,結構節能難度大。

          從產業單位產值能耗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單位產值能耗水平是輕工業的2.5倍左右。2010年,我市輕重工業比重為39.1∶60.9,重工業占比低于全省近11個百分點。南通當前正處于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黃金發展期,“十二五”期間,南通還處于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將繼續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相對高能耗的重化工業發展速度還將明顯快于輕工業,工業能耗占全市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

          4.從重大產業項目分析,能耗總量上升快。

          2010年,大唐呂四電廠4臺66萬千瓦機組投產,成為我市最大的用能企業?!笆濉逼陂g,隨著江蘇南通電廠“上大壓小”合作項目一、二期工程和大唐呂四電廠二期工程相繼實施,全市將新增火電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每年新增發電用煤量約800萬噸標準煤。隨著沿江沿海大開發推進,一批重化工業項目和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將相繼竣工投產,將推動全市用能量快速上升,這給全市節能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

          5.從生活水平提升來看,居民能耗剛性增長。

          根據全市“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全市城市化率要從2010年的55%提高到2015年的64%,全市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南通市區域中心城市功能進一步凸現和不斷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檔升級,交通、建筑和生活用能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些能源剛性需求增長,將對“十二五”節能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ㄒ唬┲笇枷?/p>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和節約優先方針,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堅持節能不動搖。通過強化節能目標責任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夯實節能管理基礎,推進管理節能;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推進結構節能;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技術的研發、示范和推廣應用,推進技術節能;通過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節能降耗與持續發展相結合。以節能保發展,以發展促節能,堅持發展不動搖。堅持把節能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引導和扶持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提升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一方面,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做大總量,另一方面,提升能效控制能耗總量過快增長,雙向結合確保全市單位GDP能耗指標持續下降。

          2.堅持結構調整與擴大供給相結合。在能源需求增長放緩的形勢下,一手抓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一手抓擴大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快發展服務業,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十二五”末占地區生產總值達41%以上。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到“十二五”期末,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7%,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加快重點能源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進能源結構升級優化。

          3.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落實國家節能降耗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地方重點耗能產業、行業能耗限額標準。落實節能惠民產品補貼財稅政策,以市場手段促進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扶持重大節能技改工程,加快淘汰高耗能產品。積極引入競爭機制,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鼓勵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協議、能源審計等節能新興服務業態發展,著力形成競爭有序、效率提高、持續發展的節能產業新格局。

          4.堅持技術創新與體制改革相結合。加大節能降耗投入,積極引進節能先進技術,加快消化吸收再創新,鼓勵發展高產出、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興產業;改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通過兼并聯合重組等方式,推進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企業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制度。

          5.堅持突出重點與統籌兼顧相結合。突出發供電、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突出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加強節能措施落實和工作推進。同時,統籌協調好農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商業和居民生活等領域節能,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擴大節能產品推廣應用面,多措并舉推進全社會節能。

          (三)節能目標

          1.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7%;

          2.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0%;

          3.實現節能量累計達600萬噸標準煤,其中工業節能450萬噸標準煤左右;

          4.火力發電能源轉換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重點骨干企業產品單位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四、重點任務

          完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7%。按“十二五”期間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等條件推算,“十二五”期間,需實現節能600萬噸標準煤,主要通過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實現。

          (一)結構節能

          通過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節能420萬噸標準煤以上。

          1.大力發展服務業。2010年,全市一、二、三次產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分別為0.4588、0.7958、0.2753噸標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結構節能潛力巨大。到201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比“十一五”末提高4.5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0%。“十二五”期間,全市要圍繞建設長三角北翼現代物流中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打造獨具魅力的江海旅游門戶城市和旅游休閑城市為目標,加快發展旅游休閑業。積極打造新商圈,提升發展現代商貿業。積極培育高端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業。有效增加土地供給,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引導企業合理開發,消費者理性消費,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2.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傳統產業提升發展、著力構建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規模化、技術高端化、人才國際化、發展集約化為方向,以培育優勢企業和打造特色基地為重點,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實施新興產業規模倍增計劃,優先發展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醫藥、智能裝備及傳感、節能環保、軟件及服務外包七大新興產業,到2015年,七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4000億。其中,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優勢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300億元,新醫藥、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軟件及服務外包四大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700億元。

          3.加快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如東、啟東近海和潮間帶風電場建設,力爭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00萬千瓦。推進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新建如東強生普及型太陽能光伏電站、啟東林洋新能源光伏屋頂并網發電示范項目等2個光伏電站,裝機容量達到65MW。積極推進如東潮汐發電項目前期工作,及早開工建設建設LNG燃氣電廠一期項目,裝機規模兩臺40萬千瓦機組。

          (二)技術節能

          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優先選用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組織對共性、關鍵和前沿節能技術、產品的科研開發,促進節能技術、產品產業化。通過節能技術進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二五”期間,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節能120萬噸標準煤。

          1.加快節能新技術應用

          重點在能源資源優化開發利用與合理配置,電力生產節能,鋼鐵生產節能,建筑材料生產節能,化工、輕工、紡織工業生產節能和余熱、余壓、余能利用技術方面做好推廣應用。大力推廣高效節能工業鍋爐、工業窯爐、電動機、風機、泵、壓縮機、氣體分離設備、電力變壓器等高效節能環保裝備和保溫耐火材料等節能新材料的應用。加快墻體材料改革,推廣能耗較低的高效保溫建筑材料和制品,發展以集中供熱為主導、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城鎮供熱采暖節能技術。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研究、推廣現代化物流技術,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和其它節能型交通運輸方式,優化交通物流體系。做好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節能電梯等節能產品的推廣,落實國家以舊換新等節能政策,不斷擴大節能產品應用范圍,高效照明產品應用率達到80%以上。

          2.實施重大節能工程

          進一步完善工業行業能效標準和規范,強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產品,完善能效市場準入制度。實施一批以燃煤工業鍋爐節能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電、節約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統優化、電力需求側和綠色照明為重點的節能工程。鼓勵支持一批循環經濟、清潔生產項目建設,深化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打造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企業和產業鏈。加快推廣農村省柴節煤爐灶、節能房屋技術,淘汰高耗能老舊農機、漁船,推進農業和農村節能(重點節能項目見附件)。

          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政策,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鼓勵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開發應用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產業鏈接技術,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重點發展研發有色金屬、輪胎、報廢汽車、廢舊電子設備與器件的再生利用技術。加大工業爐渣、煤矸石、粉煤灰、煙道灰等工業廢渣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發展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項目。在現有兩個垃圾電廠基礎上,合理布點,推進全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綜合利用全覆蓋。積極發展農林廢棄物、沼氣池廢渣、人畜排泄物等綜合利用技術。積極發展二氧化碳收集、提純和綜合利用技術,收集和再利用工業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

          4.加快發展節能產業

          發展高效節能設備。重點是工業鍋爐、工業窯爐、各種電動機、風機、泵、壓縮機、氣體分離設備、電力變壓器等高效節能型工業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余熱、廢熱、太陽能空調、熱泵機組和冷熱電聯產裝置等。發展節能新材料。主要是新型保溫、隔熱、高溫、密封材料,特殊高性能金屬和金屬基復合材料,包括新型高效能量轉換與貯能裝置及材料、用于交通、石油化工和電力行業的耐高壓、耐磨損、抗腐蝕,改善導電、導熱性的輕合金結構材料,超細晶粒硬質合金材料,高抗磨金屬材料及非金屬材料、化工、石化新型催化劑、添加劑、乳化劑、與太陽能高溫利用技術相關的材料、變壓器用高硅含量低損耗硅鋼片,低損耗非晶合金導磁材料等。培育節能服務產業。積極引導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協議、節能審核、評估等節能服務產業快速發展,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扶持一批示范企業。到2015年,全市節能環保產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

         ?。ㄈ┕芾砉澞?/p>

          “十二五”期間,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管理節能60萬噸標準煤。

          1.強化能源消費源頭控制。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源審查工作,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重點在區域能源供應、能源品種選擇和合理用能、科學用能措施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嚴把項目源頭關,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積極發揮政府采購的政策導向作用,帶動社會生產和使用節能產品。

          2.強化重點單位節能管理。建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狀況動態監測信息平臺,跟蹤檢查年度節能總量和節能目標進度;制定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督促重點耗能企業建立健全節能管理體系,加強職工節能培訓,建立能源利用狀況分析、評價和報告制度。組織開展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落實管理和技術改造措施,充分挖掘節能潛力,促進重點耗能企業能效整體水平大幅度提高。

          3.強化節能服務與執法。打造公益性節能服務平臺,配合政府開展節能技術推廣,進行節能診斷等節能咨詢服務。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新機制建設。加強節能法律法規貫徹落實工作力度,加大節能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對重點行業、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等專項執法活動,重點對屬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產能、使用淘汰類設備的現象加大檢查力度,督促企業按期完成淘汰任務。深入開展能耗高、排放高的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堅決關閉一批,提升改造一批。

         ?。ㄋ模┲攸c領域

          1.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全面執行50%的節能建筑設計標準,并逐步過渡到節能65%的設計標準。做好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四新”成果推廣應用。制定、實施建筑節能年度節能技術、產品推廣目錄。以《江蘇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為指導,加快新墻材推廣應用。進一步嚴格墻改專項基金的征收、返退和使用程序,將新墻材驗收納入基本建設程序,未通過新墻材驗收的,主體工程不予驗收。嚴格監管,確保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標。強化建筑節能項目推進,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太陽能、水源和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廣泛應用。

          2.扎實推進交通運輸節能。交通運輸是節能減排的大戶,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積極促進公路網、航道網、港口建設與鐵路網及機場建設的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引導公路運輸發展短途客運及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引導水路運輸發展大宗物品的運輸。構建運輸服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和“零換乘”,提高運輸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設省轄市間以高速公路為載體的城際快速客運網絡,縣(市)、區間以高速、一級路為載體的城鄉便捷客運網絡,以及縣域范圍內以等級公路為載體的農村通達客運網絡三大客運體系,大力提升客運網絡服務功能,引導公眾采用公共交通出行。進一步優化客運線路站網點布局,方便各種運輸方式換乘,提高車輛實載率和運行效率。積極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開展甩掛運輸試點。加快車輛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重型車、集裝箱車、廂式車、大運量甩掛運輸車,推進營運車輛的柴油化、大型化。大力發展沿海運輸,嚴格營運車輛燃料消耗監管,強化節油節能管理。

          3.進一步推進公共機構節能。以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考核評估、節能管理目標責任考核評價為重點,將公共機構節能考評結果列入各級機關作風綜合績效考評管理體系之中。切實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清理,切實按照建設節約型機關的要求,進一步嚴格公務用車編制、標準、購置、使用、處置各個環節的管理。逐步建立公共機構節能監管體系、著力推進能耗分項計量系統建設、加大重點用能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力度。

          4.推進農村農業節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農業機械和漁船裝備,更新改造農業提水排灌機電設施,大力發展戶用沼氣和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

          五、保障措施

         ?。ㄒ唬娀I導,明確責任,健全工作體系。繼續實施節能降耗工作問責制。將節能降耗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完善節能降耗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完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統計數據網上直報系統。加強能源統計巡查,對能源統計數據進行監測,實施地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季度核算制度。

          (二)發展平臺,創新機制,加強能力建設。加快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強化節能監測,創新服務平臺。推進縣一級節能監察機構建設,加強基層節能執法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大節能監察執法投入,提高節能執法能力。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節能服務機構,開展節能咨詢、設計、評估、檢測、審計、論證等服務。加強節能減排統計能力建設,充實統計力量。加強引導,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作用。

          (三)加強法治,嚴格監察,推進依法節能。進一步做好《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的宣傳貫徹工作,提高全社會節能的法律意識。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專項檢查和監察行動,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對違反節能法律法規的單位公開曝光,依法查處,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強化上市公司節能環保核查工作。建立節能環保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徇私枉法、權錢交易等行為,依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負責人的責任。

         ?。ㄋ模┘訌娨龑?,完善政策,強化激勵約束。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對國家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產能、高耗能設備,企業要按時淘汰。對提前完成淘汰任務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和獎勵;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在電價、水價等方面實施懲罰性價格政策。完善促進節能降耗的財稅政策,逐年增加政府扶持節能專項資金。采用補助、獎勵等多種方式支持節能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節能執法能力建設。繼續加強和改進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管理。

         ?。ㄎ澹┩七M宣傳,全民參與,增強節能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節約能源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全民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進一步加強部門密切協調配合,群策群力,齊抓共管,確保節能減排工作任務落實到位。政府部門要率先垂范,進一步改進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執行政府節能目錄采購,優先選購節能產品、節能技術、節能材料,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節約的消費模式。把節約能源納入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技術培訓體系,利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媒體,大力宣傳和普及節能知識。深入開展企業、學校、青少年、家庭社區、軍營、政府機構、科技、科普、媒體等9個方面的節能減排專項行動,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а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无码|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