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2〕201號 2012年12月12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南通濱海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市水利局《南通市2013年度農村水利建設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2013年度農村水利建設意見
(市水利局 2012年12月)
為切實加強全市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加快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提升農村發展、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保障水平,為全市農業現代化提供更好的農田水利基礎保障。現就2013年度全市農村水利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把水利作為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推進農村水利標準化、現代化建設,強化農村水利管理水平,創新農村水利發展體制機制,為全市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目標任務
(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更新改造小型灌溉泵站213座,新建防滲渠道603公里,配套中溝以上建筑物353座,新建排澇工程7處,新建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874畝。新增旱澇保收田197800畝,新增節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積145240畝。
(二)農村飲水健康工程。組織實施全市農村飲水健康工程,解決3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投資13500萬元。
(三)農村河道輪浚。疏浚縣鄉以上河道127條段,清淤土方577.4萬立方米。整治村莊河塘,清淤土方2648.2萬立方米,重點推進673個行政村。
三、工作重點
(一)全力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區域化規劃、標準化設計、裝備化建設、現代化管理。各地要以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為抓手,更大規模的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打造上規模、集中連片、效益突出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示范區,并逐年擴大規模。特別要加快旱澇保收農田和節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積的建設進度,確保基本實現農田水利現代化的目標。同時加大項目整合和對接的力度,整合各項支農涉水資金,集中投入,綜合治理。建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運行管護長效機制,確保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工程效益。在資金管理上,嚴格按照項目申報時的資金承諾進行配套,確保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在質量管理上,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和有關技術標準、規程,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建設任務。
(二)全面啟動農村飲水健康工程。在全市引江區域供水工程全覆蓋的基礎上,圍繞鎮村供水管網全改造的目標扎實開展工作,全面加快鎮村供水管網的更新改造工作。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配套資金、規范建設管理,加快建設進程,確保全市居民普遍飲用長江水。
(三)抓好農村河道輪浚工作。在前兩輪農村河道疏浚整治成果的基礎上,各地要按照2013~2015年農村河道輪浚規劃開展工作,切實把尚未疏浚的、縣(鎮)域界河等淤積較嚴重的、較偏遠的農村河道列入輪浚計劃,將河道疏浚整治列入常規的建設管理范疇,進一步提升農村河道引排能力。認真組織好中小河流整治試點縣項目的實施。同時,要把各級出臺的長效管護辦法落實到位,繼續鞏固和深化河道長效管理工作。
(四)加強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工程。要繼續加強灌區改造工作,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及末級渠系建設,確保按時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繼續深化灌區的管理創新,推行用水戶參與管理的模式,充分發揮灌區改造的綜合效益。同時,積極利用當地水土資源優勢,整合形成一批新的灌區上報,努力爭取更多的灌區項目立項。
(五)加強農村水利科技創新發展。要把“科技興水”的戰略重點放在農村水利的創新發展上。根據現代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設施化發展的新要求,積極推進農村水利區域化規劃、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專業化安裝的建設管理方式,著力提升農村河道疏浚整治、灌區配套改造、農田水利建設的現代化水平。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特別是在農村防洪排澇管理、飲水安全管理、灌區節水管理和設施農業用水管理等方面,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改造,著力提升農村水利運行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六)做好鄉鎮水利站建設。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水利廳等部門關于加強鄉鎮水利(務)站建設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9號)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基層水利管理服務體系。全面理順鄉鎮水利站管理體制,加強鄉鎮水利站能力和基層水利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事企分開改革。進一步將人員和事業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加強行政管理、實行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要求落到實處。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落實責任。各地要充分認識農村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落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逐層落實責任,明確部門分工,加強協調和監督檢查,建立績效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縣(市)、區政府是農村水利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充分發揮政府在年度實施計劃制定、資金籌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組織發動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各級水利部門要切實把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做好頂層設計,做好施工組織、項目實施、技術服務和運行維護指導等工作,確保取得實效。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盡快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和辦法,共同推進農村水利事業發展。
(二)建立財政專戶。在中央和省對農村水利建設投入不斷增加的同時,各地要繼續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保證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等政策措施的落實,用足用好水利建設基金,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按照中央和省級重點農水項目管理要求,將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農村飲水安全、灌區配套改造、農村河道疏浚等工程所需地方配套資金足額籌集到位,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嚴格落實省、市有關項目建設資金管理制定,各級財政補助資金要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實行縣級財政報賬制。
(三)強化建設管理。要認真做好項目計劃申報和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嚴格建設管理程序,落實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標制、建設監理制和施工承包合同制;嚴格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實行項目公示制度和廉政合同制度,統一施工合同文本格式;嚴格竣工驗收,切實做好建檔立案工作。
(四)加強宣傳報道。各地要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建設的新進展和新成效,大力宣傳農田水利建設中創造的成功經驗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農田水利建設的新局面。同時,要加強最新統計信息的報送,編發農田水利建設簡報,為指導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五)完善考核機制。市政府將對2013年度農村水利建設實行百分制考核,市水利、財政等部門組成工作小組,采取實地檢查抽測,查閱工程建設檔案資料,結合平時檢查及上報建設進度等辦法進行考核,報市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確認,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