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質量管理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1-05-13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辦發〔2011〕44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加快推進卓越績效管理、精益管理,提升質量管理創新能力,提高企業質量競爭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現就推進質量管理創新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推進質量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質量振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質量總體水平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十二五”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進質量管理創新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的客觀要求;是做強做精企業質量技術管理,提升企業質量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競爭需要,不斷創新管理,實現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通過開展管理創新活動,進一步增強企業的質量意識,提高企業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強化企業質量基礎,降低營運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實現集約式擴大再生產,提升企業質量管理上水平、上臺階。為此,加快推進質量管理創新顯得十分必要,意義重大。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設基本現代化的目標任務,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以企業為主體,創新為動力,強化組織領導,優化資源配置,創新工作機制,通過實施管理創新活動,進一步夯實企業質量技術基礎,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增強質量競爭能力,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全市實現“兩個轉型”和加快現代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

          通過政府引導、標桿帶動,分層、分段推進的方式,樹立質量管理標桿、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力爭到2015年擁有一批具有國內、省內行業領先的質量管理企業,一批“現場管理良好行為”企業,一批精益管理的質量團隊。實施“11551工程”,即創省質量獎10~15個、市長質量獎10~15個、現場管理良好行為企業500家、質量工程師500人、精益管理知識培訓人數10000人次。

          具體的分層、分段目標是:

          1.在億元級企業中推廣和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每年對100家企業進行集中宣貫卓越績效管理評價準則,建立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創省質量獎2~3個,創市長質量獎2~3個;

          2.在億元以下企業中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活動,推廣應用5S管理、精細化管理等先進管理模式,強化成本管理、制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每年有100家企業達到“現場管理良好行為企業”標準;

          3.開展“質量工程師倍增計劃”行動,名牌以上企業質量工程師擁有率大幅提升,力爭每個省名牌企業至少有4名,市名牌企業至少有1名質量工程師,每年新增質量工程師100名;

          4.開展精益管理知識大培訓活動,采用集中授課與自學的方式,每年受訓人數達2000人次,形成一支以“首席質量官”為核心,質量工程師為支撐的質量人才團隊。

          三、主要任務

          引導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以下推進任務:

          (一)推進卓越績效管理。全面貫徹學習《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標準,積極推進主導產業、先進制造業、高端和現代服務業建立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整合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引導企業應用零缺陷、六西格瑪、業務流程再造、平衡計分卡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系統評價企業文化、戰略管理、組織管控體系、流程管理體系、績效和知識管理體系的優勢和劣勢,持續改進質量薄弱環節,不斷優化經營績效,提升質量綜合競爭力。

          (二)推進企業現場管理。積極開展以5S為主要內容的現場管理,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生產現場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使其處于良好的結合狀態,達到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產的目的。現場實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有序,現場環境整潔,文明生產;加強工藝管理,優化工藝路線和工藝布局,提高工藝水平,嚴格按工藝要求組織生產,使生產處于受控狀態,保證產品質量;以生產現場組織體系的合理化、高效化為目的,不斷優化生產勞動組織,提高勞動效率;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勞動及消耗定額、統計臺帳等;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體系,有效控制投入產出,提高現場管理的運行效能;搞好班組建設和民主管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倡導星級班組活動。

          (三)推進流程管理。積極推進企業對內部管理進行改革,切實改變職能管理機構重疊、中間層次多、流程不閉環等弊端,通過對流程進行診斷、識別與梳理,重點加強對企業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的研究,對流程進行再造,設計科學合理的工藝流程體系,對每一項業務流程尋找最合理的途徑或方法,盡量減少冗余工序和環節,以縮短周期、節約運作資本。

          (四)推進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體系,要改變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相分離的現狀,根據企業經營的特點,要按照“成本-效益”恰當匹配原則,建立完善的控制管理制度。主要內容包括成本的分類收集、處理方法、分攤流程、分攤基礎、責任制度、考核評價標準等。建立新的成本核算體系,全面成本管理實行事前成本預測和事后成本分析的追蹤管理。成本核算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產品成本核算、項目成本核算、固定資產成本核算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充分發揮數據信息電子化和網絡化的作用,為成本管理龐大的數據信息需求提供支持。根據全面成本管理要求,利用現有的ERP等數據系統,完善成本管理考核評價工作,要按“成本-效益-報酬”關聯的激勵原則,建立有效、合理、嚴密的全面成本管理考核評價制度。提高人員素質,實現企業成本管理觀念的轉變。

          (五)推進制度管理。引導企業樹立良好的制度意識,梳理、整合、完善企業內部的各種目標考核、運行標準、流程體系、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努力使企業制度建設涵蓋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和每個環節;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目標要求,健全組織結構、行政管理、財務、生產、質量、采購、倉儲、銷售、企劃等各方面管理規范和制度;完善綜合管理制度,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和運行機制要求的決策、用人、分配、激勵等相關規章;在優化生產流程的基礎上,建立起完善的崗位操作說明,對各個崗位和工序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操作規范和工藝標準。要增強各類制度之間的系統聯系和集成,建立內部執行的有效督促機制,提升制度執行力度。

          (六)推進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技術、現代管理與企業生產的融合。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通過信息技術固化企業各類標準、流程、規范、工藝等,實現管理的可持續性;在加強以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引導企業將資源計劃管理(ERP)、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等各類綜合管理系統與企業采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加強企業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工作流等種類系統的集成和整合,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人力資源、財務、成本等的高效管理和風險控制。

          四、主要措施

          (一)強化宣傳推廣。廣泛宣傳質量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和相關政策舉措,引導企業轉變理念、創新管理。及時總結質量管理創新的先進典型,通過召開先進經驗交流會、現場觀摩會等形式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報道標桿企業典型績效案例,營造良好氛圍。

          (二)強化政策引導。用好用足爭創質量獎、技術標準、體系認證等有關政策,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在符合產業規劃和轉型升級要求前提下,運用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項目以及相關產業專項資金等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實施管理創新。對管理創新中成績突出的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三)強化示范帶動。以示范培育為重點,結合大企業集團、行業龍頭企業、成長型優勢企業培育計劃,通過專業診斷、培訓輔導、咨詢推進、現場觀摩、政策扶持等,著力培育一批在全國、省內行業領先的示范企業,分行業樹立一批在卓越績效管理、現場管理、流程管理、成本管理、制度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的單項冠軍企業,以點帶面,推進我市質量管理創新的整體發展。

          (四)強化培訓輔導。通過專題論壇、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面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管質量創新理念和方法的宣講普及,將質量創新作為“十二五”對企業質量管理者培訓計劃的重要內容。開展首席質量官、質量經理人和質量工程師的培訓活動,結合企業調研診斷,發揮專業機構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和現場輔導。同時,發揮協會作用,分層、分批、分行業抓好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的培訓,使更多的企業質量管理人員了解和掌握精益管理知識和技能。

          (五)強化調研診斷。對重點大企業集團和小巨人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集中調研診斷。聘請質量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組成專家組,走訪重點骨干企業,進行駐點調研和現場診斷,了解質量管理現狀,梳理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出質量管理創新的診斷報告和改善咨詢建議。宣導質量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介紹導入提升精益管理的方式,為骨干企業卓越績效管理的導入提前做好準備。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推進質量管理創新是實施“十二五”質量振興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加強領導,認真部署。根據全市總體目標的要求,結合實際,摸清底數,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確定階段性目標任務,精心組織,扎實推進質量管理創新活動。把該項工作的推進實施情況作為年度質量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明確重點,落實到位。各地各部門要分層次重點抓規模以上工業質量管理創新的培訓普及、在億元以上企業中積極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在中小企業中大力推廣“現場管理良好行為”企業創建,重點把握對傳統制造企業生產管理、工藝流程、質量控制、財務運作等內容的改造和對新興培育產業的精益管理導入與提升,確保全市推進質量管理創新總體目標的實現。

          (三)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支持行業協會根據行業特點和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質量管理創新的培訓輔導、管理咨詢、企業診斷、先進交流等活動,引導企業加強和改進管理,推進全行業質量管理的提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中文久久|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а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