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1〕219號 2011年12月5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全市林木覆蓋率達21%”奮斗目標,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做好2012年林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八個領先”的總體部署,以成片規模造林為核心,著力擴大森林資源總量;以城鎮村莊綠化為基礎,努力打造優美人居環境;以道路水系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全面構建國土生態網絡體系;以森林撫育為抓手,進一步完善我市沿江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
二、目標任務
(一)營造林建設任務
2012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積16.8萬畝,其中:新增成片林13.8萬畝、四旁樹600萬株(折合3萬畝)。新建及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40萬畝。扎實推進100個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建設,啟東市創建省級村莊綠化整體推進縣(市)。
(二)林業重點工程任務
1.沿江沿海防護林工程
進一步加強沿江、沿海防護林建設,流轉土地造林,綠化寬度20米以上,喬木5行以上,單個連片面積100畝以上,確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該項工程造林總面積1.05萬畝,其中:海安縣江海高速2000畝,如皋市江海高速500畝,如東縣東凌墾區2000畝,海門市臨江新區1500畝、濱海新區1500畝,啟東市濱江工業園區800畝、濱海工業園區1200畝,通州區五接鎮江灘綠化1000畝。
2.骨干河道生態綠化工程
(1)全線綠化工程。扎實開展河道全線綠化,整條河道推進,流轉土地造林,綠化寬度20米以上,喬木5行以上,單個連片面積50畝以上。該項工程造林總面積1.03萬畝,其中:如皋市如海河2000畝,如東縣栟茶運河1000畝、九圩港河1000畝,海門市五谷河350畝、十二框河250畝,啟東市通啟河1800畝、中央河900畝,通州區團結河3000畝。
(2)生態片林工程。大力開展“生態片林”建設,綠化寬度20米以上,喬木5行以上,單個連片面積5畝以上。以鎮為單位,生態片林面積當年新增300畝以上。該項工程不得與沿江沿海防護林建設工程和骨干河道全線綠化工程建設內容重復。全市預計21個鎮,面積0.63萬畝,其中:海安縣、如皋市、如東縣(各3個鄉鎮)各900畝,海門市、啟東市、通州區(各4個鄉鎮)各1200畝。
3.村莊綠化整治工程
進一步加強村莊綠化建設,完善農村硬質化道路綠化,重點推進庭院綠化,每戶新增林木10株。庭院綠化樹種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樹種,由縣(市)區政府統一采購免費發放給群眾種植。確保村莊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新建集中居住區綠化覆蓋率35%以上。此項工程納入“村莊環境整治行動計劃”達標驗收內容。
4.新造林撫育工程
自2011年起,國家和省林業局每年將開展新造林保存率檢查,并計入林木覆蓋率。為提高新造林保存率,確保造林成效,現對2011年度新造成片林地(不包括生態片林)開展森林撫育工作。該項工程共推進8.0萬畝,其中:海安縣1.0萬畝、如皋市1.2萬畝、如東縣2.0萬畝、海門市1.3萬畝、啟東市1.2萬畝、通州區1.3萬畝。
(三)林政資源管理任務
1.按時完成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規劃文本,2012年6月底完成林地檔案管理數據庫。
2.建立健全縣級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根據國家、省林業局要求,出臺保護發展森林資源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確保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
3.切實加強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完善森林防火領導指揮體系,成立縣(市)區級護林防火指揮部;與防火責任單位簽訂護林防火責任狀;建立完善護林防火應急預案,按要求儲備護林防火物資;加強專業化護林防火隊伍建設。
4.有效控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四率”。確保2012年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不超過4‰,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2%以上,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97%以上。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制度,加強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確保林業部門第一時間發現新疫情。
(四)濕地資源保護任務
根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項工程”目標要求,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江蘇省“八項工程”監測統計實施辦法》精神,認真開展自然濕地保護率監測統計。在現有的基礎上,各地2012年自然濕地保護率新增15個百分點以上。各地于2012年12月底前將自然濕地保護率測算結果、測算依據、相關說明和數據統計表行文上報市林業局。
三、建設要求
(一)種苗要求。全面使用良種壯苗,杜絕使用小老樹、殘次樹等生長不良的苗木。楊樹、柳樹等速生落葉樹種米徑2公分以上,水杉、池杉、櫸樹、銀杏等落葉樹種米徑3公分以上,女貞、廣玉蘭、香樟等常綠樹種米徑5厘米以上。在樹種選擇上,各地要充分考慮大綠量,提高綠化的顯示度。
(二)栽植要求。全面推行工程化造林、科學造林,確保成活率和保存率均達到90%以上。常綠樹種必須帶土球栽植,落葉樹種根據具體需要而定。
(三)管護要求。結合“四位一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一步明確新造林的管護責任單位、責任人,確保造林成效。
(四)重點工程建設要求。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經濟林、苗圃、臨時性綠化、占領性綠化等不列入統計范圍。
四、組織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計劃。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努力提高林業工作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完善工作計劃,圍繞年度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把營造林任務和林業重點工作落實到具體造林小班,把工作責任落實到部門、單位及責任人。
(二)強化推進措施,確保序時進度。各地要針對植樹造林的季節性特征,進一步完善推進措施,制定工作時間表,狠抓落實。今年12月底前,要落實好營造林和林業重點工程任務分解。2012年1月底前,完成林業重點工程建前申報;4月底前,全面完成植樹造林任務;5~6月,開展綠化造林縣級自查;6月25日前,各地上報造林自查報告;7月底前,完成新造林市級驗收工作;8月底前,完成林業重點工程市級驗收工作。
(三)強化考核獎懲,提高工作成效。市成立綠化造林督查組,不定期地開展綠化造林督查工作。在造林季節(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4月底)以信息簡報等形式對營造林進度和林業重點工程每半月通報一次。市政府將對營造林和林業重點工程進行目標考核,實行以獎代補,具體考核及補助辦法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