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委發〔2011〕13號 2011年10月16日
為搶抓江蘇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機遇,全面加快錫通科技產業園開發建設步伐,經研究,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錫通科技產業園開發建設的重要意義
共同建設錫通科技產業園是貫徹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加快無錫、南通兩市跨江聯動開發進程,深化緊密型經濟技術合作,打造我市沿海開發新亮點和經濟發展新優勢的重要載體。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錫通科技產業園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園區開發建設擺上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加強服務、全力推進,為園區開發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國際資本轉移、產業結構調整和我市區位交通條件根本改善的重大契機,以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園區為目標,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跨江聯動、錫通合作為保障,堅持工業化與城鎮化同步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輪驅動,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快建設一個高水平的產業新區和商務新城,為全市“加快現代化、再創新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發展目標:5年時間完成一期12平方公里的開發,10年左右時間完成全區域24平方公里的開發,將園區建設成為江蘇沿海地區有影響力的科學發展示范園區。
一期開發的主要發展目標:
——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
——財政總收入5年累計超過60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年累計超過14億元。
——5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超過26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入60億元,工業投入160億元,城市配套及服務業投入40億元。
——5年新批協議注冊外資額15億美元,實際到帳注冊外資額5億美元以上;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或“國字頭”大型企業不少于6家,力爭8家。
——5年內完成園區內城市道路建設、水環境整治及污水處理廠、綠化、廣場、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園區內土地征收及安置任務。
三、明確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錫通科技產業園實行“充分授權、封閉運作”的管理模式。中共錫通科技產業園工作委員會和錫通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分別代表南通市委、市政府在合作區域內行使領導與管理職能。
(一)賦予市級項目管理權限。對錫通科技產業園范圍內新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除國家和省規定必須報省轄市以上投資主管部門核準或備案的項目以外,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建設條件可自行平衡、屬市審批、核準或備案權限內的,由園區自主審批、核準或備案,并抄報市和通州區投資主管部門。確需由市相關部門轉報上級政府或部門的事項,市相關部門即時轉報。
(二)實行財政封閉運行。錫通科技產業園管委會建立一級財政、一級預算,實行獨立核算、封閉管理,并在通州區財政預決算中單獨表述。
(三)健全相關管理體制。從有利于園區發展的實際出發,在錫通科技產業園分別設立市規劃局通州分局派駐機構、市國土局通州分局派駐機構,對園區規劃、國土資源實行統一管理。
(四)建立用地保障機制。市和通州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年度用地計劃分配時,要傾斜支持錫通科技產業園的發展。通州區、市相關部門要分期將園區內土地調整為建設用地,并合理安排建設用地指標,通過積極爭取省點供計劃等途徑,盡力保障園區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四、強化對園區的支持與服務
錫通科技產業園享受市政府對蘇通科技產業園的支持政策,同時積極向上爭取省政府賦予與蘇通科技產業園同等的扶持政策。
(一)財稅政策。園區內各項財政收入除上繳國家和省的部分外,由園區管委會全額留用,用于園區的滾動開發和發展。上述財稅政策及管理辦法暫定執行期為5年。
(二)資金扶持。市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幫助園區向上爭取各類扶持資金。市、區兩級要加大對園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開發開放、財源建設等資金的支持力度,促進園區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
市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堅持創新創優、特事特辦,支持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市國土部門要積極幫助園區向省爭取項目用地點供指標;市交通部門要積極幫助園區將區域范圍內的道路改造列入省計劃,加快進行改造;市環保部門要積極向上爭取環保方面的支持;通州區和市相關部門要加強基礎設施的配套服務,將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按規劃要求接至園區規劃紅線。
五、加強對園區開發建設的組織領導
為扎實有效推進錫通科技產業園各項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錫通科技產業園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市委常委、通州區委書記和市政府相關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加強與無錫市委、市政府及有關方面的溝通聯系,及時研究解決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加快園區開發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