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辦發〔2010〕133號 2010年8月5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教育局、體育局、衛生局、民宗局、科技局、財政局制訂的《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方案
南通市教育局 南通市體育局 南通市衛生局 南通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南通市科興技術局 南通市財政局 (2010年8月2日)
為建立健全我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公告工作,根據《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0〕85號)的有關要求,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理念,認真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公告制度,掌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發展趨勢,為科學評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提供依據,推動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向縱深發展,努力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建成市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平臺,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形成全市學生體質健康報告并及時公布。
(一)在實施國家、省相關監測、測試工作基礎上,科學整合各類監測力量,合理布設監測點,建立健全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
(二)開展多維度監測,提高監測效能,及時、全面掌握我市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發展動態,為學校體育衛生以及教育研究和教育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客觀評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各地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提升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四)通過監測信息反饋,強化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實施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公告制度。
三、體系構成
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由監測機構和研究機構組成。
(一)監測機構
監測站點:包括市級監測機構和省、市監測點校。其中,市級監測機構為市教育局設立的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站(以下簡稱市監測站),監測點校為承擔省、市級監測任務的有關中小學。
市監測站主要依據省監測站的要求負責制定我市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實施細則,開展監測工作培訓,組織監測工作督查,及時收集監測數據,參與起草監測報告和做好新聞發布會準備工作等。中小學監測點校在省、市監測站、各縣(市、區)教育局的指導與管理下,主要負責身體素質部分的測試,有關健康檢查部分由市級監測站和各縣(市、區)教育局會同相關部門組成檢測隊伍到監測點校開展檢測。
(二)研究機構
研究機構:市教育局依托南通中學,建立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中心。其主要職責是:抽樣檢查和科學分析監測數據,研究制定各類監測報告,做好新聞發布會各項準備,參加監測工作督查與培訓工作等。
四、監測項目
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主要開展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其監測項目與指標主要反映全市6-18歲城鄉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
有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南通市高二、高三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抽測,南通市學生常見病防治指標監測,學生健康體檢情況抽測,學生缺課情況監測等也納入監測體系,具體按年度計劃進行。
五、監測站點設置
(一)設置要求
1.市監測站點:市監測站設在南通中學。監測點校要選取領導重視,有具體部門和人員負責,具備開展身體素質測試所需條件的學校。各縣(市、區)的監測點校一般包括城市小學、初中、高中和農村小學、初中、高中共6所學校。 監測點校原則上相對固定。
(二)設置時限
省、市級監測站點在2010年8月底前布點設置完畢。
(三)設置程序
監測站點:各縣(市、區)教育局根據要求確定轄區內能夠符合樣本量要求的市級監測點校;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明確負責部門,按時向市教育局提交設立監測點校申請,由市教育局審核確定。
(四)工作任務
市監測站點: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部署要求,完成所在區域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任務。
(五)監測樣本量
市監測站點:有效監測樣本量覆蓋至省、市監測點校。以縣(市、區)單位,按照6-18歲每個年齡組的城市男生、城市女生、農村男生、農村女生樣本量各120人核定監測樣本量,分別監測中小學生相關數據。
六、監測實施
監測工作每兩年開展一次。2010年為全市監測工作啟動年,具體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啟動階段(2010年8月底前):部署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包括建立健全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站與研究中心,指導各地各校布設監測站點,召開監測工作布置培訓會,落實監測各項前期準備工作等。
(二)實施階段(2010年10月):監測點校按照省、市監測站的統一部署和規范要求,按時保質完成相關監測工作。其中,身體素質測試由監測點校組織本校體育教師進行;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檢查由各縣(市、區)教育局會同相關部門組建檢測隊伍攜帶相關檢測設備到校檢測。
市監測站組織專家對監測點校的監測工作進行現場抽查。
(三)總結階段(2010年11月~12月):市監測站對監測站點監測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研究撰寫南通市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報告書,并做好監測結果公布準備工作。
七、結果公布
由市教育局會同市體育局、市衛生局等部門,根據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情況,報請市政府同意后,以新聞發布會或通報等形式公布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
八、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公告制度在我市尚屬首次,是一項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系統工程。各地要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衛生、體育、財政等部門參加的監測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落實責任,建立健全相應的監測站點和研究機構,按時保質開展相關監測與公告工作。
(二)開展人員培訓。各級監測站點要根據要求,遴選確定監測工作管理干部和監測人員,逐級開展監測工作培訓,統一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時間、錄入程序和數據上報時間,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有效。
(三)落實監測經費。各縣(市)區要按照《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有關規定,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安排。
(四)加強宣傳引導。運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加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重要意義,宣傳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的工作措施,爭取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對在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和監測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地區、單位和個人及時進行表彰,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