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意見
        來源: 發布時間:2010-06-12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10〕5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全面提升農業產業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開啟農業基本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現就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的部署,積極探索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大、水平不斷提升,有效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我市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抓住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創新發展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我市農業基礎好、新農村建設快的優勢,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地規劃建設一批起點高、功能全、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村,進一步強化物質裝備,提升科技水平,完善產業體系,創新經營方式,加快推進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較高和生產效益較高的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農科教、產學研結合,集成示范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創新能力,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工作重點

          (一)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各地要集中規劃建設一批有清晰地域界限、體現優勢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園區要規劃設計科學、產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物質裝備先進、運行機制靈活、綜合效益顯著。

          (二)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各地要建設一批有特色、上規模、高效益的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基地要實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體現地方特色,實行科技領先,帶動當地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優質水稻、特經特糧、設施園藝、花卉苗木、瓜果蔬菜(含食用菌)、蠶桑、畜禽養殖等基地。

          (三)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村。各地要建設一批“一村一品”地域特色濃郁、村域環境優美、村莊綠化達標、農民增收的現代農業示范村,示范村要做到現代農業基礎好、集體經濟強、區域品牌響、生態環境優、示范效應強,要有科學合理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有與本村主導農業產業或產品相配套的專業合作組織,有對接帶動的農業龍頭企業。重點建設設施農業、特色種養、花木盆景、應時果蔬、加工貯運、家畜家禽等示范村。

          四、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著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各地要緊緊圍繞本地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綜合考慮產業基礎、市場條件、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等因素,突出優勢產業和優勢區域。重點培育一批典型,以示范效應帶動區域現代農業發展,實現產業升級。

          (二)科技先導,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要把握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積極應用現代科技與裝備,充分運用先進設施設備,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新裝備、新模式的推廣應用,提高優良品種應用水平。廣泛開展農民技術培訓,提高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能力。

          (三)整合資源,培育市場競爭主體。各地各級涉農單位要創新管理和服務機制,相互配合,協同推進,引導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村級組織、農產品龍頭企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等各類主體廣泛參與、共同推進,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做大做強,培育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農業科技服務組織的專業化優勢,推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促進農產品經營產業化、品牌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強化組織領導,切實抓出實效;要建立健全高效運轉的管理機制,量化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采取扎實有效創新舉措;要認真抓好建設規劃,加大推進力度,提高建設水平;要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市相關部門要通過多種方式做好指導服務工作,對重點項目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地要明確扶持政策措施,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招商引資。原則上,各類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須安排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和現代農業示范村,其它各類農業項目也要集中整合。

          (三)強化考評獎勵。按照建設標準(見附件),市政府每年命名授牌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示范村,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5萬元的獎勵。各縣(市)、區政府于5月底前向市農林部門進行建前申報、年底前進行認定申報(當年申報的園區應在上半年有縣級政府批準的建設規劃、具體實施方案和明確的政策扶持措施),未經建前申報的,不得列入評審范圍。市組織專家對各縣(市)、區上報的園區、基地和村進行評審,評審情況經市政府審核后,命名授牌。命名授牌實行動態管理,自命名授牌之日起有效期4年,期滿后重新認定。有效期內,被命名授牌單位如發生重大產品質量或其他重大問題,一經查實,取消命名授牌稱號。

          附件:1. 南通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標準

          2. 南通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標準

          3. 南通市現代農業示范村建設標準

          4. 南通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示范村建前申報表(略)

          附件1:

          南通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標準

          一、總體標準

          (一)基礎設施配套。園區總體布局合理,水、電、溝、渠、路設施配套,環境優美,農產品商品化運作,儲藏、加工和流通設施配套。園區主干道建成硬質水泥路,有園區標志牌。

          (二)主導產業高效。園區產業優勢突出,核心區集中連片規模較大,對周邊地區能發揮示范、引導和輻射作用。

          (三)科技含量較高。有技術依托單位,實行標準化生產。良種覆蓋率達100%。有相應的專業化服務組織,農機、植保、農業投入品等專業化服務達100%。

          (四)質控體系規范。有良好的農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建立“五有”農產品質量檢測室。園區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有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或著名商標。

          (五)產加銷一體化。園區產業化經營面達80%以上,通過合同、訂單、入股、二次返利等方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相對接。

          (六)運作機制科學。園區建設主體清晰,實行企業化運行,管理職責明確,內部制度健全,各類臺賬齊全。核心區實行土地股份合作。

          二、分類標準

          (一)優質水稻產業類

          1. 規模標準:園區面積不低于10000畝,有3個以上1000畝集中連片核心區和相應的苗情、農情觀測點。

          2. 服務指標:園區內有機插稻商品化育供秧示范點,商品化育供秧達100%,主體品種不超過2個,測土配方施肥普及率達100%,綜合防治普及率90%以上,秸稈機械化還田達100%。

          3. 產量要求:優質水稻產業園區平均畝產700公斤以上。

          (二)設施農業產業類

          1. 規模標準:5000畝設施農業園區的核心區鋼架大棚連片面積(實棚)達2000畝以上,萬畝設施農業園區的核心區鋼架大棚連片面積(實棚)達3000畝以上。

          2. 設施標準:鋼架大棚為6米以上跨度的熱浸鍍鋅鋼管大棚,鋼管外徑不少于22毫米,壁厚不少于1.2毫米,拱間距0.8米,兩側有壓膜槽。

          3. 技術指標:園區有1~2個主導品種,推廣應用2~3項適新技術,集中展示不超過3個主體高效種植新模式。自建1個工廠化育苗配供中心。配方施肥、綜合防治服務達100%。產品商品化處理率達90%以上。

          4. 效益要求:設施農業園區畝均純收益8000元以上,核心區畝均純收益10000元以上。

          (三)花木產業類

          1. 規模標準:園區面積在10000畝以上,并相對集中連片,其中標準溫室大棚面積2000畝以上。

          2. 服務指標:高檔花木全程容器生產、高檔盆栽花卉精準促控栽培、標準化工程苗木培植等實用新技術應用80%以上。

          3. 效益要求:園區花卉及相關產品銷售產值每畝8000元以上。

          (四)果樹產業類

          1. 規模標準:園區面積在5000畝以上,并相對集中連片,標準化架構或噴滴灌設施達50%以上。

          2. 設施標準:園區內林網配套,連體架構每座在10畝以上,且為水泥或鋼材搭建。

          3. 技術指標:園區主導品種在3個以內,套袋栽培達100%,每年參加省優質果品評選活動并獲省表彰。無公害、標準化新技術推廣面達100%。果品商品化率達90%以上。

          4. 效益要求:園區內每畝果樹純收益5000元以上。

          (五)蠶桑產業類

          1. 規模標準:桑田面積10000畝以上,其中連片區域2000畝以上。桑田種養綜合利用覆蓋面達80%以上。

          2. 服務指標:園區內統一栽植規格,統一樹型養成,統一施肥標準,統一治蟲模式,統一培管措施,統一養蠶布局達100%。桑蠶品種良種化、小蠶共育普及化、飼蠶技術省力化、技術管理標準化達100%。

          3. 產量要求:園區全年畝桑養蠶3.5張以上,年產繭150公斤以上。

          (六)畜禽養殖產業類

          1. 規模標準:生豬(羊等)年出欄1萬頭以上、肉禽年出欄50萬只以上、蛋禽存欄10萬只以上、奶牛存欄1000頭以上等。

          2. 設施標準:道路、給排水、供電、畜禽舍、消毒隔離室、獸醫室及配種輸精室等設施配套齊全。凈道、污道嚴格分開,互不交叉。圈舍配備現代化的調溫、調濕、通風等設備,配備自動喂料、飲水、清污、除塵和光照等裝置。畜禽舍內配備現代化的畜禽糞污收集、運輸設施設備。建有對畜禽糞便、廢水和其它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其它無害化處理設施。生豬、肉禽養殖園區自宰自銷。

          3. 服務指標:飼料配送、疫病防治服務中心及檢疫防疫安全系統健全,要求實施強制免疫病種的應免密度達100%,免疫耳標佩戴率達100%。排污系統采用現代先進技術實行無害化處理,場區內糞污通道為暗溝,實行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非露天蓄糞池或堆糞場。

          4. 效益要求:園區內平均每畝效益2.5萬元以上。

          附件2:

          南通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標準

          一、總體標準

          1. 政策扶持到位。當地政府出臺扶持優勢特色產業政策。

          2. 產業特色鮮明。現代特色產業具有明顯的區域特色,已形成較大規模和一定的知名度。

          3. 質量控制規范。建立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5項全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基地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有縣級以上名牌農產品或產品商標。

          4. 服務體系完備。基地內建有技術指導、產品運銷專業服務組織,受服務農戶達90%以上。

          二、分類標準

          1. 規模化種養。有一定地域范圍,相對集中連片,并能帶動輻射區的農民顯著增產增收。設施農業連片1000畝以上;露地蔬菜3000畝以上;水生蔬菜1000畝以上;鮮食瓜果5000畝以上;果樹4000畝以上;花卉苗木2000畝以上;優質水稻5000畝以上;蠶桑5000畝以上;生豬、羊等年出欄1萬頭以上、肉禽年出欄30萬只以上、蛋禽存欄8萬只以上。

          2. 標準化生產。推廣應用設施栽培、無土栽培、立體栽培、生態養殖、工廠化育苗、生物防控、循環經濟等適新技術。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按市級以上標準生產的面積達80%以上。按省級生態健康養殖標準達60%以上。

          3. 品牌化銷售。以自有商標或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志銷售比重達80%以上,或與超市、批發市場對接直銷比重達50%以上。

          4. 高效化產出。園藝類基地平均畝效益6000元以上,種植業類3000元以上,畜禽類1.5萬元以上。

          附件3:

          南通市現代農業示范村建設標準

          一、總體標準

          1. 村級農業規劃科學。因地制宜,制定有特色、可操作的村級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 農村生態環境優美。有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制度和措施,村莊綠化達示范村標準。

          3. 農業基礎設施配套。村內農田水利設施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求,農業生產方式先進,農產品商品化運作,儲藏、加工和流通設施配套。

          4. 品牌體系建設扎實。有農產品注冊商標,農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有規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制度,有縣級以上名牌農產品或產品商標。

          5. 農業服務組織健全。有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有專兼職農技人員,有專人定期發布農業技術或農產品產銷信息,村內農民受服務面達100%。

          二、分類標準

          1. 產業規模。主導產業或生產規模占全村產業或農產品總規模80%以上,80%以上的農戶從事主導產業或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其中,設施農業示范村的設施面積在1000畝以上。

          2. 產品特色。“一村一品”地域特色強、產品特色明、市場前景好。農產品商品化率達100%。

          3. 科技水平。農業生產方式先進,標準化生產和良種覆蓋率達100%。

          4. 合作組織。有與本村主導產業或產品相適應的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有對接帶動的龍頭企業。農產品90%以上由專業合作組織銷售。

          5. 農民增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農民人均現代農業純收入3000元以上。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www无码乱伦|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不卡中文字幕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欧美日韩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