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現將《南通市輕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綱要(2009~2011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南通市輕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綱要(2009~2011年)
輕工業是南通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初步形成了食品飲料、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日用化工、造紙、鞋帽、家具、玩具、印刷包裝、工藝美術等涉及19個大中行業,門類比較齊全,大中小型企業并舉發展的產業體系。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消費品市場需求下降,輕工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為更好引導我市輕工業優化結構、提升檔次、轉變發展方式,打造“千億級”產業板塊,實施“雙促雙推”提升工程,特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發展現狀
(一)行業概況。
1.品牌優勢逐步顯現。我市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和開展經貿交流與合作,提高了部分輕工產品的知名度。如皋牌火腿、肉松榮獲全國馳名商標,如皋牌分割肉、大富豪啤酒榮獲中國名牌產品,“東洋之花”化妝品、“品王”白酒、“金太陽”雙低油、“葵王”葵籽油等產品都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培育了如皋腸衣城和如東、啟東水產等區域品牌。2008年,“大富豪”啤酒產量達到49萬噸,同比增長8.17%,以“金太陽”、“葵王”為主的食用植物油產量29.79萬噸,同比增長9.41%。
2.經濟運行總體良好。2008年,全市輕工業實現銷售收入631.52億元,占全國輕工業的比重為0.75%,占全省輕工業的比重為8.18%,同比增長17.9%;實現利潤總額31.16億元,同比增長9.92%。其中,銷售收入前10強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74.09億元,占全行業的比重提高到27.57%,同比增長34.89%,高出全行業平均增幅17個百分點。
3.外貿出口平穩增長。2008年,全市輕工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47.52億元,出口額在九大行業中僅次于紡織工業,同比增長5.2%。其中,食品加工業出口交貨值32.69億元;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33.44億元;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26.1億元;塑料制造業11.77億元;鞋帽制造8.61億元。
4.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十一五”前三年,我市輕工業全部工業投入達270億元,有力助推了行業的發展。2008年底,全市輕工行業規模企業911家,占全市規模企業數的15.59%。其中,食品加工業255家,塑料制造業146家,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120家,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92家,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制品業79家,造紙及紙制品業54家,印刷業和記錄媒介復制的企業25家。同時,企業規模梯度結構不斷優化,行業中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級的企業有6家,其中,嘉吉糧油(南通)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0.58億元;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2.91億元。
(二)主要問題 。
1.自主創新能力偏弱。近年來我市部分優勢企業通過實行資產重組、強化技術開發和開展產學研合作等舉措,在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看,與蘇州、無錫等地仍有差距。
2.產業集中度偏低。從產業結構看,2008年,我市輕工業19個大中門類中有14個尚無5億元級企業;228家農副食品加工業企業的平均銷售收入規模只有1.27億元,與食品工業強市徐州差距甚遠;飲料制造業除大富豪啤酒銷售收入超9億元外,其余8家企業平均銷售收入規模不足8000萬元。
3.產品附加值偏低。雖然我市輕工產品檔次在逐步提高,但仍以中低檔為主,粗加工、初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綜合加工的高檔產品少。整體上仍處于低端化階段,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不夠。
(三)發展環境。
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國內外市場需求減弱的影響,我市輕工業生產經營遭遇嚴峻挑戰,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拉動下,當前輕工產品生產形勢有所好轉。
1.消費市場前景趨好。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市場需求低迷,出口持續下降,但隨著國家提高輕紡出口退稅率、棉花市場價格逐步走穩,以及農產品價格回落等利好因素影響,我市輕工行業發展信心有所提升,輕工主要產品產量回升趨勢明顯,生產形勢環比出現好轉。
2.產業發展優勢明顯。(1)產業基礎雄厚。南通是傳統的輕紡城市,輕工行業總量全省領先,并形成了系列特色產業,如,南通工藝美術全省領先、大富豪啤酒“蘇啤”第一,電動工具全國聞名等。(2)區位優勢獨特。我市擁有豐富的江海岸線資源,隨著洋口大港初步通航和蘇通大橋全面貫通,加上滬通鐵路批準立項、以及崇海、崇啟大橋建設的快速推進,南通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更為凸顯。
3.資金環境依然緊縮。2008年,我市輕工業銷售利潤率4.9%,低于規模企業1.1個百分點。在價格下行的態勢下,一般企業很難準確把握價格走向,容易造成原材料與產成品價格的倒掛,加上市場需求的萎縮,更加劇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狀況。雖然國家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門檻并未降低,企業的融資需求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發展思路。
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增長、抓轉型、促發展”為主線,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集群經濟和品牌經濟,重點實施“雙促雙提”工程,依托嘉吉糧油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帶動、王子造紙等一批重特大項目實施,加強行業梯度整合,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實現輕工業向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轉變。
(二)主要目標。
通過行業引導,政策扶持,重點實施“雙促雙推”提升工程,促進農副食品加工、酒類制造業做大規模,推動電動工具產業和高檔紙業加快發展,努力提高產品檔次,延伸產業鏈條,增強區域競爭能力,實現粗放型加工向精細化加工轉變、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到2011年,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品牌建設取得顯著突破,企業規模再上新臺階,全市輕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年增長率16.6%左右,形成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超過10家,其中超30億元3家,超100億元1家,爭創中國名牌產品8個、江蘇名牌35個,建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
三、重點任務
(一)促進農副產品加工業做大規模。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整合資源,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業。到2011年,力爭農副產品加工業占行業的比重達到50%以上,成為輕工業的主導產業。
1.糧油食品加工業。以嘉吉糧油為龍頭,加快發展來寶谷物、港德油脂、家惠油脂、金太陽油脂、長壽集團、銀河面粉等一批骨干企業。利用“葵王”、“南山”等品牌優勢,做大做強我市精煉油、保健油、面粉等生產基地。重點實施海門泰森食品公司總投資5.6億元的肉雞加工項目,加快推進嘉吉糧油精煉油儲備項目的開工建設。2011年,實現嘉吉糧油百億級企業的梯度培育,形成約350萬噸大豆加工能力、55萬噸毛油精加工、4萬噸高性能淀粉涂料等,糧油食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50億元左右。
2.水產品加工業。大力發展如東、啟東灘涂養殖,以及海產品養殖和深加工,加強自主創新,在新型生物技術和食品保鮮等高新技術方面尋求突破。開發速凍、即食、調味等功能性水產品及凈品,擴大貝類、藻類的加工能力及品種,鞏固和發展全國最大的條斑紫菜生產基地。
3.飼料加工業。以巴大飼料、正大飼料、天成飼料、盛大飼料等骨干企業為支撐,加快飼料品種結構調整,大力開發高檔乳豬料、高檔濃縮料和特種膨化料等高端產品,擴大畜禽飼料銷售市場,同時注重提高飼料質量安全衛生水平,規范飼料產品認證力度。通過外引內聯,發展壯大一批有實力、競爭力強的大中型企業。重點實施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飼料公司年產38萬噸蛋白飼料項目,以及巴大飼料無抗生素新型微生物發酵水產飼料項目。2011年,飼料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
4.腸衣加工業。重點實施如皋腸衣城項目,2011年,腸衣城形成腸衣50萬桶的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腸衣產量和出口量占全國40%以上。
(二)促進酒類制造業做大規模。以大富豪啤酒、海安品王酒廠、海門頤生酒廠、白蒲黃酒廠等骨干企業為支撐,利用“蘇啤老大”的產業優勢,“品王”、“頤生”、“水明樓”品牌的知名效應,加大產業資源整合力度,加快瞬間殺菌、啤酒無土過濾、高檔酒釀造勾兌等技術研發進程和新品開發步伐,加強產品安全能力建設,實施功能性酒類研發改造,快速放大產品產能,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區域性酒類生產集散地。重點實施江蘇大富豪啤酒的葡萄酒開發項目和江蘇圣果葡萄酒業公司的高檔葡萄酒項目。其中,大富豪葡萄酒項目由江蘇大富豪啤酒與日本朝日啤酒、丸紅株式會社大富豪酒業聯合開發,項目總投資2400萬美金,葡萄酒生產設計能力1萬噸,預計2009年8月份投產,圣果葡萄酒項目總投資2億元,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形成60萬噸啤酒和1萬噸葡萄酒的生產能力。2011年,全市酒類制造業完成銷售收入50億元。
(三)推動電動工具業加快發展。以江蘇東成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江蘇國強電動工具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業為依托,以啟東天汾電動工具產業園和海安電動工具板塊為載體,發揮啟東電動工具省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的比較優勢,加強配套協作和產學研聯合,積極推廣稀土永磁電機技術,大力發展電子調速和控速電動工具,研究提高產品單位重量輸出功率,研究開發噪音小、效率高、節能型的無刷電動工具,不斷改變當前利潤低、牌子雜、產品亂、水平差的產業現狀,加快電動工具產業的優化升級,做優我市電動工具產業。在營銷戰略上實施“走出去”,進一步放大啟東“江蘇省首個電動工具出口基地”的影響和優勢,加快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加大國際市場開拓,提高產品國際知名度。2011年,力爭電動工具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占全國總額的1/3。
(四)推動造紙關鍵項目形成產能。以王子造紙為龍頭、海門造紙為重要支撐,加快王子造紙的項目建設進度,依托王子造紙高檔銅版紙項目的建成投產,通過產業輻射,延長上下游產業鏈,催生配套產業,帶動造紙業向紙制品的高檔化轉型升級,做強做精我市造紙業,力爭打造全國一流的高檔紙生產基地。王子項目投資總額19.54億美元,項目新建兩條年產40萬噸銅板紙生產線,配套建設一條年產71.4萬噸漂白化學闊葉木漿生產線,2010年10月第一條銅板紙生產線將正式投產,采取外購紙漿的方式組織生產,年產銅板紙40萬噸,2011年,王子制紙項目可累計完成投入90億元人民幣。2012年將新上制漿設備,計劃最終達到年產銅板紙120萬噸生產能力,占據全國市場11%份額。在王子制紙項目基礎上,2011年全市造紙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左右。
同時,積極鼓勵發展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業、煙用產品業等。加快發展海安扎染、通州繡衣、崇川工業鞋帽、藍印花布及紅木雕刻等傳統工藝美術產業,推動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加快工藝流程改造,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鞏固和擴大南通工藝美術在全省的領先優勢,加強行業品牌的建設和宣傳,努力提高產品的美譽度和占有率;以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南通煙濾嘴有限責任公司等骨干企業為支撐,加快推進醋纖五期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億元,預計2011年建成投產,產能將由現有的6.4萬噸絲束、12萬噸醋片提高到年產9.6萬噸絲束、15萬噸醋片,并配套建設熱電站等公用工程。五期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2-15億元,新增利稅4億元。2011年,工藝美術業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以上;煙用產品業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
四、對策措施
(一)加強行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優化升級。1.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輕工業。重點抓好勞動強度大、資源和能耗大的產業積極進行結構調整,進一步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生產工藝和裝備,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2.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將品牌建設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以爭創品牌為目標,形成濃烈的品牌建設氛圍,充分發揮品牌企業的示范作用和平臺作用,鼓勵其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放大品牌效應。支持有規模、品質好的輕工企業創建自主品牌,政府加強引導服務,幫助企業申牌創牌。3.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推動行業優化轉型。限制低檔紙及紙板生產項目、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產線、年加工皮革10萬張(折牛皮標張)以下的制革項目等。
(二)加強自主創新建設,提升行業競爭能力。1.支持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特別是支持有經濟實力的大中型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爭取國家、省農產品深加工科技攻關等專項支持,加速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2.對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鼓勵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共同開發或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實行產學研掛鉤來解決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難題,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為骨干、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3.鼓勵企業廣泛自主開發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
(三)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高循環經濟比重。1.認真貫徹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構建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在重點行業、領域和產業園區積極開展循環經濟試點,鼓勵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2.以節能、節材、節水為重點,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切實抓好造紙、白酒、啤酒、淀粉等重點行業能耗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實施工作。3.要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重點研究開發和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資源節約、資源替代等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四)加強內外市場開拓,擴展產業發展空間。1.繼續加大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充分發揮我市輕工產品的優勢,不斷更新營銷理念,提高營銷水平,在大力開拓城鎮市場的同時,加快發展農村市場。2.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我市輕工企業到市外、省外和國外資源豐富的地區投資設立原料生產基地,充分利用各地資源,拓展本地企業的發展空間。3.要加強國際市場的開拓,切實轉變出口增長方式,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強化國際化市場網絡體系建設,暢通多邊化營銷渠道。
(五)加強政府引導服務,化解企業發展瓶頸。1.指導企業用好、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要爭取國家、省對輕工產業振興扶持政策,謀求輕工食品行業更好發展。2.設立產業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在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資金貼息扶持。3.加強協調服務,對市區印刷包裝、工藝美術等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用地尚未規劃與解決的問題,要在抓緊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幫助協調與落實。4.全方位搭建融資平臺,進一步建立完善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鼓勵企業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支持本市企業與市外、國外企業合資合作,鼓勵企業兼并與重組。5.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由于輕工業門檻較低,產品門類較多,且大多貼近人類日用生活消費,因此,政府要加強引導和宣傳,倡導企業規范經營,尤其是食品加工企業,更應加大市場整頓力度,對不符合生產經營許可標準、以及衛生許可標準的企業加大查處整治力度,堅決打擊從事非法生產經營的“地下”工廠,加強行業自律,優化發展環境。
附件:1.關鍵技術
2.2008年輕工食品行業銷售骨干企業
3.重點項目
附件1:
關 鍵 技 術
一、蒸汽汽提脫臭技術
二、草木混合漿造紙技術
三、特殊紙生產技術
四、造紙費液回收處理技術
五、稀土永磁電機技術
六、啤酒生產瞬間殺菌技術
七、啤酒無土過濾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