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市政府同意市海洋與漁業局《關于加快河溝養殖發展的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關于加快河溝養殖發展的意見
(市海洋與漁業局 2009年6月)
河溝養殖是我市水產養殖的傳統形式之一,是全市高效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貫徹落實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精神,促進我市漁業發展、漁農民增收,現就加快全市河溝養殖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近期目標
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對河溝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創新河溝養殖的機制和體制,優化養殖結構和品種,提高河溝養殖的效率和效益,促進漁業增效、漁農民增收。
發展原則:加快發展河溝養殖實行水產養殖發展與河溝綜合功能發揮有機結合,高效養殖與資源增殖保護、環境保護相結合,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全市河溝養殖發展的近期目標是:經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市河溝養殖面積達到45萬畝,占河溝總面積的60%;河溝高效養殖面積提高到22萬畝;河溝養殖產量提高到10萬噸;河溝養殖平均畝效益提高到1600元;全市農業人口從河溝養殖獲得的年收益達到7億元。
二、重點工作
(一)完善河溝養殖承包機制。各地要確立河溝資源集體所有的觀念,進一步完善河溝養殖確權承包機制,把河溝的養殖權相對集中到有一定水產養殖技能的農民手中,提高河溝養殖的效率和效益。同時通過河溝發包,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二)建立河溝養殖示范村。采取市、縣聯動形式,組織市、縣、鄉鎮三級漁業管理和科技人員,成立河溝養殖推進工作組。從2009年開始,用3~5年的時間,在全市培育100個市級河溝養殖示范村,2009年首先選擇10個基礎較好的村培育成河溝養殖示范村。河溝養殖示范村必須達到“五有標準”:即有較高的河溝利用率(河溝養殖面積達到500畝以上,且占河溝總面積80%以上)、有完善的河溝養殖村規民約、有健全的河溝養殖服務體系、有1~2個河溝養殖高效模式、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產品。各縣(市)、區要重視示范村建設,通過典型引導,探索河溝養殖管理的新體制和新機制,總結和推廣先進的養殖模式和品種,輻射、帶動全市河溝養殖發展。
(三)推廣先進的養殖模式和優良品種。各地要根據河溝不同的自然條件,結合區域水產品消費和生產特點,推廣產量高、效益好,生態環境友好型的養殖品種和模式。在較大河道重點推廣網攔和圍網養殖,適度發展網箱養殖。以四大家魚和淡水特種水產養殖為主,同時進行混養和套養鱖魚、翹嘴紅鮊等。在泯溝等小型河溝重點發展小龍蝦、河蟹蟹種和鱖魚等特種水產品。通過優化養殖結構和品種來提高河溝養殖的產量和效益。
(四)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水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產業健康發展,應始終給予高度重視。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河溝水環境和周邊環境,加強對養殖河溝的水質監控,防止水污染造成養殖品死亡;要強化河溝養殖投入品管理,嚴防在河溝養殖中使用違禁投入品,確保河溝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并保護河溝水環境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學規劃。科學規劃是促進河溝養殖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各縣(市)、區要根據河溝的水質等條件,合理確定河溝養殖發展的區域,重點放在村級以下河道,把符合養殖條件的區域列入養殖規劃,并通過發放養殖證等措施,保護養殖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河溝養殖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投入。各級政府和漁業主管部門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從關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河溝養殖的意義,切實將發展河溝養殖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市、縣兩級要落實財政扶持河溝養殖專項資金,用于對魚種場基礎設施改造、示范村漁技服務部建設、河溝養殖合作社、河溝養殖技術培訓和河溝養殖產品推介等方面的扶持,從投入上保證河溝養殖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完善服務。要進一步完善各級漁業推廣體系建設,在市級河溝養殖示范村設立漁技服務部,充分發揮漁業推廣等科技力量的作用,通過開展送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活動,加強對從事河溝養殖農民的培訓,推薦、推廣優良養殖品種、高效養殖模式,宣傳河溝養殖防病治病等知識,提高養殖生產水平和效益。同時,要加強對養殖河溝水質以及變化情況的監測和養殖產品質量的檢測,指導承包戶的養殖活動,實現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的目標。
(四)強化執法保障。各級漁政部門要強化對河溝養殖的執法管理,依法嚴厲打擊電、毒、炸等非法漁業行為,維護正常的河溝養殖秩序,保護漁農民的利益;加強對水產苗種和漁業投入品的監督和執法,確保河溝養殖的產品安全。要通過鄉規民約、農村綜合治理等措施,打擊盜竊河溝養殖水產品的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保障河溝養殖的健康發展。
(五)加強部門協調。海洋與漁業、水利、交通、環保等與河溝養殖相關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推動全市河溝養殖健康發展。水利、交通等部門要在保障排灌、航運等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為河溝養殖發展提供方便,在河道整治過程中,要兼顧河溝養殖發展需要,并通過河溝養殖承包來鞏固河道整治成果。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河道水環境及周邊環境保護,為發展河溝養殖提供環境保障。
(六)加強考核獎勵。市政府將對100個市級河溝養殖示范村實行“以獎代補”,由市、縣級漁業主管部門對示范村進行考核。對每個達標市級示范村市財政一次性補助3萬元,用于服務部建設、技術培訓、苗種補貼、無公害產品認證補貼和產品宣傳。市、縣兩級漁業主管部門要把發展河溝養殖列為漁業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進一步細化考核內容。各地要對照發展目標,將具體任務和責任落實到鄉(鎮)、村、漁民合作經濟組織和魚種場,確保完成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