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和南通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提升南通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課題咨詢討論會”在上海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30余名領導和專家就 “提升南通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課題進行了充分探討。
為落實中央關于東部沿海地區要著力提升國際競爭力、省委省政府關于“著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著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總體要求和我市“十一五”規劃要求,進一步完善我市沿海開發規劃,圍繞如何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疊加到來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構建“滬蘇通小金三角”,市政府委托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開展了“提升南通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初步形成了研究成果。
與會專家認為,南通著眼于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最近考察江蘇時所作的“讓經濟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江蘇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在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開展“提升南通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既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時,體現了前瞻性和針對性。
與會人員在討論中指出,提升國際競爭力,立足點是提高城市的經濟發展能級,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出發點是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擴內穩外”,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快開放型經濟本土化和民營經濟國際化,鞏固和提升發展態勢;關鍵點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江蘇沿海開發等國家戰略機遇,放大“靠江靠海靠上海連通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著力點是聚焦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支撐點是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增強科技、人才和環境競爭力。
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大衛在致辭中說,提升國際競爭力是中央對東部沿海地區的明確要求,也是南通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內在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市委提出的奮斗目標,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是南通發展的必然選擇。他希望通過研討會的召開,借助各方面專家和學者的豐富經驗,推動南通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姚錫棠主持會議。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韓俊,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劉東奎,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江蘇省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黃健,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吉生;上海決策咨詢委員會專職委員、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上舟,以及交通銀行總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研究室、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委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海關學院、上海市社科院、上海發展和改革研究院等部門和單位的相關專家應邀出席會議。
市領導王德忠、藍紹敏、秦厚德、徐輝、沈振新,市政府秘書長屈寶賢以及南通大學、市有關部門、行業商會、協會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