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事關廣大職工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近年來,我市企業工資發放總體情況良好,但少數企業拖欠工資現象仍然存在。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部際聯席會議關于推進企業解決工資拖欠問題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91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企業解決工資拖欠問題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07〕4號)的要求,結合《南通市用人單位欠薪預警試行辦法》(通政發〔2006〕75號)的有關規定和我市實際,現對我市推進解決工資拖欠問題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富民優先方針,本著“立足企業、落實責任,突出重點、分類處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把解決工資拖欠問題與深化企業改革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解決其他債務結合起來,加強工作協調、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依法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健全有效預防和解決工資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堅決遏制產生新的工資拖欠,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獲得勞動報酬的權益。
二、徹底解決企業工資歷史拖欠問題
企業既是負責工資分配的責任主體,也是解決工資拖欠的責任主體。各類企業應切實負起責任,自覺規范工資支付行為,依法按時足額支付職工工資。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全面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辦法和措施,確保全市在2007年6月30日前解決少數企業存在的工資歷史拖欠問題。對當前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其在與本企業工會協商或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基礎上制訂清欠計劃,并定期檢查清欠工作進展情況。對停產半停產企業,要指導和幫助其通過清理庫存物資、催收應收帳款等盤活資產的辦法籌集資金,逐步解決工資歷史拖欠問題。對具備改制重組條件的國有、集體企業要加大改制重組力度,結合理順企業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解決工資歷史拖欠問題。對長期停產、扭虧無望的企業,要采取關閉破產或依法破產等辦法加快其退出市場步伐,通過變現資產等辦法籌集資金,妥善安置職工并解決工資歷史拖欠等問題。對自身確實無力解決工資歷史拖欠的國有、集體企業,特別是其中的“三無”(無廠房、無設備、無土地)企業,其主管部門或集團公司可通過在系統內調劑資金或借款方式統籌解決。同時,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在資產變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少數企業盡早解決工資歷史拖欠問題。
三、進一步健全保障企業依法支付工資長效機制
堅持預防、治本并重,切實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預防和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著力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督促企業嚴格遵守國家和省有關工資支付的法律、法規和《南通市用人單位欠薪預警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按月足額支付職工工資或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職工工資。企業因生產經營困難不能按時支付工資的,須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書面報告(填報《用人單位欠薪情況報告表》)并提出處理方案。加強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的動態監控,重點監控易發生欠薪的建筑施工、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的企業工資支付情況,及時發現和消除企業拖欠工資的隱患。對列入欠薪預警監控名單的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用工所在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按規定在本區域范圍內進行預警通報,并可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同時將有關情況告知同級經貿、財政、建設、工商、公安、稅務、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和單位;人民銀行要將其記錄在企業征信系統中,并定期向各金融機構通報;各金融機構不得對惡意拖欠工資、工程款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對列入欠薪預警監控名單的用人單位,在支付欠薪的同時,必須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交與欠薪等額的由金融機構出具的保函或者預交工資支付保證金。拒不出具保函或預交保證金的,由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整改。要進一步深化企業勞動工資制度改革,全面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加快形成與現代企業制度適應的工資分配制度。
四、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強化工資支付勞動監察執法,采取日常巡查、舉報專查、專項檢查等多種形式,嚴查企業拖欠工資行為。對拖欠職工工資并轉移財產、設備逃避法律責任的企業,有關部門應通過法律途徑,盡可能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保證工資支付來源。對惡意拖欠、情節嚴重的企業,可依法責令停業整頓、暫停招投標、降低或取消資質,并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向欠薪不報告的企業發出《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并向社會公布,同時記入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繼續抓好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建設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對長期無法解決的拖欠工程款案件,建設部門要指導建筑企業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大力宣傳工資支付法規和政策,增強企業的法治意識和職工的維權意識,強化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的輿論監督,營造依法保障職工勞有所得的良好氛圍。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企業解決好工資拖欠問題,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高度重視,落實責任,抓緊制定和完善具體政策及辦法,周密部署、精心實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市政府決定建立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市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工作。聯席會議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安局、監察局、司法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國資委、南通工商局、人民銀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和市總工會組成,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內。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抓緊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推進企業解決工資拖欠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協調指導,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同時要會同相關部門建立科學的統計報表制度,培訓專職統計人員,組織精干力量開展企業拖欠工資情況的統計核查工作,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國資、財政部門負責督促國有企業預防和解決工資拖欠問題,落實經營者解決工資拖欠問題的責任,完善經營者業績考核辦法,將發生拖欠工資問題納入考核內容。發生拖欠工資的國有企業負責人不得參加評優評先,不得增加工資和兌現效益年薪。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建立規范的建筑勞務分包制度,完善企業資質管理辦法,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有關規定。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加強對涉及農民工和困難職工工資支付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導和協調,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加強對企業工資支付情況的監督,督促企業解決陳欠、預防新欠。各金融機構在企業處置涉及金融債權的相關資產時要給予支持,并依法保障金融債權安全。其他相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積極支持配合做好解決工資拖欠問題工作,努力形成部門聯動、相互配合、協調運作的工作格局。各縣(市)、區要將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報送市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
附件:市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附件:
南通市解決企業工資拖欠問題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召集人:顧諾之 市政府副秘書長
成 員:王耀光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王 健 市公安局副局長
辛鴻堂 市紀委常委
祁文華 市司法局副局長
徐 琳 市財政局副局長
顧忠賢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劉建華 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
沈衛星 市建設局副局長、市建工建材局局長
曹 康 市國資委副主任
張建華 南通工商局副局長
李丹瑾 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副行長
朱淑娟 市總工會副主席
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由顧忠賢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地點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