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進一步加快接軌上海步伐,推進我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通市2007年接軌上海重點工作計劃及責任分解表》印發給你們。請各責任單位據此進一步分解細化工作計劃,明確工作進度,落實工作責任,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年度計劃目標的順利完成,并按季度向市接軌上海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南通市2007年接軌上海重點工作計劃及責任分解表
序號
|
內 容
|
完成
時間
|
責任單位
|
備注
|
一
|
基礎設施
|
|
|
|
1
|
繼續加快蘇通大橋北接線的建設,計劃投資1.8億元,其中實物投資量1.5億元,路基標和路面標完成交工驗收,交通工程全部完成。
|
全年
|
市交通局
|
|
2
|
崇啟過江通道江蘇段開工建設,崇海大橋項目力爭通過審批開工。
|
全年
|
市發改委
市交通局
啟東市政府
海門市政府
|
|
3
|
配合確定滬通鐵路過江方案,做好滬通鐵路沿線控制工作;滬通鐵路力爭開工。
|
全年
|
市鐵路辦
|
|
二
|
第一產業
|
|
|
|
4
|
組織實施第五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展銷會和2007年上海新春農產品大聯展活動。加強與上海有關部門和農業行業協會的溝通與聯系,開展互訪、考察、培訓等交流活動,做好對滬農業招商引資和南通農產品推介的服務工作。
|
全年
|
市農辦
|
|
5
|
與上海漁業機械研究所開展“南通沿海主要經濟貝類加工技術引進”項目合作和海水網箱養殖試驗合作;與上海水產大學開展科技對接活動;與上海市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建立友好協作關系;與東海環境監測中心建立友好協作關系。
|
全年
|
市海洋與漁業局
|
|
三
|
第二產業
|
|
|
|
6
|
搭建“南通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園”;加強與上海等長三角城市在專利行政執法、知識產權服務、專利交易合作等方面的合作;組織2~3次重點領域的產學研洽談活動。
|
全年
|
市科技局
|
|
7
|
組織我市船舶及配套企業與上海船舶研究院開展技術創新項目產業化合作洽談;組織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企業與上海復旦大學、交通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洽談。
|
全年
|
市經貿委
|
|
8
|
建立健全上海招商工作網絡,加強與國外駐滬領館商務代表、國外駐滬機構代表、在滬國外知名企業的聯系,召開“2007投資南通·上海說明會”,與上海常駐外商定期交流信息,爭取每月邀請一批重要客商來通考察,每季度通過上海外資機構組織重要客商到南通開展一次考察洽談活動。
|
全年
|
市外經貿局
|
|
9
|
擴大在滬建筑市場份額,全年在滬施工面積超過1600萬平方米。
|
全年
|
市建設局
|
|
10
|
加強和上海及長三角城市開展省級名牌產品、計量c標志、檢驗報告、江蘇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實用農產品標志、產品標準標識等互認工作。
|
全年
|
南通質量技術監督局
|
|
11
|
舉辦兩次針對在滬臺商的招商活動,邀請臺商來通考察不少于200人次。
|
全年
|
市臺辦
|
|
四
|
服務業
|
|
|
|
12
|
力爭在上海開設5家南通旅游專賣店;全力打造“江蘇旅游新干線—黃金海岸生態之旅”;加大南通旅游的宣傳力度,邀請100家旅行社來通采線。
|
全年
|
市旅游局
|
|
13
|
組織企業赴上海舉辦人才智力、項目對接洽談會;組織用人單位赴上海招聘,優先引進上海地區高校人才和智力;充分利用南通人才服務(楊浦)辦事處和上海人才服務中心南通工作站服務窗口,廣泛發布各種項目信息。
|
全年
|
市人事局
|
|
14
|
加強與上海勞動保障部門的信息交流,爭取每月與上海勞動保障部門舉行工作例會,加強同上海的勞務合作。
|
全年
|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
|
15
|
對上海外資銀行在江蘇新設分支機構在南通拓展業務給予積極支持,爭取上級行的支持,研究異地開設外債帳戶的可行性問題。
|
全年
|
人民銀行南通中心支行
|
|
16
|
加強與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的聯系和交流;積極履行聯席會議常務主席團副主席的職責,會同執行主席方擬定年度合作事項并組織實施;配合上海組合港辦公室,開展港口對區域經濟貢獻率的研究工作。
|
全年
|
市港務局
|
|
五
|
其它方面
|
|
|
|
17
|
圍繞加快形成滬蘇通“金三角”發展新格局,與上海開展南通城市功能定位深化研究。
|
全年
|
市發改委
相關部門
|
|
18
|
加強與靜安區、楊浦區等友好區的聯系,開展現代服務業、教育、人才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
全年
|
市發改委
相關部門
|
|
19
|
邀請駐滬大企業等經濟界人士來通考察。
|
全年
|
市發改委
|
|
20
|
開展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的對接工作。
|
全年
|
市發改委
|
|
21
|
開展交通卡互通專題合作。
|
全年
|
市交通局
市建設局
|
|
22
|
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題合作。
|
全年
|
市教育局
|
|
23
|
開展長三角資料信息中心籌建專題合作。
|
全年
|
市發改委
|
|
六
|
各縣(市、區)、開發區
|
|
|
|
24
|
繼續開展點對點的地區性招商引資推介會,力爭通過上海實現的招商引資實績達到全年實績的20%;本地農產品在滬銷售額增長20%,在滬建筑業產值增長10%;全年和上海高校合作實施科研項目5個以上。
|
全年
|
海安縣政府
|
|
25
|
新建花卉基地4個,年銷售額3~4億元;長壽食品在上海銷售額達4億元;在滬舉辦2~3次招商推介會,引進20個以上項目。
|
全年
|
如皋市政府
|
|
26
|
引進農、漁項目30個,年供滬農產品銷售額突破8億元;上海在本縣新增項目200個,總投資30億元,到帳資金15億元;建筑業在上海市建筑面積突破120萬平方米,實現產值5億元;全年力爭上海大賣場、超市在如東設立3家分部。
|
全年
|
如東縣政府
|
|
27
|
在滬舉辦3次以上專題招商會;召開1次以上專題農業接軌活動,引進3個以上上海的農業項目;全年要有20家以上企業與上海方面實現人才智力對接;邀請上海高校、科研所到通州進行產學研合作2次以上。
|
全年
|
通州市政府
|
|
28
|
舉辦第十二屆金花節;在滬舉辦2~3次大型招商會,吸引上海外資企業落戶海門;引進不少于10個上海項目,總投資不少于1億元。
|
全年
|
海門市政府
|
|
29
|
舉辦“啟吾東疆、光彩事業”民間投資懇談會、海鮮節、科技節等活動;做好大唐電廠過江電纜鋪設工程的各項工作;在滬舉辦三次推介、接軌活動。
|
全年
|
啟東市政府
|
|
30
|
組織一次工業企業招商引資項目說明會、民營企業推介會;開展以科技、旅游為主的項目接軌活動,實現招商引資1.5億元。
|
全年
|
崇川區政府
|
|
31
|
在上海舉辦3次高質量的經貿活動,力爭簽約3個項目,實現招商引資1.5億元。
|
全年
|
港閘區政府
|
|
32
|
在上海組織3次各具特色的招商活動,各鎮場至少引進2個以上與上海合作的投資項目。
|
全年
|
市開發區管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