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實行社會綜合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工作的通知
        來源: 發布時間:2006-08-04 累計次數: 字體:[ ]

        通政發〔2006〕4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稅收征收管理,強化稅源控管,規范稅收征繳,確保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實行社會綜合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行社會綜合治稅加強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意義

          社會綜合治稅是以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在各級政府的領導、組織、協調下,建立起“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綜合治稅體系。實行社會綜合治稅,推動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積極組織和參與協稅護稅,是新形勢下加強稅源監控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舉措,對于營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稅收環境,實現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協調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聚財增收的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稅工作,認真履行稅源信息傳遞、共享和稅收代征、代扣、代收職責,努力實現稅收征管由稅務部門單一治稅向社會各界共同治稅的重大轉變,進一步提高稅收組織程度,促進稅收收入穩步增長。

          二、加強稅源信息交流,建立全面、實時、動態的稅源監控網絡

          加強稅源信息交流和共享,是實現社會綜合治稅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對自身履行職責中掌握的涉稅信息,要及時向稅務部門通報;稅務部門對稅收征管過程中掌握的涉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需要的信息,也要及時與有關部門和單位交流。要以電子政務建設為契機,積極依托政府現有網絡資源,加快構建統一的涉稅信息共享平臺。現階段,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的職責,在規定的期限內,將下列涉稅信息通過網絡、書面或電子信息等形式向市綜合治稅辦公室報送:

          (一)經貿部門年初45日內提供全市重點工商企業投資項目、投資規模、投資進度、新增效益等信息。

          (二)外經貿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外商投資企業審批、出口總值及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信息,定期提供企業國內投資技術改造項目備案(核準)信息。

          (三)工商部門每季度終了后15日內提供工商經營業戶開業、變更、注銷、吊銷登記等數據材料;每年第四季度提供因未參加年檢而被吊銷企業的信息;年檢后20日內通報營業執照年檢情況等信息。

          (四)質監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發放、檢驗等信息。

          (五)教育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國家和社會力量辦學、成人教育和校辦企業登記情況,提供舉辦各種業余教育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登記情況;提供知名學者和外籍文教專家、教師登記等信息。

          (六)科技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技術合同的認定登記情況,專利、技術轉讓情況;每年7月20日前及次年1月20日前提供高新技術企業(雙密企業)名單等信息。

          (七)公安部門每月終了后15日內提供《外國人居留許可證》發放、“長住港澳臺人員”的情況及車管所接受的各駕培學校學員報考信息;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車船使用、車輛注冊掛牌登記的信息。

          (八)民政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成立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變更、注銷等信息;每年福利企業年檢工作結束后20日內提供福利企業的認定信息。

          (九)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每月終了后15日內提供下崗再就業優惠證發放信息;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外籍人員勞動就業證發放信息;年后3月10日前提供工效掛鉤清算結果和基數核定情況;每年度在國稅、地稅和勞動保障部門聯合年檢結束后1個月內提供勞服企業年檢信息、服務型企業信息。

          (十)財政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契稅征收信息,行政事業收費的相關信息,行政事業單位基建投資信息,所掌握的工資獎金發放信息;于稅款退還當月內提供退還增值稅分戶信息。

          (十一)國資部門及時提供國有企業兼并、劃轉、改組改制以及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企業破產等信息。

          (十二)人事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名單及事業單位改制、撤銷等情況;提供事業單位工資總額核定單位名單及工效掛鉤單位名單。

          (十三)司法行政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律師事務所登記批準信息。

          (十四)國土資源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土地轉(出)讓、土地劃撥、土地收回及土地使用證發放等信息。

          (十五)規劃部門每月終了后20日內提供城市規劃、各類城市建設項目審批等信息。

          (十六)建設部門每月終了后15日內提供建設工程招投標情況:包括有國有資金投入的建設項目招投標情況(招標公告)、有私有資金投入的住宅建設工程招投標情況(招標公告)、直接發包的項目備案、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發放及各類市政建設項目開工、進度、工程結算等信息;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審批情況等信息。

          (十七)房管部門每月終了后15日內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發放、房產交易和房產租賃等信息。

          (十八)交通部門年初45日內提供當年度公路建設投資初步計劃;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各類車輛、船舶營運證發放等信息,交通運輸企業的成立、變更、注銷等信息,公路建設工程許可、交通工程國、省道的大中修及省交通廳組織的公路及航道建設的招投標等信息。

          (十九)港務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港口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等信息。

          (二十)水利部門年初45日內提供當年度水利建設工程及投資計劃信息;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水利建設項目批準、中標等信息。

          (二十一)農業部門年初45日內提供農業開發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等信息。

          (二十二)文化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計劃、演出場所登記信息、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發放及有關單位、人員的信息;及時提供各種演出信息。

          (二十三)衛生部門每年終了后45日內提供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認定和年審、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發放等信息。

          (二十四)體育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下季度商業性比賽計劃。

          (二十五)審計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涉稅審計信息、涉稅審計結論及建議,審計發現的涉稅線索等信息,及時提供涉稅審計報告。

          (二十六)統計部門每月終了后15日內提供工業生產情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情況,固定資產投資,交通、港口、供電情況,批發零售貿易業情況,對外經濟情況,財政收支情況,存貸款情況,物價情況,人民生活日常勞動工資情況,相關地區比較情況等。

          (二十七)物價部門每年終了后45日內提供核準的行政事業單位收費項目、標準等情況,提供收費許可信息。

          (二十八)殘聯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殘疾人證》發放等信息。

          (二十九)糧食部門在計劃下達當月內提供國有糧食企業糧食收儲任務計劃下達信息。

          (三十)農機部門按季提供農業機械注冊掛牌登記信息。

          (三十一)地稅部門每季度終了后20日內提供運輸企業名單及運輸發票開具明細數據信息。

          (三十二)供電公司每月終了后10日內提供工業用電量信息。

          三、積極開展稅收協作征繳,保障零星稅收及時、足額征收到位

          委托代征、代扣、代收工作是實現社會綜合治稅的重要手段,稅務部門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分散的社會零星稅收實行委托代征管理,相關部門應予積極協助。

          (一)納稅人應繳納的車船使用稅,在納稅人辦理車船年檢時征收,公安部門應予協助。

          (二)從事貨物運輸和從事城市公共客運出租的個人應繳納的地方稅收,可委托交通(公路)管理部門代征。

          (三)單位和個人從事福利彩票、體育彩票銷售及兌獎、文藝演出及體育商業性比賽應當繳納的稅收,可分別委托民政、體育、文化部門代征。

          (四)單位和個人出售轉讓存量房(即“二手房”),委托房管部門辦理房產交易時,代開地稅機關監制的房屋銷售發票、代征相關的各項地方稅收;同時,房管部門在核發《房屋所有權證》時,代售印花稅票并監督貼花;對未取得地稅機關監制的房屋銷售發票和契稅完(免)稅證明的,不得發放《房屋所有權證》。房屋出租(售)、家庭裝修勞務的單位和個人應繳納的稅收,可委托房管部門、相關物業管理部門代征。

          (五)對應稅合同、建筑安裝工程中標合同,可分別委托司法部門、建設部門代售印花稅票并監督貼花。

          (六)其他方面的單位和個人應繳納的稅收,由稅務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委托代征。

          (七)國土資源部門在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轉(出)讓手續時,向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受讓方發放《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納稅事項通知書》;對未取得財政、稅務部門完(免)稅證明的,不予辦理土地權屬變更手續。

          (八)經貿部門應與稅務部門對申報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項目、產品)進行聯合審查。

          (九)稅務部門應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門應協助稅務部門阻止未結清稅款、滯納金,又不提供擔保的納稅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境。

          四、強化組織領導和監督考核,確保社會綜合治稅工作取得實效

          社會綜合治稅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難度大,為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由主管領導擔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社會綜合治稅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社會治稅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監督考核。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在市地稅局,辦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分管秘書長兼任,副主任由市國稅局、地稅局分管局長兼任。各縣(市)、區政府及各鄉鎮(街道辦)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社會綜合治稅組織,建立健全以單位、部門提供涉稅信息和接受委托代征稅款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治稅網絡。

          各縣(市)區政府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稅收征管工作的領導,認真組織實施社會綜合治稅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各級稅務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稅收法規政策的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的依法納稅意識;要積極探索先進的征管方式和征管手段,使稅收征管工作更加規范有效。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稅務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加強信息交流和協作配合,推動社會綜合治稅工作深入、持久、健康發展。對各地、各有關部門履行社會綜合治稅職責的情況,市社會綜合治稅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進行督查考核,并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確保社會綜合治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二○○六年七月三十一日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痴汉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一区 二区 三区 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