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情通報(2006.4.1-4.15)
4月7日,市委召開“學昆山、達小康”座談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一民出席并講話。市領導王德忠、黃利金、宋飛等出席。
座談會上,六縣(市)委書記分別匯報交流了本地小康建設進展情況。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兩個率先”目標、市委、市政府確立南通要爭當全省江北“兩個率先”排頭兵的定位以來,各縣(市)按照省、市的整體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實際,以《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為導向,在跨越發(fā)展中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全市及縣(市)全面小康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綜合實現程度持續(xù)提升,呈現定位高、思路清、進展快、趨勢好的態(tài)勢。截至2005年底,對照我省全面小康四大類18項25個指標,我市已有14個指標達到或超過標準,23個指標達到省定時間序時進度,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綜合評價達88.42分;六縣(市)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均超過80分,高的縣(市)接近90分。
在聽取了大家的發(fā)言后,羅一民書記對學習昆山經驗、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一要認清方位,把握進程。當前,我市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縣(市)全面小康建設進入攻堅階段。在“十一五”征程剛剛開啟之際,省委、省政府就召開了大規(guī)模的學習昆山經驗報告會,發(fā)出了全省學昆山、全面奔小康的動員令,這進一步指明了全省“十一五”的奮斗方向,對推進南通全面小康、全面騰飛大業(y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指導意義。各縣(市)要努力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要求上來,緊緊咬住“十一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乘勢而上,加倍努力,掀起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新的高潮。二要咬定目標,確保全勝。確保以“十一五”末為時限如期達標,全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決戰(zhàn)決勝;確保以縣(市)為單位全面實現,達到六縣(市)“滿堂紅”;確保按照高標準扎實推進,真正建成不含水分、人民群眾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的全面小康。三要揚長補短,攻堅克難。各縣(市)要對照指標體系,切實做到揚長爭優(yōu)、補短補軟,已經達標的指標要鞏固提升,目前達到序時進度的指標要加速推進,實現難度大的指標要攻堅克難。在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要突出發(fā)展和富民這一重點,并統(tǒng)籌做好其他各項工作。四要強化領導,強力推進。以縣(市)為單位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完善規(guī)劃、精心實施;必須營造氛圍、強勢推進,將目標具體化、項目化,軋緊進度,逐項落實;必須搞好監(jiān)測、強化考核,形成鮮明的工作導向和科學激勵機制。要以學習昆山經驗、弘揚新時期南通精神為動力,努力形成全民參與小康建設、各地之間趕超爭先的生動局面。五要狠抓當前,打好首戰(zhàn)。當前,特別是要圍繞上半年實現“雙過半”,不斷提升工業(yè)經濟快速增長水平,提升利用外資在全省第一方陣中的水平,提升民營經濟主要指標在全省領先水平,提升江海聯(lián)動開發(fā)的水平,狠抓經濟發(fā)展再提速,保持全省領先好勢頭,為“十一五”首年之戰(zhàn)爭取主動、奠定勝局。與此同時,要強勢推進社會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讓人民群眾能看到小康社會建設的明顯變化,增強對實現全面小康的信心和認可程度。
座談會上,六縣(市)委書記分別匯報交流了本地小康建設進展情況。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兩個率先”目標、市委、市政府確立南通要爭當全省江北“兩個率先”排頭兵的定位以來,各縣(市)按照省、市的整體部署要求,立足自身實際,以《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為導向,在跨越發(fā)展中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全市及縣(市)全面小康建設開局良好,進展順利,綜合實現程度持續(xù)提升,呈現定位高、思路清、進展快、趨勢好的態(tài)勢。截至2005年底,對照我省全面小康四大類18項25個指標,我市已有14個指標達到或超過標準,23個指標達到省定時間序時進度,全面小康實現程度綜合評價達88.42分;六縣(市)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均超過80分,高的縣(市)接近90分。
在聽取了大家的發(fā)言后,羅一民書記對學習昆山經驗、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一要認清方位,把握進程。當前,我市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縣(市)全面小康建設進入攻堅階段。在“十一五”征程剛剛開啟之際,省委、省政府就召開了大規(guī)模的學習昆山經驗報告會,發(fā)出了全省學昆山、全面奔小康的動員令,這進一步指明了全省“十一五”的奮斗方向,對推進南通全面小康、全面騰飛大業(y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指導意義。各縣(市)要努力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要求上來,緊緊咬住“十一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乘勢而上,加倍努力,掀起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新的高潮。二要咬定目標,確保全勝。確保以“十一五”末為時限如期達標,全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決戰(zhàn)決勝;確保以縣(市)為單位全面實現,達到六縣(市)“滿堂紅”;確保按照高標準扎實推進,真正建成不含水分、人民群眾得實惠、老百姓認可的全面小康。三要揚長補短,攻堅克難。各縣(市)要對照指標體系,切實做到揚長爭優(yōu)、補短補軟,已經達標的指標要鞏固提升,目前達到序時進度的指標要加速推進,實現難度大的指標要攻堅克難。在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要突出發(fā)展和富民這一重點,并統(tǒng)籌做好其他各項工作。四要強化領導,強力推進。以縣(市)為單位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完善規(guī)劃、精心實施;必須營造氛圍、強勢推進,將目標具體化、項目化,軋緊進度,逐項落實;必須搞好監(jiān)測、強化考核,形成鮮明的工作導向和科學激勵機制。要以學習昆山經驗、弘揚新時期南通精神為動力,努力形成全民參與小康建設、各地之間趕超爭先的生動局面。五要狠抓當前,打好首戰(zhàn)。當前,特別是要圍繞上半年實現“雙過半”,不斷提升工業(yè)經濟快速增長水平,提升利用外資在全省第一方陣中的水平,提升民營經濟主要指標在全省領先水平,提升江海聯(lián)動開發(fā)的水平,狠抓經濟發(fā)展再提速,保持全省領先好勢頭,為“十一五”首年之戰(zhàn)爭取主動、奠定勝局。與此同時,要強勢推進社會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讓人民群眾能看到小康社會建設的明顯變化,增強對實現全面小康的信心和認可程度。